标签:
育儿 |
生了儿子并接触网络后,买了很多的育儿书.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让我无限向往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小巫的《给孩子自由》、《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等四册书让我学会了自然后果法等;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以及《牵手两代》让我明白了给孩子平等的爱的重要性;林怡的四册育儿书让我知道了育儿中尚需灵活变通;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给了在传统教育中实行爱和自由理念的方法,李子勋的《陪孩子长大》让我知道了辨证地看待问题以及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而别的国外的一些书,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更是提供了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看了这么多书,应该说也是有一定悟性的我多少也算是入门了.但是,这在现实中是远远不够的 .特别是,当向往爱和自由的教育,而内心深处并不认同传统教育时,与现实的冲突将是必然的,在现实中难免会碰钉子,并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儿子幼儿园的的老师给我上了这重要的一课.我要感谢这件事,这是生命的礼物.它让我得到成长.儿子上中班以来,我对于儿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我认为不需要问老师,因为从我自身的状态就可以知道儿子在幼儿园的状态.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与传统教育相冲突的地方.
可是问题还是来了,问题出在儿子幼儿园老师的“负责任”与好面子上.每天的今日教程挂在门口,我想小孩子嘛,那些儿歌古诗故事什么的听听玩玩也就行了,所以也没当回事.直到老师一再地说,儿子什么都不会,直到要考试了,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我才开始象别的家长复印今日教程回家让儿子复习.(别的家长是每天或者每个星期都抄下来让孩子回家复习的).复习了儿歌与古诗后,老师说还要背故事,我的一句反问”故事还要求背吗”激怒了老师,----我们的老师已经被家长们惯坏了,已习惯了家长的唯唯喏喏,满面堆笑.第二天早上虫爸送虫虫去幼儿园时,老师对虫爸说了很多,说别的小朋友会,为什么虫虫不会背,还说,如果家长同意,她们以后也可以不管虫虫了.虫爸说我不应该这样说,老师说什么都要说好.虫爸只反问我:"你打算在传统教育中让虫虫如何?""老师诬陷孩子了吗?" 我虽然不满意老师的做法,但是也绝对不愿意让虫虫成为家长与老师之间对抗的受害者.我要让孩子成为受益者.
下午接虫虫时,我与老师做了沟通.大意是,平日里老师对孩子这样照顾,感谢还来不及,没想到我的一句话让老师误会了,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希望二位老师别介意.孩子前一阵子不会背,责任在我,因为我没看到教程上写的东西,没教孩子复习.这样很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以后要注意了.并很谦虚地向老师请教虫虫都是哪些地方背的还不熟.---刚开始的出发点,是想为了孩子,放低点姿态又算得了什么呢,等和老师聊到最后,好象就觉得这是自己的肺腑之言了,哈哈...因为老师说她们在虫虫身上花费的心血是最多的......可怜的孩子被折磨得.......精神不好,当天晚上睡觉醒了好几次.....嗓子不舒服.....那些故事什么的倒是几乎都会背了.......
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 我想,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能力或者说是没有机会让孩子在学校里接触具有爱和自由理念的教育的.如何适应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做到的,否则便谈不上其它.这个适应并不只是嘴里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做到才行.
一位热心的网友提供的几点适应传统教育的建议,对我很有帮助,谨记之:
1、跟老师的每天或每隔几天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2、能逃掉传统幼儿园,能逃掉小学吗?
3、上传统幼儿园,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既然它在中国普遍存在,就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合理性的;
4、换位思考,老师有老师的难处。
值得欣慰的是,也许是我从未在儿子面前说过老师的不是,总是教儿子积极看待问题,当老师批评儿子时,我就对儿子说:”老师说你比以前有进步,如果能……就更好了”等等.并告诉儿子无论如何爸爸妈妈永远爱他,他很棒.虽然在老师这一段时间的高压下,没有在家里的复习,儿子在“课堂”上就背会了所有东西.昨天晚上,我对儿子说:”妈妈给你讲了那么多故事,现在,你也给妈妈讲个故事吧.”儿子一口气讲了所有老师要求背的故事,并唱了所有要求背的歌.每背完一首故事唱完一首歌,我就轻轻地欣赏地为他鼓掌,并且说“真好听!”儿子在背诵的过程中也从枯燥中领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在于灵活的适应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