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陶行知四颗糖果的故事》——谈换一种教育方法

(2010-11-24 21:29:39)
标签:

教育

情感

校园

杂谈

分类: 教学艺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这个男同学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第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听从了我的话。”然后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你,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当这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陶先生打断了学生的话,掏出第四颗糖:“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

    当我再次读到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教育故事时,我被陶先生的爱心和教育方式震动了。陶先生简单的几句话透露出的教育民主思想,何其实在、何其彻底啊!陶老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没有疾言厉色地批评,没有狂风暴雨般的责骂,而是从细小的事情上,发现其身上有尊重人的品质和自我矫正的潜力。可以让我们感受陶行知的教育魅力,体现了陶老高超的育人技巧。

    平时,我总是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挂在嘴上,然而我每次都民主地对待学生吗?教育民主,民主地对待学生,千万不能沦为一句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口号,而应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我们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之中啊!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树立起这样的观念: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个与教师一样拥有全 部“人”的内涵的人,他们仅仅是年龄比我们小、尚未发展成熟而已!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怎样去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培养出真正的人,这是教育的真谛。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换换方法,老师要摒弃以往的对学生疾言厉色的训斥,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从孩子心灵世界中洞察变化和发展,唤起他们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扶持学生。

    “——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想想自己,当学生迟到时,我对他们只有训斥、指责、批评。可当我没能准时履行与学生的约定时,却常常用一个“忙”字作为借口,从来不去考虑学生的感受。

反思自己,我也深深的体会到,批评学生也是一门艺术。陶先生给的四块糖果,并不是普通的糖果,而是精神糖果。陶先生在给糖果的过程中,他与那个学生的心理差距也在慢慢的就拉近了。对方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那个学生也感觉到,老师批评他是为他好,所以他乐意接受批评。因此,作为教师要向陶先生学习,学会给学生精神糖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 学生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宽容心。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在一个明主和谐的氛围里学习。因 此,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要想到他们是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一言一行。我们应像陶先生那样,细致观察,多动脑筋,精心备课,在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基础上,创设意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出精湛的教育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