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验收、封山育林技术说明
(2013-07-26 10:24:18)
标签:
封山育林技术整地验收技术说明 |
2013年整地验收技术说明
1.造林小班的选择
造林小班可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退耕还林地以及其他适宜造林的地类中选择。最小小班的成图面积为1.0公顷(因工程项目特殊需要的,可放宽至0.3公顷),小班最大面积不超过20公顷。
2.小班调查
①地类,②权属,③母岩母质,④土壤,⑤土壤厚度。
3..树种设计
根据造林小班的立地条件、经营目的并参考附近林分、树木的生长情况确定造林树种。
4造林密度
板栗15~110株/亩,毛竹22~42株/亩,桃、李、梨30~83株/亩,柑橘53~80株/亩,油茶80~110株/亩,国外松100~160株/亩,杉木110~300株/亩,柏木290~400株/亩,樟木90~400株/亩,刺槐110~400株/亩,桉树167~333株/亩,檫木40~60株/亩。
5.整地规格
用材林、防护林以穴垦为主,沿等高线布穴,规格为40×40×30或50×50×40厘米,做到呈“品”字型排列,并要求表土还穴;经济林以大穴整地,油茶100cm×100cm×80cm,冬枣等60cm×60cm×50cm.或水平带状撩壕为主。为防止水土流失,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不得进行全垦和撩壕整地。
6.造林方法和时间
人工植苗以1~3月为宜,选择阴天、雨后初晴或毛雨天气栽植,裸根苗做到“穴大根舒、深栽压实、苗木端正”,截杆苗做到深栽、根舒、苗正、压实,容器苗需拆除容器袋,用手托出营养泥,小心放入穴内,然后覆土压实。
7.经济林施肥
油茶专用肥1.5公斤/株、钙镁磷肥1.5公斤/株。
2013封山育林技术说明
一、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疏林地,均可实施封育:
1.
2.有天然下种能力且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母树每亩2株以上或阔叶母树每亩4株以上;如同时有针叶母树和阔叶母树的,则按针叶母树除以2加上阔叶母树除以4之和,如大于或等于1的则符合条件。
3.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苗每亩6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苗每亩40株以上;如同时有针叶树幼苗或者阔叶树幼苗的,则按比例计算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计算方式同第2项。
4.有分布较均匀的针叶树幼树每亩40株以上或阔叶树幼树每亩30株以上;如同时有针叶树幼树或者阔叶树幼树的,则按比例计算是否达到标准,计算方式同第2项。
5.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乔木根株每亩40株以上或灌木丛每亩50个以上。
6.有分布较均匀的毛竹每亩7株以上、大型丛生竹每亩7丛以上或杂竹覆盖度在10%以上。
7.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Ⅰ、Ⅱ级树种和省级重点保护树种的地块。
二、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条件(仅限面上封山育林,不适用林业重点工程)
1.郁闭度<0.50的低质、低效林地。
2.有乔木树种分布,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
三、小班区划
采用自然区划或综合区划,尽量以明显地形地物界线为界,权属、地类、立地条件、封育类型、封育方式、封育年限不同时,应区划为不同的小班,小班面积一般不低于3公顷,最大不超过20公顷。小班内不符合封育条件连续面积在0.3公顷以上的,应进行勾绘剔除,不得计入封山育林面积。
封山育林小班调查设计卡
县
小地名: |
||||||||||
立地条件 |
地形地势 |
海拔: |
||||||||
土 |
土层厚: |
|||||||||
土壤名称 |
|
|||||||||
植 |
主要灌木: |
|||||||||
主要草本植物: |
||||||||||
封育条件 |
地类: |
|||||||||
林分起源: |
||||||||||
母树(树种/株数/盖度): |
||||||||||
幼苗/幼树(树种/株数/盖度): |
||||||||||
竹类名称、株(丛)数及杂竹覆盖度: |
||||||||||
灌木(树种/株数/盖度): |
||||||||||
乔木根株(树种/兜数): |
||||||||||
保护树种(树种/株数): |
||||||||||
封 |
封育类型: |
|||||||||
封育方式: |
||||||||||
工程与类别: |
||||||||||
封育作业 措施 |
封山碑牌: |
|||||||||
管护: |
||||||||||
界桩: |
||||||||||
森林防火: |
||||||||||
病虫害防治: |
||||||||||
育林措施: |
||||||||||
投资概算 |
项目 |
|
|
|
|
|
|
合 |
||
单价 |
|
|
|
|
|
|
|
|||
小班(元) |
|
|
|
|
|
|
|
|||
封育效益 |
|
|||||||||
封育组织: |
调查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