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2019-01-02 15:11:01)

不忘初心办教育  上下协力敢为先

 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汪智星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区域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一把最有效的“尺子”。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高度重视全体学科教研员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升。区域教师队伍的建设,秉持标准高,眼光远,定位准,立足课内外,向学科课程深处变革迈进,上下协力,努力实现每一位东湖学生享受着优质均衡的教育。

一、标准高——建设一支强而有力的教师队伍

区委、区政府在花钱办教育上,从不迟疑。教育队伍建设方面有任何需求,区委、区政府总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最大需求。为进一步激励学科教研员工作干劲,区财政每年拨出专款18万元对区属20位学科教研员进行年度考核并奖励,此举有效促进学科教研员的工作热情与干劲。我区省、市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有76位,经过评估、考核有49位成立了区级名师工作室。为了让每一个名师工作室都能更加有效地开展系列活动,真正引领并带出一批批学科骨干,区财政每年为每一个省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的工作室拨专项经费2万元,为每一个市级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成立的工作室拨专项经费1万元。仅2018年,区财政拨给全区名师工作室专项经费共计62万元。同时,区教科体局还专门制定了《东湖区关于优秀名师工作室奖励办法》,凡被评为市级年度优秀工作室,奖励2000元,市级合格工作室,奖励1000元。在2018年南昌市年度优秀工作室评比中,我区有17个名师工作室榜上有名,获奖数遥遥领先。区属小学数学学科整体教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区委、区政府与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牵手,把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及其团队引进东湖区,成立“南昌市东湖区华应龙数学研究基地”。为了使这一举措落到实处,区财政拨专款给华应龙及其团队,三年为一周期,其计36万。

2018年,区财政拨出全区教师培训经费共计170万元。今年暑假,区教科体局与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签订协议,分两批安排了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学科骨干、骨干班主任四个班的为期一周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培训班总经费达86万元,培训总人数达246人。2018年,全区借“外力”,走出去,请进来;引“内力”,充分发挥区属各级名师的力量,区属教师参训率实现了100%

学科教研员素养的整体、快速提升,工作室能量的不断放大,东湖区教育沃土上,各学科优秀教师、卓越教师不断脱颖而出。在2018年江西省“赣教杯”教学竞赛中,我区有小学书法、小学信息技术、小学综合实践、初中政治、初中体育五个学科全获省级一等奖,其中小学书法、初中体育获全省一等奖第一名;在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评比中,我区有16位教师获得部级优课,成绩可谓一枝独秀!

二、眼光远——让每一所学校拥有自己的品质课程

2018年,我区在“一校一品”建设取得较为显著成绩的基础上,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就提升区域课程品质项目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合作,加强我区各校品质课程的规划与建设,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升区属各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了使合作更加有成效,有保障,东湖区教科体局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三年合作协议,每年由区财政拨专项经费128万元,三年计384万元。一年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杨四耕教授及团队每月来我区2-3天,深入每一所学校指导学校课程规划的设计及学科课程的深度变革。从今年4月开始至今,全区23所学校、幼儿园已建构出基于学校文化下的学校课程规划。如,育新学校教育集团的“尚品课程”,阳明学校的“致良知课程”,右营街小学的“新生态课程”,邮政路小学的“心根课程”,百花洲小学的“百花园课程”,北湖小学的“灵创课程”,扬子洲学校“扬长课程”,八一嘉实希望小学的“嘉实课程”等。

品质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执行力、研发力,落实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在2018年,全国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我区百花洲小学李美荣校长及其团队申报的《促进随迁子女融入的“四共”合作教育机制的建构与实施》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实现了东湖区,乃至南昌基础教育史上零的突破。为了激励区属校长、教师的成果意识,区委、区政府奖励李美荣校长及团队15万元。同时,我区百花洲小学、东湖区教研中心申报的教学成果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豫章小学教育集团、培智学校、滕王阁保育院申报的教学成果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定位准——实现每一位学生质量的提升

有了高标准的队伍建设机制与举措,有了在学校课程改革方面的顶层设计与深思熟虑,实现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不再遥远。区属初中学校体量不大,只有七属,属育新学校教育集团规模较大,其它城北学校、阳明学校、滨江学校、青桥学校、光明学校、扬子洲学校一个年级只有2-3个班。为了促进区属学校中考质量的稳步提升,一方面区财政拨中考专项奖励经费25万元,比2017年增长了5万元;另一方面,区教科体局准确定位,鲜明提出中考不仅仅是实现有多少学生考入重点高中,而是要关注全体中考学生的质量提升,关注各校中考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低分率,尤其是优秀率和低分率。既要培优,也要辅差,不放弃每一位在东湖区读书的学生。在区属20所小学里,坚持每个学期的学业抽测,通过抽测成绩的数据分析及跟踪,给区属各校提供明确的教学方向与路径。在小学,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分数,但不唯分数,让每一位小学生自信成长,快乐学习。

“赣教潮头,学在东湖”,这是我们全体东湖教育人的决心与自信,也是我们必须实现且坚守的目标。要实现并坚守这一永恒的目标,唯有上下协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区属教师队伍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东湖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创造“优质均衡 特色 卓越”的东湖教育愿景而砥砺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