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关注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010-04-15 00:00:00)
标签:

fox嘉洲

课堂

幸福感

成就感

杂谈

教育

分类: FOX团队体会杂谈

  

http://www.docmagic.com/media/docmagic/images/photos/classroom.jpg

 

       请关注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昨天阅读了原来同事王老师的一篇博文,题目是“恰是未曾着墨处  烟波浩渺满目前”,读后感想颇多。这节课王老师备学情、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拓展学生视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精心设计的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喜欢而又有实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课就像是一次师生心灵的快乐之旅。学生是快乐的,是有收获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和学生一起走进了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一生,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让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与大师进行了一次“对话”,让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得到心灵的滋养。的确,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我们一直探讨着教育、教学方面各种问题,“聚焦课堂、谋求发展”自然就成了我们的主要话题。目前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就拿英语举个例子,有任务型教学法;五步教学法;五指教学法(RPCPP);3P教学法;4P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等等。在笔者看来,不管是那种教学法,其核心应该是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计算过我们的孩子每天在课堂中要度过多长时间吗?一周就用五天来计算(周末本该放假休息调整),一天八节课,一节课40分钟,那么孩子一天应该有320分钟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当然还不包括早读、午间和课后的加班加点),也就是5小时20分钟。老师和家长问过孩子在这些时间段取得进步了吗?过的开心了吗?用大人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是否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孩子们的回答其实很简单:“是” 或“ 不是”。但是其背后却折射出了很多问题,而让孩子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个问题应该是个焦点。

在谈这个焦点问题之前,笔者先提两个问题;摆三个现状:

问题一、作为家长,你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了吗?如果没有,你们是如何面对的?你们有没有让一些烦恼和不快让孩子带进了学校的课堂?

问题二、作为孩子的老师,你们有没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呢?你们是如何应对的?你们会不会把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不幸和挫折带进神圣的课堂呢?

现状一、教师层面:不少教师感觉家长、社会对教师要求过高,然而地位却不对等,本身专业技能以及素养提升缓慢,现在的学生和家长不好“对付”,当老师成就感缺失。教师平时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以及所谓的“细致周到”的文本要求和名目繁多的“规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很多教师认为没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就没有对教学有深刻独到的感悟、理解和把握,就没有自由的发展,就没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而缺乏创造性的课堂必然是低效的,也是不可能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快乐和幸福,更谈不上师生的共同成就感。绩效工资实行之后什么都和金钱挂钩,更觉得自己像是个计件工人。

现状二、孩子层面:过重的学习负担和低效重复的“劳动”使孩子整天被焦虑、抑郁、挑剔、批评和埋怨的情绪所包围,视力下降,身心疲惫。某些孩子却异常“坚强”,顶住了某些老师的逼迫式的“强攻”,却不幸成了分数的奴隶。很多一批又一批的高分低能儿也就在这“暴风骤雨”中诞生了。“分”把“人”都割成了两半,血淋淋的,惨不忍睹(想想“分”这个汉字的结构,在这里是不是让人心如刀绞?),用透支大量时间乃至生命换来“分数”实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啊!哪里还谈得上创造性?哪里还谈得上发展?又哪里谈得上孩子在课堂上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现状三、课堂评价:我们评价一堂课,往往就忽视了学生四十分钟的感受。总是说教师上得如何如何,师生配合如何默契,气氛如何活跃,讲的深一点就说教材处理如何得当,重点难点如何突出。殊不知有多少学生在机械应付,在抱怨,在忍受,身在曹营心在汉,把上课当做负担,把听课当作任务,把老师当作催命鬼,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这样的课堂难道不像中国当时的有些影视作品,看了上集就能预知下集?味同嚼蜡。试想,一堂课如果就是教师讲,学生闭上嘴“洗耳恭听”,然后是读、背、默、做题目......日复一日,天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孩子被忽悠了,被忽悠成了十分听话的“阿呆”。呜呼,哀哉!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课应该在师生互动、对话,甚至“冲突”中进行,下课后孩子的表情应该是一张张快乐的笑脸。让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认同、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让学习技能得到提高、让真实情感得到升华。这样才谈得上孩子在课堂上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夜深了,笔者也困了,焦点问题以后再谈了,今晚算是乱弹琴吧请关注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恳请全社会都来关注课堂,关注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