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的三个误区
(2009-07-16 15:28:58)
标签:
基金误区投资股市股票 |
每到股市行情渐渐向好时,就会有许多投资者开始对基金产生兴趣。事实上,从获取超额收益的角度来看,买基金不一定是个人理财的最佳选择,但如果从省事、省时以及相对回报三个方面来比较,基金仍然是那些没有时间、或者是对市场不太熟悉的中小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较为理想的选择。
需要提醒的是,投资者在买基金前应该尽力避免进入三个误区:
一是喜欢买净值低的基金;经历了2008年的大跌后,部分基金当前净值不足一元,而新发行的基金却是一元面值。有的投资者毫不犹豫的选择不足一元的基金,认为净值低的基金比较容易上涨,另一方面还认为基金净值低,买入的份额多。但实际上,净值高低同是否容易上涨没有必然关系,股价上涨依靠的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与市场的需求,基金投资是许多个股的集合,好比是一个篮子中的“鸡蛋”,基金经理会将找到的好的鸡蛋放进去。因此,一个选股策略正确、投资组合调整得当的基金的净值才能不断上涨。
二是买基金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基民投资基金不分品种,买了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基金都是同一类型,在股市下跌时这些基金资产整体“缩水”。事实上基金分为许多种类,譬如货币基金风险较低、流动性强,可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债券型基金属于中低风险品种,其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则是风险较高的资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增长的带来的回报。在A股已经有较多投资的基民,也可以考虑投资境外市场的QDII基金,分散单一市场的投资风险。
三是追赶潮流买基金;在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投资者的心态也尚未成熟,部分投资者买基金也会追赶潮流。在2007年年底,许多投资者尚未认识QDII基金为何物,也不清楚境外市场的风险,以致于在次贷危机中受到较大损失。由于去年的A股的巨幅下跌,许多投资者蜂拥购买保本基金,但是在今年以来A股市场小阳春行情中,又有一些投资者抱怨保本基金难以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总之,投资无需追赶潮流,平衡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预期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