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走到生存的尽头,于是,幻想月球、火星是我们的下一个归宿。当发现月球、火星不是那般的完美时,潘多拉星球,一个构想中的完美世界,拥有改变人类能源结构的特殊元素,引起了人类不惜一切代价的大举入侵。
人类的头脑中构想的永远是如何为自己找下一出路。即使没找到,幻想却也那样的唯美。一个完美的星球,它的自然和谐,生物种群之间,尊造神的旨意,和平生息。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在这个星球上,纳美人是最高级的种族,但他们从来没有自居强大,与生灵和谐共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当被迫杀戮这些生灵时,他们要向“伊娃神”祷告。他们视树为自己种族的信仰,并称其为“灵魂之树”。
人类羡慕这样的自然,但仅仅是羡慕,在金钱面前,这样的希望总是压在脑子的最底层,或者根本就没在脑子里扎根过。于是,大炮、轰炸机列席对准了潘多拉星球,“灵魂之树”成为靶子,无视纳美人的眼泪,仿佛伊拉克战争的重现,疯狂的轰炸,而无视巴格达人民的无辜痛泣。对种族信仰的攻击甚比于对其种族的直接攻击还令种族沮丧。纳美人哭花了眼,极度的无奈,对于丧心病狂的侵略者,根本就没有人性而言。手里脆弱的弓箭,仿佛主人一般接近于疯狂的状态,但其相对于先进的钢枪铜炮,显得是那样的原始,那样的令人对其同情。
最终,亘古不变的自然真理决定了战争的结局,正义战胜了罪恶,人类被遣返地球。总是觉得莫名其妙,人类无数次地证明贪婪是多么的无耻,却一次次地在贪婪中。
哥本哈根会议的纷纷挠挠,却以失败结局,令人心寒。其实说穿了,无非就是各国的利益之争。一个本为我们的大自然而设的会议,出人意料地演变成了某些大国的政治利益争执,根本就无心正视气候的严重恶化,即使是玛雅人的预言,即使是《后天》悲惨未来的生动描述,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地使人类从金钱的醉梦中苏醒?其实一直觉得,保护地球本无分你我,就像潘多拉星球上,保护家园,看似与纳美人有仇的怪兽与纳美人是统一战线的。所谓的超级大国与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为何就不能在保护自然的共同利益面前达成共识呢?
聪慧的人类赋予纳美人深刻的自然和谐理论——一个力量的网络,贯穿着整个生物链,就好像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总有一天必须偿还的。可是面对自己的生态自然时,却显得无知。利欲熏心,没有直接勾连的利益就是没有利益可言。冷血的我们,还要创下多少恶行呢?我们与其把希望寄托于其他星球,为何就不把眼光投射在当前?赖以生存的地球,才是我们永远的幸福的归宿。更何况,我们都已然明白,侵占其他星球的资源,或将是一种变相的罪恶的侵略。
《阿凡达》,恢弘的史诗般的画面,袒露无疑地揭开盖在人类罪恶之上的面纱,让人类低头沉思自己的罪恶吧,阿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