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母亲节
浅谈时尚
自幼就受到母亲和婶婶的影响,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时尚理念中,矛盾着,追求着。
造物主对人类进行了别有用心的安排,给予了高度的智慧,同时也设计了很多不利的先天缺陷,这些缺陷让人类不能如其他动物那样,懒洋洋无所用心的生活,娇弱的皮肤既不御寒,也不能避热。
人类的羞耻之心,从原始社会就懂得用树叶遮体。活到现代时,追求时尚,追求实用,追求美感,从刻意追求同款服装,到追求标新立异。个体形象理念,生恐撞衫的警觉,时尚观,经历了追时潮,引领时潮,从模仿到设计理念。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共享,不仅是全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的代表性服饰,也在互通有无中,形成了国际统一式服装,比如,牛仔,西装,夹克等,即使到了少数民族地区,除了节日,也很少看到民族服装。
母亲因家庭关系,对华丽的经典服装情有独钟。尤其是旗袍,出嫁时备好了一年四季的旗袍,丝绸与织锦缎是她的衣料。做工都是请瑞蚨祥专业裁缝裁剪缝制,做工精细无可挑剔。代表了京城有经济基础的妇女对时尚的理解和追求。只可惜婚后嫁给了小市民,我的父亲。没多久,母亲的那些旗袍都给我改成了儿童衣裙。随着城市妇女走出家庭,不再围着锅台转,走进社会,创办了区级幼儿园。从幼教老师的岗位退休,一生追求时尚,走在潮流之前。
婶婶小母亲十岁,完全接受了西式服装理念,喜欢布拉吉,时装,不仅如此,因学会了服装裁剪制作,又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自然就在流行潮流中,增加了自己的对潮流服装的理解。因母亲全身心投入工作,几乎二十四小时都留在幼儿园里,故,奶奶把我的生活料理,全部交给了婶婶打理。从头到脚的穿戴,发型到服装,是婶婶全部负责的。儿时,我穿的卓娅衫,连衣裙,都是婶婶为我量体裁衣,亲手定做的。
其实,少女时代,我对服装的时尚理念,一半来自高年级同学,一半受落户村庄农民的启发。当年北京学生追求上海的服装,我们虽在农村落户,同学们也抵不住海派的审美观的诱惑。
经历过绿军装和学生蓝的服装潮流,开始不满足于此,于是上海的服装信息由上海籍的同学带回学生群体,同学们很快接受了海派新潮,为自己有一件上海的服装而沾沾自喜。记得那年还在农村,到县城赶集,看见百货商场挂着一条上海制作的红黑间隔的纯毛中长围巾,非常艳丽,毫不犹豫就买到了。戴在脖颈上十分惊艳,同学们都很赞赏,异口同声肯定上海产品的质量和审美观。这条围巾陪伴了我几十年,每到春秋冬三季寒冷的日子里我都会戴上它取暖,我的容颜早已发生质变,而这条围巾依旧是少女般的鲜艳。而后身入上海,再也没发现这样的色彩与质地结合得如此完美的纯毛围巾。
当年农民对穿衣也是动过脑筋做过特别设计的,夏天,年轻的农夫们一身白粗布衣裤,冬天,是一套黑色的四个衣袋的中山装式的棉服。老年的农夫们夏天穿着白粗布坎肩,头上扎着白色羊肚毛巾,都是刻意的打扮。
村姑们更是对穿衣打扮格外上心,女娃娃当然不会满足只穿原始织布机织出的粗布衣,讲吃是老年人的爱好,而天性使然的对形态美的追求,让村姑们互通信息,互相攀比,结伴而行去小县城里赶集,去百货商场去购买精纺细布,那是纺织厂用细棉纱织出的印花棉布,那是村姑们锦上添花的最终选择。
城乡极端的差距,让村姑们认识了来自首都的大城市学生,村姑们不认可这些女学生的穿衣打扮,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少女们,穿着同款的学生蓝套服,少数女学生穿着父辈或祖辈穿过的十字尼旧军装,不合体不协调,但学生们可以购买到世界上最漂亮最昂贵的衣料,这些真丝绸缎,织锦缎,纯毛哔叽衣料,从传说,到通过学生们从北京买到了实物。从此,织锦缎的上衣,纯毛哔叽裤子,成了村姑们一致认可的新娘嫁衣。
第一次见到男裤女穿,竟是在村姑身上,当时同学们还把村姑的行为当成奇闻轶事。而今的时尚女裤竟然都是当年村姑们最初的选择,是几十年前封闭在田园农舍,最远只去过县城的少女们的原始选择。
服装文化源自于人类在遮体防寒避热的基础上升华出的审美观,让服装有了艺术的升华。几十年的时代变迁,世界的资源共享
商品化的社会,成品服装的发布和展示造就了模特这个职业。模特也成为美丽的代名词。模特在秀场上展示的服装是被认可的服装设计师提倡的新潮流,这些新潮流引领了当今最新的服饰风格。
当然,T台上展示的服装并不是全部可以穿到现实生活中
。很多作品都是设计师在服装上演绎的美学艺术观,真的让人脑洞大开。原来服装可以不协调,色彩可以极端的反差,最时尚的服装不仅是华丽与精美,破洞的牛仔裤成了近年弄潮少女的最爱?
潮流的样式能否成为经典,可以长期被人们接受喜爱,款式被长期保留下来,还是要看它的实用性,美观性,长期的穿戴中舒适,美观,而不是单独的怪异。前几年我家邻居两位十七八岁的男学生,突然把头发染成了草绿色,戴上了眉环,鼻环,穿着嘻哈服。这在北京普通的职工宿舍楼里还是很怪异的事,两人形影不离。他们的家长很是尴尬,自然是控制不了孩子的另类行为,好在当今人们已是见多识广,见怪不惊了,也都视而不见。大约有半年时间,他们自己改变了形态,做回了普通人。
我以为的时尚达人,首先是要有高度的洁癖。不讲卫生,穿戴再华丽,满身散发着尿素氮浊气,出口就吐污言秽语,是不被先进社会所欢迎的。服饰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本末倒置。锦上添花应该理解为,一位美好灵动鲜活洁净的人,穿着新颖的服装使他更加有魅力,没有违和感,新颖的服装款式,让旁观者平添几分养眼的舒适感和惊喜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美,如何跟上潮流,又不是东施效颦。既张扬了个性,又跟上国际范儿的潮流。通常,被国际时尚达人认可的时尚理念,应该是正确的引领。但是符合个性,符合不同场合的衣着穿戴,也是不能忽视的时尚原则。
当然不能否认巴黎和米兰对时尚的影响力,从盲目崇拜和一味仿效到领略它的精神,设计自己的个性美。在这柔和南风轻轻吹拂的初夏,宽松的穿衣理念的环境中,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在潮流中把持着自己,做自己灵魂对自己形态的掌控者,这是最重要的。
今天,于我来讲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母亲带我来到现实世界的纪念日,巧逢是特定的母亲节。我的母亲一生总想走在时代的前列,无论穿衣打扮还是事业之心,八十岁的高龄还有社会职称。而我不是母亲满意的女儿,她很遗憾把我生成了玻璃珠。事实证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不适合形容我和母亲。我是和母亲背道而驰的,我更喜欢做趵突泉中一滴绝尘的水珠,而母亲自幼就喜欢当弄潮儿。不过,我这颗玻璃珠有时也会惊赞母亲的勇气和能力,这的确是我不及的

母亲节盛开的芍药和小花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