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又见牡丹开

(2018-04-23 12:13:07)
分类: 散文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又见牡丹开

      散文   又见牡丹开                   牡丹虽美,也有漂亮的绿叶扶持

    

     雨后今晨走进园林,直奔牡丹园而来。一路上暗想,不知昨天的那一场中到大雨,会给次第绽放的花王,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园林的空气湿润且凉爽,这是久违的感觉。边走边做深呼吸。满视野的树木都是挂着水珠的碧绿,令我不敢眨眼睛,只恐错过任何一道风景。

今年四月二十日,发现牡丹园里很多含苞待放的蓓蕾。甚至有极少量的蓓蕾已经属于半开放了。和国色天香的花王邂逅相识已经有十几年之久,自从紫竹院设立了牡丹园,花开时节,我是几乎每天都会去看望欣赏。据我的观察,一朵牡丹花从含苞待放,至完全盛开,到香消玉殒,这个过程,最多不过一周时间。这是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若遇到风吹雨打,那就要另当别论。时也,运也,命也,形容花王一样是贴切的。

每一株牡丹每年的花朵形态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枝杈,也因不同的气候温差,湿度差,发生形态的差别。因有十几年的观察,几年的持续拍摄,下这个定论是客观的。

牡丹园里的品种有紫版,大小二乔,白金,藕荷色几种。花开时节,虽同是花王,颜色形态差异很大。最艳丽的当属紫版,雍容华贵,紫色的重叠花瓣,吐露出金色的花蕊,绚丽夺目,不愧为王中之王。

大小二乔,是粉红相兼的。形态之娇媚,就是二八芳龄的曼妙佳人。完美的令人窒息,让人目不转睛,让人如醉如痴的喜爱。至于那白金牡丹,雪白多层花瓣中心吐露出金蕊,令人想到情窦未开的少女,一尘不染中的高贵。

至于藕荷色的牡丹,算是花王中的遗憾了。含苞时对它还有期待,一旦盛开,花瓣干如纸,没有华丽的属性。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原来国色天香的花王,也因品种不同品质也不同,美感亦不同。

今晨当我走近牡丹园,看见很多牡丹花已经盛开了,形态令我唏嘘。原来这场大雨,不仅让花草解了饥渴,还让已经绽放的花王形态一败涂地,幸好还有些含苞欲放,躲过了摧残。看着那些被大雨打压的,抬不起头来的国色天香,萎靡不振,花容失色,不免生出怜悯之心,暗叹,原来花中之王的牡丹,也是这般的经不起风吹雨打,仍属于温室中的娇花。是不能经风雨见世面的。

对于牡丹的认识,是儿童期在中山公园的温室中见过几株,印象很浅,但凡想起牡丹,就是大小二乔的形态,粉红硕大的花朵,叹为观止。

今天看到有很多牡丹花遭到大雨的摧残,不能再璀璨夺目。不觉令我想到在几千里之外的异乡,我的第二故乡,有过短暂接触,却令我终生难忘的那位名唤牡丹的十八岁村姑。她的音容笑貌,她的香消玉殒,每每想起她,都会让我流出悲悯绝望的泪水。她的故事,她的命运,于今天这些被大雨摧残的萎谢花王没有本质的不同。

当年我落户的村庄,村民们有着超前的文明意识,村里人谈婚论嫁,男女间是不能喝一口井水结为夫妻的。不论父母是如何疼爱自己的女儿,一定是要女儿远嫁的。最起码要嫁到几十里之外的另一个村庄,这样来避免近血缘结亲,避免生下有怪病的后代。即使一起劳动的青梅竹马的少年男女,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爱情,誓死要生活在一起,双方的父母也会想方设法让他们投亲靠友,远走他乡,在异乡安家立业,喝遥远的井水,隔离近水源。当年我所在的生产小队就有这样一对年轻人恋爱了,父母不忍拆散他们,让儿子过继给几十里以外的姐姐,在那里安家立业。当然,我只见过仅此一对同村青年男女恋爱结婚,其他人即使年貌相当,互有好感也不会产生爱恋,因为父母自幼就教导子女对婚姻的各种后果,形成的规矩只有很少人才敢越轨。

这名唤牡丹的村姑是远嫁到我落户的村庄,因为新郎是本村种瓜能手李大爷的养子,有心让养子娶自己的养女。虽是哥哥娶妹妹,但因血缘远,符合婚姻法。这对兄妹俩自幼一起长大,哥哥海泉出落成英俊后生,妹妹都亲,笑颜如花,聪明能干,是妇女队长。兄妹感情极好。但妹妹绝不服从父母安排,一定要远嫁他乡。海泉虽是一百个愿意娶妹妹,奈何都亲只要兄妹关系。

海泉迎娶到牡丹,令全村人称赞,认为是天作之合。牡丹原籍河南曹州,自幼就听说曹州牡丹甲天下,可能是怀念家乡的国色天香,移民到晋南还是让女儿如牡丹一样富贵华丽,做女人中的极品。

初见牡丹,就感觉她确实与众不同。身材丰肌厚骨,面容粉光脂艳,一双大眼睛总是半睁半合,眼神露出万种风情,中等身高,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黑油油发辫。正直深秋,穿着织锦缎的薄棉袄,一条深蓝色的毛哔叽裤子。这套新娘服装是当地村姑出嫁的标准行头,或许是她的村庄也有北京学生落户,因为,我们村的很多村姑都托我们学生回京时给她们买嫁衣的布料,而晋南县城的百货商场是没有这样的高级布料。

虽然本村的村姑因水土的缘故都是粉面桃腮,皮肤极好,倒把我们这些女学生比下去了。但牡丹的嫁到仍然是艳冠群芳。不仅因她的样貌出众,待人也极好,很快就受到公婆小姑的喜爱。至于夫妻情感,海泉自从娶了牡丹就成了几千户大村庄排第一的爱妻模范。

因为我们都不是本村人,牡丹情不自禁就和我们女学生拉近了距离。她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是什么样狠心的父母让你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受苦遭罪?我笑道不是父母狠心,是我要独立自主。第二句话是,我们当地人把媳妇和小妮子区分的很清楚,小妮子都要剪刘海,你们北京学生露着前额,分不出是媳妇还是小妮子。下工后,你到我家,我给你剪个刘海,你现在这个样子像个童养媳。

不知为什么我就觉得她讲的有道理,晚上我果然让她给我剪了刘海。她笑道,这样多好,才十四五岁,为啥要赶着当小媳妇呢?这样打扮才像个女娃娃。

我原本是贫民家的小公主,受着爷爷奶奶极度的宠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都是奶奶负责包装我。到了农村,哪里会补衣服,衣领破了就那么穿着。牡丹见了说道,下工时你把外衣脱给我,我陪嫁了缝纫机,我给你补好。女娃娃还是要穿戴整齐,怎么你还不如我们村姑爱美。你们这些城里人,穿着素色的破衣布衫,真把我们农村当成最低贱的地方了?

牡丹是进门喜,婚后当月就怀孕了。麦收时节,全村人都处在紧张状态,生产小队长眼睛都发直,别说孕妇要上麦地收割,就连几岁的还未学会走路的小娃娃,都要在母亲的指导下捡麦穗。当年我是村里最小的成人社员,起初不自量,还抢先站到都亲的旁边,想跟上村里第一的割麦能手。那肖几步就被最落后的社员甩出,一块麦田空空如也,只有我那一垄麦子还在迎风招展,虽然被都亲帮忙割掉。可向老天爷抢粮食的队长一时急红了眼,毫不犹豫淘汰了我,让我与老弱病残孕妇一组。

又是马上要临盆的牡丹,耐心教我割麦的技巧。经她点化,我确实有了进步。而后我进城参加工作,和知识分子的同事参加夏收割麦,我竟然名类前茅,成了正数第一名。这是后话。

在全村人用全部精力面对夏收,大家都是白天割麦,深夜打场,碾麦穗。偏是那夜,牡丹要足月分娩,生下一个男婴,大出血,还未来得及送医院抢救,就气绝身亡。尽管那年夏收是大丰收,大家的心情都是悲哀。出殡那天,我们都在麦地里拼命割麦,只有李大爷一家人和远道赶来的牡丹父母兄嫂前来替她挖坟入葬。我们这些人多么想送她一程,只能听生产队长的指挥,全体起身看着她入葬,估计只有几分钟时间,队长就命令大家弯腰割麦了。

我许久不能释怀,好在那个男婴很健康,牡丹生前请我的同室学姐起名唤作麦丰。

牡丹在她最好的年华离我们而去,那个夏天,全村都笼罩在失去她的悲痛中。我也为她填词一首,已寄哀思。

                

                    凤凰台上忆吹箫   悼牡丹

厚骨丰肌,粉光脂艳,乌云瀑布源头。

温言软语逗,醉眼含羞。

对镜长观自慕,何等美,喜悦难休。

新嫁娘,新郎对口,誓伴白首。

悠悠!公婆悦也,小姑敬而欢欣,笑处不够。

六甲身孕重,麦地耙耧。

善待京城小妹,剪刘海,走线缝收。

分娩后,新郎独育爱子生愁。

 

    离开晋南时,知道海泉从此未娶,独自育儿,好在有父母妹妹照顾幼子,妹妹远嫁后也是常接走小麦丰同自己住,待如己出。令我生悲,令我宽慰。今见牡丹园中刚绽放就遭打劫的残花,难免遗憾。睹物思情,想到早已香消玉殒的村姑姐姐,牡丹,已经离世五十年了。不知还有谁会记起她?她在九泉之下,会知道我在追思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醉花阴微能量
后一篇:绝句残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