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纪念日 桂枝香 记忆

分类: 随笔 |

铁道长龙似练,轻灵紧簇。
书生满腹文化气,对西风,胸怀踌躇。
田园初见,庄稼怎辨?飞禽布谷。
念往昔,霓虹楼院,紫禁城门里,碧瓦华屋。
纸上求学至此,开镰麦束。
方知韭菜可自给,种黄瓜大蒜蘑菇。
农民授教,存活不易,学得兼顾。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八日,一批北京学生离开首都,踏上火车至数千里之外,入三晋古都城外的村庄。受教于农民,学习生存基本技能。入田野,识五谷,种果蔬。这批学生有了务农经历,便不再纸上谈兵,而是精神与物质结合。在社会的身份变化中,不论处在怎样的岗位都会是中坚力量。吃苦耐劳,求新求变,学海无涯,团结协作,肯于付出,追求结果。
四十九年的时光在磨砺中徐徐而过,无论后来有什么改变,但十月十八日是我和我的同学们,实际上我是和高中毕业生,我的中学辅导员一起去的。她们大我十岁左右,高考冻结,她们都是高材生,至今都在事业上成功,曾是社会的栋梁。这是我们共同永远不会忘记的纪念日。离开农村,走南闯北,识人无数。朋友诸多,唯有这批到三晋之古都的同学友情最为坚固。有农民为纪念我们这批学生,到北京开了晋庄饭店,饭店里挂满了我们学生分散在各村庄的青少年的合影,和我们几十年后再团聚的中老年合影。
十月十八日,我们初次离京,每年纪念日的到来都会让我们满怀激情去纪念。同时也感谢古城政府对我们这批北京学生的关照,至今学生与政府与农民都保持着互动关系。古城电视台近年还到京组织学生过春节与第二故乡的乡亲拜年,拍成纪录片。很多事业有成的学生也向落户的村庄捐大笔的款,以示感恩与帮助村庄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