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香子 生死吟

(2011-10-12 17:58:29)
标签:

卢沟桥

宋体

墓地

行香子

回族

文化

行香子   生死吟

生死无常,归宿何方? 投胎处,砖炕小房。

咫尺宫墙,金碧辉煌。养心殿,少帝王。

活欲求屋,亡必墓装。楼阁笑,有财歌狂。

气断香消,下葬皮囊。寸金寸土,黄白少,惧冥王。

生者必居有其屋,亡者必死有葬身之地方是有尊严的做了一回有始有终的人。以前很少想到死亡的问题,死亡既不能预知,死后之皮囊葬身何处也是身不由己的。我之一生亲见生死无数,唯有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死亡后的埋葬是我亲历亲为的,令我感慨良多,原来死无葬身之地这句俗语不是空穴来风,是实实在在可能发生的事情。死者的墓地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地位的悬殊和穷富的差别。

   爷爷去世时,虽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但偏赶上政府对死亡的管理不成熟,没有固定的墓地,我家祖籍就是在北京城里,根本就没有别的家乡,爷爷的爷爷祖籍都在北京城,如果死亡不在公墓下葬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尽管街道政府开具了死亡证明,指定我们去海淀区的东北旺墓地下葬,但到了那里村长一口咬定不接纳,原来的墓地变成了桃园,现在就是不接收了。我当时年近六岁只记得,当时我叔父大哭大叫,几百名送殡者如数下跪请求村长让亡灵安息。从早晨到下午太阳下山整整僵持了一天,村长才答应让亡人下葬。条件是不能堆坟立碑,只能深埋在桃树下,从此亲友不能游坟扫墓,不能踏进园林半步。当时亲友绝望的哭天喊地,但无法改变结果。按回族人入土为安的原则,只好草草埋在桃树之下,没有坟头,连在第几排桃树下的记号都不能做 ,从此诀别了这世上最疼爱我的爷爷。

父亲去世很早,仅活了五十岁,赶上了卢沟桥回民公墓,地势很好,座北朝阳。奶奶和叔父虽死后也葬在卢沟桥,那时就又发生了墓地紧缺,都葬在阴暗之地。多年后,回民公墓又追加墓地管理费,我又替父亲补交了二十年的高额费用。替奶奶交了十年的费用。母亲晚年亲见了死亡的高额埋葬费,就非常有心,除了自己的退休费把我每月给她的生活费悄悄积攒起来,并按照回族人的风俗,自己买好了裹身白布,把乜帖钱都换成一摞崭新的十元人民币,恐怕我当时措手不及。母亲给自己备好了后事,在安详中长眠不再醒来。因为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下葬时不但没收礼金我还将母亲的余钱大量的反谢那些帮助我安葬母亲的亲友。值得一提的事,母亲选墓地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可选之地,最后墓地负责人灵机一动让我父母合葬。虽然墓地的价格相当昂贵,总算夫妻死后团圆,作为女儿扫墓也很方便了。

   在我死去的亲人中,母亲的葬礼是最隆重的,父亲也占了母亲的光,建了大理石的墓,竖起立了昂贵的大石碑。亲友们见了都说,我的父母住的是风水最好的豪宅,是在高级区。

  站在父母的坟前,居高眺望奶奶和叔父葬身的低凹之处,心中百感交集,总感觉万分对不起奶奶,但我又不能改善奶奶的简陋的碎砖坟,因婶婶还在世,我有数位堂弟妹要等婶婶百年之后统一修墓地。奶奶亡故于十月下旬,她的一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得我们八个孙子孙女的爱戴。作为长孙女,我受到的宠爱自然最多,我的感恩之心也最深。想到奶奶的去世我心灵的失落,想到爷爷,生也尴尬,死亦尴尬 贫富之差死也不能幸免。想我现在还不能死去,儿子的羽毛还未丰满,我还没能给自己准备好丰厚的墓地费用。不能给儿子造成负担。待买得起墓地再死吧,否则死无葬身之地,或会给独生子造成极大的负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