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生死吟
(2011-10-12 17:58:29)
标签:
卢沟桥宋体墓地行香子回族文化 |
行香子
生死无常,归宿何方? 投胎处,砖炕小房。
咫尺宫墙,金碧辉煌。养心殿,少帝王。
活欲求屋,亡必墓装。楼阁笑,有财歌狂。
气断香消,下葬皮囊。寸金寸土,黄白少,惧冥王。
生者必居有其屋,亡者必死有葬身之地方是有尊严的做了一回有始有终的人。以前很少想到死亡的问题,死亡既不能预知,死后之皮囊葬身何处也是身不由己的。我之一生亲见生死无数,唯有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死亡后的埋葬是我亲历亲为的,令我感慨良多,原来死无葬身之地这句俗语不是空穴来风,是实实在在可能发生的事情。死者的墓地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地位的悬殊和穷富的差别。
父亲去世很早,仅活了五十岁,赶上了卢沟桥回民公墓,地势很好,座北朝阳。奶奶和叔父虽死后也葬在卢沟桥,那时就又发生了墓地紧缺,都葬在阴暗之地。多年后,回民公墓又追加墓地管理费,我又替父亲补交了二十年的高额费用。替奶奶交了十年的费用。母亲晚年亲见了死亡的高额埋葬费,就非常有心,除了自己的退休费把我每月给她的生活费悄悄积攒起来,并按照回族人的风俗,自己买好了裹身白布,把乜帖钱都换成一摞崭新的十元人民币,恐怕我当时措手不及。母亲给自己备好了后事,在安详中长眠不再醒来。因为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下葬时不但没收礼金我还将母亲的余钱大量的反谢那些帮助我安葬母亲的亲友。值得一提的事,母亲选墓地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可选之地,最后墓地负责人灵机一动让我父母合葬。虽然墓地的价格相当昂贵,总算夫妻死后团圆,作为女儿扫墓也很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