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抒情诗      重回出生地

(2011-03-15 10:41:28)
标签:

东大院

宋体

南来顺

驴打滚

中国佛学院

文化

  重回出生地

                  多年远离了这条胡同,

                  再走进去仿佛在寻找前生。

                  熟悉的是地点,陌生的是异景。

                  如果没有童年的照片为证,

                  很怀疑这里是我生命的曾经。

                  眼前的面目全非,

                  脑海里的记忆分明迥然不同。

没有了童年家家户户的四合院,

                  没有了盛夏时节宽阔地带的笑语欢声。

                  那个挂满星星的夜晚,

                  爷爷坐在公共东大院里,

                  身边围坐着密密麻麻的男性邻居,

                  津津有味地听老人讲天南海北的事情。

                  那些故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无论是到巴黎,还是开罗,或者东京。

                  藏族同胞,他有称兄道弟的朋友。

                  乌鲁木齐他可是不虚此行。

                  爷爷讲故事,滔滔不绝,

奶奶在西大院更加生动,

奶奶的气场强大,

邻居家的大婶大妈姐姐妹妹把她围得水泄不通。

奶奶指着天上的星星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

蒲松龄在聊斋里写的鬼狐,让奶奶讲得如在眼前发生。

女人们听得毛骨耸立,怕听偏又爱听。

自从会拿眼睛看世界,就被爷爷奶奶带出了胡同

近在咫尺的清真寺,

咫尺之遥的伊斯兰经学院,

还有它的近邻中国佛学院。

不论是阿訇,还是高僧。

不论是佛堂还是礼拜殿。

我出生在一条著名的胡同,

当年细窄宽阔细窄成为壶形,

如今它已是高楼林立,

在北京是独一无二的民族建筑风情。

十四岁离开了胡同,

还记得奶奶常站在院门外的路灯下望眼欲穿的把我等。

少不更事的我和小学同窗的闺蜜,

放学之后躲在她的书房废寝忘食的并肩而坐,

如饥似渴的阅读《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

热烈讨论着火星人是更高级的生命。

漆黑的晚上一个人走回这无人的胡同,

远远看见奶奶站在路灯下久等。

 

这条胡同四通八达,

让我自幼就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

民族的小吃令我至今还享受着美味。

南来顺的艾窝窝,敦饽饽、驴打滚儿,

几十种的小吃令我的早点变换着花样,

今天我重回旧地,却如此的陌生。

浓郁的民族风情楼,形成了社区。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扎根安营。

啊,神秘的牛街,神秘的法原寺。

这里是我无中生有,小而变大,

无忧无虑的童年生存之地。

古兰经和佛经交替送进我的耳中。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