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 重回出生地
(2011-03-15 10:41:28)
标签:
东大院宋体南来顺驴打滚中国佛学院文化 |
没有了童年家家户户的四合院,
奶奶在西大院更加生动,
奶奶的气场强大,
邻居家的大婶大妈姐姐妹妹把她围得水泄不通。
奶奶指着天上的星星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
蒲松龄在聊斋里写的鬼狐,让奶奶讲得如在眼前发生。
女人们听得毛骨耸立,怕听偏又爱听。
自从会拿眼睛看世界,就被爷爷奶奶带出了胡同
近在咫尺的清真寺,
咫尺之遥的伊斯兰经学院,
还有它的近邻中国佛学院。
不论是阿訇,还是高僧。
不论是佛堂还是礼拜殿。
我出生在一条著名的胡同,
当年细窄宽阔细窄成为壶形,
如今它已是高楼林立,
在北京是独一无二的民族建筑风情。
十四岁离开了胡同,
还记得奶奶常站在院门外的路灯下望眼欲穿的把我等。
少不更事的我和小学同窗的闺蜜,
放学之后躲在她的书房废寝忘食的并肩而坐,
如饥似渴的阅读《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
热烈讨论着火星人是更高级的生命。
漆黑的晚上一个人走回这无人的胡同,
远远看见奶奶站在路灯下久等。
这条胡同四通八达,
让我自幼就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
民族的小吃令我至今还享受着美味。
南来顺的艾窝窝,敦饽饽、驴打滚儿,
几十种的小吃令我的早点变换着花样,
今天我重回旧地,却如此的陌生。
浓郁的民族风情楼,形成了社区。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扎根安营。
啊,神秘的牛街,神秘的法原寺。
这里是我无中生有,小而变大,
无忧无虑的童年生存之地。
古兰经和佛经交替送进我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