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实轶事     吕梁山上一奇婆

(2010-08-13 07:46:58)
标签:

石屋

老婆婆

轶事

山梁

泉水

吕梁山

杂谈

                   纪实轶事     吕梁山上一奇婆

那年四月,到吕梁山参加了植树活动。吕梁山我虽是第一次造访,但早已是如雷贯耳了。

那是小说《吕梁山英雄传》的文学魅力。吕梁山这个名字如钢印刻到了我的脑海里,初次站在山下好新奇。

大卡车几十里的奔波,停在山脚下,我随着植树的队伍步行爬过几道山梁,同来的十几位知识分子都是不善于体力劳动的,何况还有两位年轻的女性。植树的具体过程不是我要详细描述的内容。当我们完成任务时,领导提议换个山道回程,我和那位女同事就茫然的随着大家探寻新路。

没有一个人认识下山的路,只是知道要爬过好几道山梁。正值中午,光秃秃的山上就见泥土沙石,艳阳高照只觉得又热又渴。领导自知他的决策是太大胆了,不但不是捷径,反而看不到目的地。大家虽然十分疲倦,渴望赶快下山,但事已至此,又是领导善意的误导,还有对吕梁山的好奇,只好有说有笑的爬过一山又一山,我的眼尖,突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山头上有一座孤零零的石屋,大家很是兴奋。在荒山野岭中见到人家了,于是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

走到石屋前,大家惊呆了,见一位年龄有七十多岁的老婆婆正安详的坐在门口晒麦粒。

门前有一块二百米左右的平地,地面砸得很瓷实,没有浮土。靠山坡处有一眼泉水,水离地面仅有一尺左右,看见那清澈通明的泉水,同事们如久旱禾苗见甘露,无不跃跃欲饮。石屋两侧还各有一块麦田,绿油油的麦苗给这荒山带来生机活力。一旁还有一台石磨。

   老婆婆见了我们并无惊讶,说道:“渴了吧,我拿瓢给你们舀水喝。”

   水很甘甜,我第一次喝到如此可口甘凉的山泉水。饮入喉中十分舒爽。我和女伴好奇的进石屋内探视,不看不要紧,一看倒吓得我退出屋来。原来那炕上放着一口大棺材,占据了一大半炕的位置。由此勾起大家对老婆婆身世的好奇。老婆婆毫不隐讳地告诉我们她的情况:原来那棺材里放着她丈夫尸体,丈夫已经亡故两年。夫妻俩在山上已经住了十年,丈夫去世后,山下村里的养子和儿媳,几次接她回村居住,她因舍不得将老伴孤独的留在山上,又习惯了无人打扰的生活,坚持自己继续留下,守着这石屋麦田和泉水过宁静的日子。只待自己也断了气,躺在丈夫身边,这石屋就是他们夫妻的墓穴。这里几乎没有人可能路过。她习惯了寂静,这里连一只老鼠都看不见。

    老婆婆给我们指明了下山的路,在烈日下告别了她。下山的路上我想到深更半夜,老婆婆和他那已成尸骨的丈夫孤独的只能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就不敢再想下去了。在我的一生中虽亲眼所见了很多奇事,但吕梁山上的老婆婆,恐怕我是永远忘不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丽人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