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2024-03-10 08:02:08)
分类: 书评博文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明人袁宏道说: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

 

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01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02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03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

 

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

 

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

 

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

 

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

 

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梁启超说: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人民日报》:有趣的人,不苟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