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传统中医-唐略
传统中医-唐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48
  • 关注人气:4,4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定要用阴阳的思想去看问题

(2015-01-09 08:55:13)
标签:

中医

文化

健康

养生

分类: 中医普及
一定要用阴阳的思想去看问题

阴阳也是古人仰观俯察得出来的一个结果:天地、男女、日夜、寒暑、生死、前后、手心和手背、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能形成一个相对的模式,他们把这些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总结、思考,得出来一条最根本的公理:无非阴阳。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有阴阳的思想。

但阴阳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对立统一,更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不要把中学课本里的概念硬生生的往中医里套。我们怎么培养阴阳的思想呢?理论上没有必要讲那么艰深,我们用例子来说吧。

PM2.5也有阴阳

现在这么多雾霾,微观地看,就是PM2.5,粉尘。大家想到这个东西就会觉得很可怕,吸入肺中,使人生病。如果用阴阳的思想看,PM2.5并不等于雾霾,它也有阴阳。

现在北京的空气中漂浮的PM2.5,主要是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造成的,对人肯定是有害的。但是,你去寺庙,会发现香炉边上的PM2.5也很高;还有人在家熏香,也产生PM2.5啊。为什么对人反而会有用呢?因为它不仅仅是粉尘,还有辛香之气。辛香入肺,芳香开窍、化浊、醒脾、通气,所以这种自然芳香的PM2.5,人吸入后,身体的孔窍被打开,辛香对肺有一定的刺激,让肺分泌粘液,可能还会导致人咳嗽。一咳嗽、一吐痰,反而把肺里面沉积的一些不好的东西给咳出来了。如果说,雾霾是PM2.5阴的一面,那么,熏香这是PM2.5阳的一面。

我今天还问一个有鼻炎的小伙子:“现在空气这么不好,你有痰吗?”他回答说:“没有痰,也不流鼻涕。”其实从他的脉象舌象看,他是有痰的,只是排不出来,因为他的肺很弱。如果肺气好的人,吸进脏东西后,会马上有反应,以痰的形式,把脏东西排出来。如果通过熏香,健脾利肺,化浊开窍,原来这个人不咳痰,现在咳痰了,这反而是好事。所以,咳嗽吐痰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不咳嗽不吐痰也不一定是好事。很多疾病都是如此,有症状不一定是坏事,症状消除了也不一定是好事,都要有一个阴阳的思想去看。这个内容很有意思,我们以后有机会再仔细讲。

 

正确使用人参和鹿茸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人参、鹿茸,都是补品,吃了一定好么?很多人没有阴阳的思想,觉得是好东西,就拼命吃;觉得是不好的东西,就碰都不敢碰。

我有一个朋友,很关心孩子的健康,甚至隔三差五要给孩子量量体温,记下来。有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家小孩总是比正常的体温高出0.5-0.8度,这不是长期低热么?他很紧张,赶紧就医。看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医和西医都找了。没有效果。他很着急,问我该怎么办。我刚开始也没辙。但因为是朋友,闲聊中无意间发现他一直在给孩子服用小剂量的高丽参,已经有小半年了。我马上感到:找到症结的所在了。小孩子是稚阳之体,气很足,所以一般不宜于服用参类。参类补气,其有余便是火,这很有可能是造成孩子低热的元凶。于是,我让他马上停止服用高丽参,然后用白萝卜榨汁喝。第二天,低热就退了。因为萝卜能降气,一般吃人参的时候不能吃萝卜,不然人参就白吃了。但是如果你吃人参吃出问题来了,萝卜又成了解药。

我在某本医书中看到这样一则医话:一个富家公子得了重病,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公子死了,家人对他进行了解剖,发现胃里全是胶状、块状的东西,黑乎乎的。原来,民国以前,有钱人家喜欢做全鹿丸之类的滋补品,用一整只鹿熬成的,工艺很复杂,能峻补阴阳。富家公子,三妻四妾,消耗得多,就用全鹿丸来补,结果吃全鹿丸吃得太多了,没有消化掉,积在胃里,百病蜂起,百医无效。补药吃多了竟是这个下场!

毒药也有能救命的时候

再比如附子、乌头。过去的毒酒,很多都是用乌头泡的,喝下去后就七窍流血。为什么?乌头大热,走窜经络,尤其是跟酒一起,酒在人体里也是到处乱窜的,它迅速把乌头的药力带到全身,全身的血被鼓动起来,心脏和血管马上就受不了了,人也就死了。但当你用这个来治病的话,用得恰到好处,它又是非常好的药。

大黄,我们都知道,是让人拉肚子的,但有人甚至有人隔三差五就拿5克大黄,泡碗水喝,喝完后大便有点稀,拉完非常舒服。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在一起往往就交流一些这样的“经验”,其他人听说了,就回家照着做。结果,有人果然感觉很舒服,有人则喝坏了,送去急救了。因为人不一样,所以这种方法就不能交流,任何方法都要有思想作为背景,不能就方法而用方法。我们这个课也是这样,先讲方法论,之后再讲中医基础,其实还是医理,把医理搞明白了才能知道怎么去用这些东西。大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要阴阳地去看。

没有绝对的毒,也没有绝对的营养品。

万事万物,皆有阴阳

人也是这样的,有阴的一面,也有阳的一面。我们展现给大家的是阳的一面,还有不为人所知的,那就是阴的一面。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展现在大家面前,至少还得穿件衣服吧。我们也没有必要说某人表里不一,因为每个人表里必然不一。有阴阳的思想,我们就不会看到某人好的一面,就无限的去迷信这个人;或看到一个人稍微做错了点什么,就把这个人全盘否定。而现在,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思维就是这样的,看到一个亮点就把你捧上天,抓住一招之失就把你全盘否定了,这都是很狭隘很偏执的思维。我们学习中医就不能这样。

不仅中医,中国传统学问都有阴阳的思维。比如命理有“命犯桃花”之说,现在的人一看就说,完了,要有外遇了。这也是不辨阴阳。殊不知,桃花有“墙内桃花”和“墙外桃花”,若是墙内桃花,则主夫妻和美。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阴阳的思想,首先是确立阴阳,接着又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咱们看阴阳太极图,阴阳里面各有一点,就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男为阳,女为阴,这是根本。所以男人就不能娘娘腔,要大气,要果敢,恋爱的时候要主动;女子就得温柔,不要搞得太酷,让平凡一点的男孩不敢接近,见了高富帅你又过于主动地去套近乎,这样的话你就阳多阴少了。

但男子也有温柔的一面,有脆弱的地方,这是阳中之阴。女子也有坚强的一面,这是阴中有阳。阴阳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一个比例的大小,比例的多少而已。

中医的道理永远与生活的道理相通。我们要学会去想,去感悟。

                                         ——唐略《中医入门方法论》

===特别提示===

▶每天获取精彩内容,健康问题咨询,可关注“传统中医唐略”微信订阅号:ctzytl

▶好文共享,功德无量。欢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新浪微博:@传统中医-唐略 @清艾轩中医学堂

▶清艾轩荔枝台:FM79070

▶相关微信订阅号:风土学社、颐清健康艺术

▶唐略私人微信号:tanglve2013

▶清艾轩健康生活导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557e30101iww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