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站在五运六气的高度解释登革热疫情的爆发
(2014-10-04 11:07:24)
标签:
埃博拉五运六气中医登革热时病论 |
分类: 中医普及 |
“登革热”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早就听说过这个病名。只不过,因为发病量不多,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今年9月25日,广东省通报全省登革热确诊病例已达8273例,仅24日一天就确诊病例791例,如此严峻的爆发势态,让这个病进入了大众关注的视野。
现在大家关注的问题是:登革热疫情是如何传播的?其病理机制是什么?如何预防?有没有研制出疫苗?
中医有着更广阔的思维和更丰富参照物,中医更关心的问题是:既然登革热每年都有,为什么偏偏今年的这个时候会如此大规模地爆发?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登革热这个疾病本身,而要考虑季节、地域、环境、人事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就是天、地、人。在诸多因素中,季节因素是最重要的。中国传统学问对季节研究的深度至今无与伦比,四季在变化,每一年的四季又不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交织,各有轻重;木、火、土、金、水五行轮转,有生有克。
一年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轮回,六十年是一个稍大的轮回,还有3600年的更大轮回。在这些轮回中,各种因素交织着,又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而所有的轮回和变化,又都逃不出五行六气的范畴。所以说五运六气是掌握天地之间各种变化的根本理论。它可以解释一切气候、疾病,以不变应万变。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六气五类,有相胜制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少阴司天,羽虫静,介虫育,毛虫不成……阳明……在泉,介虫育,毛虫耗,羽虫不成。……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地气制己胜,天气制胜己,天制色,地制形,五类衰盛,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气之常也。”
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某些生物会繁殖得特别快,另一些生物的繁殖又会受到影响和制约。动物植物如此,微生物也会如此。瘟疫来得迅猛,去得也快,没有永远肆虐的瘟疫。现在医学发现瘟疫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它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微生物突然会出现这么多。它更无法解释,瘟疫期间,这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微生物后来是怎么一下子没有的?医学的漏洞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贪天之功为己有,硬说瘟疫是被他们扑灭的。在现代医学看来,瘟疫是如何来的,是如何走的,依然神秘。只有在五运六气的理论框架里,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