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先生是一个不起眼的人,我也希望这篇文章同样不起眼。
——题记。
汤先生是我儿时记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物,大家都叫他“老汤”。
先生是个瞎子。但听老人们说,他原本不瞎的,只是因为有眼病,请了一个医生给他治,结果给治瞎了。那是“文革”期间的事情。
先生本是江苏淮阴人。每年过年,他就会回淮阴。过完年,又来到我们那里。因为在我们那儿待的时间长了,他已经会说我们那儿的方言,只是略微带一些江苏口音。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先生就是个乞丐。但他本来不是乞丐的,他眼睛还没瞎的时候,就在我们那一带,给人家帮忙做苦力,混一口饭吃。
先生个子不高,壮实敦厚,晚年甚至有点发福。我们经常在路上遇到他,拿根棍子在前面边探路边走,背着个白色的老棉布褡裢,里面装的是讨来的米。
先生讨饭,经常讨到我家。
我爷爷经常会很讨厌乞丐,记得有一次,邻村有个老太太,不知怎么就出来讨饭了,讨到我家,我的奶奶见她可怜,就给了她盛了满满一碗饭菜,她坐在门口吃。吃着吃着,我爷爷回来了,扛着个锄头。“走走走!你怎么又来了!?”边说边把锄头重重地砸在地上。我们都觉得他很过分,他理直气壮,“叫花子不识惹!你这次给她以后她天天来!有手有脚有儿女,怎么跑出来讨饭来了?都是自己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走走走!”
但爷爷不讨厌汤先生,他们就像多年的好朋友一样。汤先生每次到我家,总会坐很久,要是夏天的中午,还会躺在我家的竹床上睡上一觉。我爷爷常常陪他一边喝茶、抽黄烟,一边聊天,尽聊些我们小孩听不懂的东西,什么“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什么“甲子乙丑海中金”,什么“五行”、“二十八宿”,什么“烧饼歌推背图”之类的。我那时接受的是现代教育,不屑于这些东西,但隐隐也觉得这位“老汤”知道的东西还蛮多。
再后来,我隐隐觉得,汤先生是一位隐于民间的高人,甚至幻想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我准备打江山,会去请汤先生来当我的军师,就像文王去请渭水河边垂钓的姜尚姜子牙一样。姜子牙遇文王的时候已经八十多了,我请汤先生做军师的时候,他大概也到了这个年纪。
呵呵,幻想嘛!越是不切实际的事情越喜欢拿出来幻想。其实我对汤先生一直是半信半疑的。
那时我读初中,暑假,我在家里练毛笔字,汤先生和爷爷在聊天,依然那么默契。我有一句没一句听着,忽然听到一个观点,说清朝有五百年的气数,我暗中一算,清朝,从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两百六十多年啊,已经灭亡了啊,怎么还说它有500年气数呢?莫非现在我们依然生活在清朝?不懂!不懂!
一个讨饭的老头儿,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观点呢?我很郁闷。但越是郁闷,越能记得牢,这么多年,它像毒蛇一样缠着我,让我去思考……
从1911清朝灭亡,到今年2011年,正好是一百年。这一百年,有人叫它“现代百年”,它与传统相对,它是现代化的一百年。现代化,伴随着现代思潮,充满着对传统的反省。是的,过去我们落后了,挨打了,现在我们在反思,在奋起。我们把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罪于文化,于是,现代知识分子内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怀着深深的自卑和鄙夷。西方文化像狂潮一般卷来,我们热情迎接。
清朝落后挨打的原因,真的在于文化么?我觉得不是。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腐败,总是披着各种漂亮的外衣,比如,礼教啦,发展啦,外衣越漂亮,腐败就越透彻。
是清政府的腐败,导致我们的落后挨打,又导致我们的文化自卑。清朝是灭亡了,但它的影响仍然在,而且将长期存在;人们头上的辫子是剪掉了,但心里的辫子依然在,而且将长期在。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抛弃传统文化了,接受西方文化了,可是,腐败不是仍然在么?可见,腐败,跟哪种文化无关。清朝的腐败导致的落后挨打,至今在让国人自卑,在让国人抛弃文化和道德,一心追求钱财和发展,于是又导致了当今的腐败和浮躁。有人说,今天腐败,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那么今天的腐败又将导致什么后果呢?其不良影响又将蔓延到什么时候呢?
汤先生说,清朝有五百年的气数,1644加上五百,当是2144,还有一百多年呢!
想到这里,我更觉得汤先生是一位隐世的高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