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邓石如龙门对长联欣赏

(2020-08-26 14:08:17)
标签:

转载

分类: 经典论述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邓石如(清)


 

此联书于嘉庆改元春正月(1796年春)。

上联言,九处名山胜水集合了神州古国的胜景奇观,这些都绘成了图画挂在我书斋的墙壁上,供我观赏领略。沧海日:海水沧色,一望无际,日出之时景色壮观。历代以泰山极顶观东海日出为最。赤霞城:赤城,山名,位于浙江天台县西北六里,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称“赤城栖霞”。峨眉雪:指雄奇壮观的四川峨眉山雪景。巫峡云:四川巫山县东巫峡两岸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诸峰纤丽奇俏,常有云雾缭绕,为胜景奇观。洞庭月:洞庭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洞庭月色美不胜收。范仲淹《岳阳楼记》描绘道:“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彭蠡烟:江西鄱阳湖又称“彭蠡湖”,湖上烟波浩淼,蔚为奇观。潇湘雨:指“潇湘夜雨”,为“潇湘八景”之一。广陵涛:即广陵(今扬州)曲江潮。庐山瀑布:江西庐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瀑布为奇观。

下联言,九位名人及其绝艺收藏于我山中书屋之橱窗,供我研究探讨。少陵诗:杜甫(712-770)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有“诗圣”之誉,其诗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摩诘画:王维(699-759)字摩诘,其诗、画在盛唐时代颇负盛名。左传文: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春秋左氏传》,保存了大量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马迁史: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首尾共三千年左右。该书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在文学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薛涛笺:薛涛(768-831)唐代著名女诗人。曾为乐妓,时称女校书。居浣花溪时,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右军书: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321-379),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其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有“书圣”之誉。所书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草书《十七帖》,行书《兰亭序》等对后世影响颇大。南华经:亦称《南华真经》,即《庄子》,为道家经典著作。其内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古典散文中无与伦比。相如赋:司马相如(前179-前117)是汉代辞赋的代表作家,是汉赋的集大成者。屈子离骚: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代表作有《离骚》。山窗:当指山中书屋之橱窗。

此联内容之丰富,气势之恢宏,写作方法之独绝,令人击节赞叹。评者谓此联为“连环对中的千古绝唱”。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有一副纪念诸葛先生的对联与此联内容略有不同。明代清言小品《小窗幽记》中辑有此联。当是出自明代文学家李东阳(1447-1516)的对联,只是把“青莲诗”改为“少陵诗”,把“广陵潮”改为“广陵涛”。诸葛亮故居联和李东阳联内容颇为相似,但哪个在前已难考定。邓石如此联与《小窗幽记》联相同。邓石如另外用隶书书写的碧山书屋联仅是用“武夷峰”取代了“广陵涛”,故邓联是出自《小窗幽记》。

邓石如此龙门对长联,是用魏碑楷书书写,采取龙门对的形式,规矩中有变化,章法布局对称和谐。

此联邓石如还用隶书为碧山书屋书写一副。另有一番情趣。


 

 

 

 

【转】邓石如对联欣赏 鄧石如部分碑文释文邓石如对联欣赏

 

邓石如自题联

事业垂千古;馨香荐四时。——书法墨迹联

有名空富贵;无事笑神仙。——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燕誉居

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书题(大草)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守艺堂(1)

琴伴庭前月;衣无世外尘。——自题

座上南华秋水;屏间北苑春山。——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

万花盛处松千尺;群鸟唱中鹤一声。——自题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自题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自题

红友忧分贤圣品;绿卿看长子孙枝。——自题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卧室

穷经安有息肩日;学道方为绝顶人。——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守艺堂(2)

野鹤窠边松最古;仙人掌上雨初晴。——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守艺堂(3)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挹翠楼(1)

画帘花影闻莺语;明月萧声唤鹤骑。——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挹翠楼(2)

世虑全消,见几点落花,听数声啼鸟;
尘缘割断,推半窗明月,卧一榻清风。
——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挹翠楼(3)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画室暨述怀

甘于淡泊,以画自娱。室贫又如何、贱又如何。自耕自乐,有洒有花有书,与世无争。
少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容人却侮,谨身却病;
静坐补劳,静宿补虚,省用补贫,为善补过,寡言补烦,息忿补神。
——自题怡性修身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小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
——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草堂

长七尺大身躯,享不得利禄,享不得功名,徒抱那断简残编,有何味也;
这一块臭皮囊,要什么衣裳,要什么棺椁,不如投荒郊野草,岂不快哉。
——自挽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轩窗。

——自题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碧山书屋

 

邓石如撰题联

处世劳尘事;传家宝旧书。——题江苏省苏州寒山寺碑廊

金尊银烛销春雨;象管鸾笙护紫云。
——辽宁省沈阳衍庆宫

周围积奇石几层,月色夹空,如窥古涧;
其地有高松百尺,绿荫翳日,时到异人。
——题江苏省扬州瘦西湖小金山草堂

邓石如撰挽联
涉水跋山,来泻两行寒士泪;
临风对月,常怀一片故人心。
——挽清刑、兵、工、户诸部侍郎曹文埴

 

擇抄鄧石如部分碑文

《黄鹤楼诗》隶书轴,碑刻两块,释文:
         矶边鹄去藓苍苍,矶上飞楼金碧光。
         丹磴迹留仙费老,沧流绩著夏先王。
         寰中岁月涛白头,槛外风沙鹤背黄。
         玉笛一声江汉晓,平颁春色遍遐荒。
署款:登黄鹤楼和毕制府韵,壬子嘉平于龙山樵舍,呵冻脱稿。古皖石如邓琰。(此邓公五十岁时所作。)

2.《吴梅村江村诗》草书横批,碑刻一块,释文:
          今年寒到江村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枳篱茆舍掩苍苔,乞竹雪花手自栽;
          不好诣人贪客过,惯迟作答爱书来。
署款:庚戌夏日书放翁诗。古浣。“庚戌”时为公元1790年,邓公四十八岁。

3。《沧海日楷书联》楷书二屏,碑刻二块。释文: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署款:嘉庆改元春王正月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贴,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署款:铁砚山房正书,古皖顽伯邓石如

4.《画帘明月联》草书,碑刻一块,释文:
    画帘花影听莺语,明月箫声唤鹤骑。

5.《不速无私联》 碑刻一块,释文:
    不速到门惟夜月,无私惠我有春风。

6.《野鹤巢仙人掌联》 篆书,碑刻一块,释文:
    野鹤巢边松最古,仙人掌上雨初晴。

7.赠张翰风《不知明月》楷书联,碑刻两块,释文: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8.《春风秋水联》隶书碑刻一块,释文: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

9.《山居早起诗》草书轴,碑刻一块,释文:
    晓起犹残月,柴扉破雾开;
    呼童扫花迳,梦有故人来。   (此书藏于日本,无年月考。)

 10.《题湘江泛月图诗》行书屏,碑刻一块,释文:
     楚山静廖廓,云树堪悠悠。
     风月潇湘阔,衡巫鸥鹭浮。
     来听清夜瑟,独泛散人舟。
     便拟乘槎意,飘然天汉游。
署款:题湘江泛月图,石如。(作于乾隆五十五年。)

11.《登任氏霄汉楼诗》楷书屏,碑刻一块,释文:
     怀抱属不展,来登霄汉楼。
     云山四面合,风雨一天秋。
     竹树零花径,图书散邺候。
     尚鸣当日盛,汩汩此江流。
署款:登任氏霄汉楼有感,邓石如。(作于乾隆五十七年,甲寅即公元一七九四年。这年山人五十二岁。)

“古人流传下一副很有名的楹联,非常值得一读”;对联是——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继艺,置我山窗。
    很明显,引文下联“继”字漏校,是“绝”字之误;“继艺”无解。这古人是清代书法家、篆书大师邓石如,是皖派篆刻艺术的宗匠,生活在乾隆八年(1743)至嘉庆十年(1805)间,名琰、避嘉庆帝讳,以字行,又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好刻石,居江宁梅鏐家苦学八年,博览秦汉以来金石善本,书法、篆刻大进。遍游名山大川。据同治十年(1871)常熟杨沂孙《邓石如印谱序》称,他的游程:“出游天台、雁荡,登匡庐、扪岱绎”;游黄山36峰时,“蛇行猿挂、忍饥茹草,以尽其胜”。后来他来到了京师,大学士大书法家石庵刘墉延为宾客。他的造诣益深,无论书法篆刻,体势笔意均趋沉雄厚朴,一洗过去拘古刻板的风格,遂自成面目。在篆刻上邓派成了皖派的代表,与浙派丁龙泓岿然并峙,异曲而同工。晚年他回到故乡大龙山下邓家大宅,以隶书自题其碧山书屋一联,就是上面所引的那一副。了解他的历史,就能知道他创作此联的本意,原是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心得。上联说的是游程,虽以天象地理写宇宙景观,其实不可能都画在斋壁上,而是指藏造化于胸臆。下联显然表达他所爱慕的前人及其作为,视之为知己。上下联充分表达出他天人合一、物华天宝的理念:人文源于造化,即李白“大块假我以文章”之意。这种胸襟气概,非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超然于物外者不能有。
    此联与天台山有关的是“赤城霞”三字。定济先生的理解是:“赤城山和赤城霞是两回事。赤城山是包含在天台山中的一处名山,是一个地名;赤城霞,它和其他特定地方的日、月……一样,是一种宇宙奇观,并非指山……‘赤城霞起而建标’,不但说明赤城山和赤城霞是两回事,而且还说明先有赤城霞的出名,然后才有赤城山的出名。”
    先生这样理解,我有两点意见:一、从邓石如制联的手法看,他写景无虚拟,都有实指,无论日、月、烟、霞、雨、雪……都有明确地域,足以与他的游程大体相当,不是出于想象,因此有纪录人生行万里路之意。所以才有下联破万卷书,见人世瑰宝,并引之入室为至友的愿景。与“赤城霞”三字作对的是“摩诘画”。如按先生赤城霞先出名,赤城山后出名的逻辑类推,就该是摩诘画先出名,王维善画后来才出名。这样说通吗?事实该是王维善画出名在前,摩诘画出名在后。其实在这里根本难分前后,是一码事,王维、摩诘本来就是一个人;邓石如这样的大作手,怎能言无出处、景无所指呢?
    二、自古至今有大量文献可证明“赤城霞”指的就是赤城山的景观,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与孙绰(314-391)同时代的晋高僧支遁,卒于太和二年(367),其《天台山铭序》:往天台,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志》: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赤城”条云:“一、山名。(1)在浙江天台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似雉堞,得名。《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即此。(2)四川灌县西南之青城山,一名赤城山。宋陆游诗:‘看遍人间两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而天台之赤城乃余旧游。’二、浙江旧台州府的别称。因南朝梁曾在此置赤城郡(因赤城山为名)而得名。宋陈耆卿撰有《赤城志》。”可见从古至今赤城山很出名,晋及南朝梁比现在要早得多,不然梁为什么要以赤城名郡呢?今人顾平旦等编《名联鉴赏词典》注邓石如此联“赤城霞”三字说:“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西北,山上赤石并列如屏,望之如霞,‘赤城栖霞’为天台八景之一。”相关资料还有,从略了。
    我把这些资料如实介绍给先生,也说了自己的观点,供先生研究孙绰和邓石如作品时参考。其他资料或详或略,大多类似。我看这些已足够说明问题了。如仍有疑虑,欢迎继续商讨。
    为什么我要花如此多篇幅讨论这三个字?因为赤城山景观对天台山,对天台山旅游关系十分重大。我亲戚中有个长辈对我说过:“如果把赤城山搬到上海,财就发大了!”他早已作古。我们现在来看,山搬不了也无妨。人是活的,高速公路、高速列车、飞机航班可以把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都搬来天台。问题只在于我们自己守着这座宝山的人,会不会、善不善于开发和经营这一旅游资源,发展好旅游业。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