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60f88965g74d088d8e5f5&690
下午四点是康康上亲子课的时间。我们提前半个小时到,因为不是周末3点的课又在进行中,所以大教室成了康康的小乐园,一会把小凳子从东推到西,一会推着小汽车,嗷嗷的叫着玩的不亦乐乎。
我们上课时也还不错,听着上课的音乐愉快的进了教室。可是门一关,康康就着急了,眼泪直在眼睛里打转,哭着一个劲的要出去。我马上想到爷爷奶奶带康康来上课的那次,上次上课恰巧小程在家休假,本来说好小程带康康去上课,可因为小程临时有事所以公公婆婆带康康来上的,我回家之后爷爷奶奶跟我描述一开始奶奶陪着康康进教室可康康一上课就在教室里哭嚷嚷着要出去奶奶以为康康怕爷爷走,就出去让爷爷抱着进去上,可是没有几分钟又开始哭两老人没治只好带着康康回家,跟我描述的时候我还挺纳闷,因为我们上了小半年的课,康康从来没有这样的苗头,有时也想趁着开门出去,但是只要我说不允许几乎不会再有要求,所以今天碰上这样的情况我直接懵懂,我还不好任由他在教室哭怕影响别人上课,但是一味的随他我怕以后更没有规矩。我抱着康康站在教室门口,脑子飞速的想办法,我想起听张亚莲教授教科时他曾经讲过的一个例子:一个妈妈对自己不愿意上课的宝宝两个选择,一个上课一个回家。在宝宝仍然哭闹时毅然抱着宝宝回家如此反复3节治好宝宝的问题。所以我也想用这个办法来对待康康,站在门外的康康早已停住哭闹,在我身上一直倾向着想到厅里玩玩具,我在门外对康康说“我们轻轻的开开门看看里面的小宝宝干什么可以吗?"”正好传出了音乐声所以康康也很好奇,我们轻轻开开门看见老师正在展示小汽车,所以康康也好奇了,我们比较轻松的重新进了教室。可是刚玩一会康康又开始哭闹,走到门口哼唧着又要出去,我又抱他出去让后告诉他:“康康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进教室上课上课结束之后我们出去玩电梯一个是马上回家,你选择一个”我准备再试一次如果他在哭闹我就马上带他回家采用张教授的做法。我看康康不做声,又重新抱他进教室,在玩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康康会不会因为上次用哭闹赢了爷爷奶奶,取得了出教室的胜利所以这次又采用这个办法呢?我也犹豫觉得他应该不会记得这么清楚,采用一次成功的武器隔了那么长时间再用,但是我不准备让他做选择了,准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果然玩过了劲的康康又开始哼唧着出门,我马上抱他起来用教室里的图片和钟表转移他要出去的注意力,然后不停的在他耳朵说哼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要5点才能出去,我用手比划着钟表上的针告诉他分针到哪才能下课。不断的转移加上老师不断的展示新物件的吸引力,一节课康康上了下来,一下课我马上带他去坐了三趟电梯,我知道这是他的最爱,我不停的说妈妈答应你上完课坐电梯的事一定能做到,希望康康下次也一定要耐心的上完课。
这节课上的我浑身疲惫,我全身皆动包括大脑但是让我庆幸的是我在和康康的斗争上取得了胜利,我想这对他以后养规矩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我也得出了深刻的教训:上亲子课、给孩子养习惯尽量的还是父母亲自去做,因为老人往往最招架不住的就是孩子的哭闹,而哭闹往往会成为孩子以后达到不合适目的的最有力的武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