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冉门五贤及创建先师孔门冉子五贤祠碑

(2012-07-04 20:54:16)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石刻
http://s9/bmiddle/60f856ddhc4008e546dc8&690

创建先师孔门冉子五贤祠碑位于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冉庄村南200米处,坐东朝西,碑通高2.93米,宽0.92米,厚0.28米,螭首龟趺,龟趺长1.9米,宽0.95米。碑为青石质,身首一体,螭首篆额“重修五贤祠记”,碑身额题“孔门五冉碑记”,碑文上题“创建先师孔门冉子五贤祠记”,落款“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七月戊申吉旦”,赐进士出身承德郎户部分司宣府粮储山西清吏司主事平阴县后学张梧顿首拜撰,文林郎知肥城县事周南乡进士后学蔡时馨篆额,儒学教谕李日起训导王鸿范张德涵增生帐养谦书丹。

碑文为:

创建先师孔门冉子五贤祠记

粤自四科胪列鲁论而冉氏宗族焯烁近古遐哉尚已嗣后汉以四科取士虽仿圣门遗意固未若鲁论四科之凿凿可据也末流 」 渐远对策赋诗已失文学真面目至宋王荆公创为经义字说割裂破碎帖括之弊于今为甚令人思真文学不得而它可知也」明兴表章六经推尊 」 孔圣从祀庙庭则大哲之列冉氏居三而若儒若季从祀两庑所谓附骥尾而名益彰者信不诬也第 」 孔颜四氏籍在仙源与邹峄者也已别为□□世沐 」 国恩而冉氏世籍碻磝县志昭然乃云□□□庶夫岂」天朝恤录故有阙遗毋亦宰是邑者鞅掌风尘未暇以其名闻之 」 学台使者抑或以政事于今为传舍德行□□为士梗伤心取士用人之不复古制而聊以待之后人与岁届辛酉 」 熹宗龙飞时值关中  王父母讳惟精江右周庠师讳鼎敷政作人之暇阅县志载贤哲慨然兴念曰当吾邑而令先贤庙祠不得与仙 」 源郡泽鼎建尊崇先贤世裔不得如四氏宗支优异恤录伊谁之咎繇是以从来旷典请之 」 学堂使梅夫子卜地建祠录后承先维时则邑庠生员玄光乃 」 先贤六十七代裔孙且喜且痛呕心枯髯劝勉宗族以袛奉 」 学台暨县父母庠师雅意盖至庚午岁而始成拾年中经它州县冒姓纷争屡烦官府听断则幸有志书昭然足证耳是役也鸠材聚 」 工大都出之历任 」 县父母燕塞翟公讳凌云本庠师滇南胡君讳会宾迨丁丑年塑像告成则周南蔡父母讳时馨甫下车即慨捐竣事而书记则以 」 属之不佞盖不佞与冉生为笔砚交且洽比邻封亲从父母庠师雅化一时政事德行蔚然可观毋以我 」 国家取士既久必有文学者出为世仪其有如三冉之两科而两科亦竟难概三冉也如书所称兼善言可南面成人从政特 」 以艺闻安在四科之判然不相为用乎矧夫经义取士虽云滥觞而浸淫既久真儒亦为羔应尝见宗儒理辈出亦未尝厌薄 」 科举之业也如前对策赋诗中亦自有种种高贤所憾不获与洙泗一时步趋门墙科列二论名馨千古耳 」 祠既成敢拜乎飏言以祝后学之愿为真儒闻 」 先贤之风而兴起者政不敢阿其所好以自污也是为记 」

冉氏五贤何许人也?据民国四年《肥邑冉氏家谱·东原志序》载:“昔孔门弟子从游三千,姿粹学深,得传圣道者七十二人,而冉氏之称贤者有五”。即冉耕、冉雍、冉求、冉儒、冉季。

谱中对冉氏五贤的关系有三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传孔门冉氏五贤均出自于冉离一家,他们分别是冉离的三儿两孙,冉耕、冉雍、冉求兄弟三人为同父异母,谱载:“ 离初娶颜氏,周景王二十三年生耕,字伯牛。 敬王四年生雍,字仲弓。颜氏卒,又娶公西氏生求 ”。冉儒为冉求之子,冉季为冉雍之子。碑文中也载“孔圣从祀庙庭,则大哲之列冉氏居三,而若儒、若季从祀两庑”。

冉耕(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8年),字伯牛,冉离长子。冉耕为人端庄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二十二岁时,孔子升司寇,冉耕继孔子任中都宰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 当他得重病时,孔子亲自探望。当冉耕被恶疾夺去生命时,孔子十分痛心,哀叹道:“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唐太宗贞观二年尊冉子为“郓城侯”,唐开元二十七年冉耕被追封为“郓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进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复改“郓公”。明嘉靖九年追称“先贤冉子”。

冉雍(公元前51 6年—?),字仲弓,冉离次子。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冉雍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任而不妄”。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封国之君。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及孔子卒,他恐圣道失传,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120篇。又独著6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唐开元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

 冉求(公元前502年—?),字子有冉求性格活泼爽快,多才多艺,以擅长“政事”著称。孔子称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冉求还擅长理财,青年时期曾为鲁国季公家臣,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故此孔子对他进行过严厉批评,但冉求对孔子的忠心未变公元487冉求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冉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进封为“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


冉儒(公元前501年—?),冉求之子,七十二贤中排第30位。。唐开元年间封“纪伯”,宋又封“临沂侯”。 

冉季(公元前498年—?)字子产,冉雍之子七十二贤中排名第 33位。唐开元年间封“东平伯”,宋又封“诸城侯”。 

                                                            (文章使用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