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7

(2011-10-21 05:38:35)
标签:

育儿

分类: 自学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 B

A.随意眼动 B.非随意眼动C.注视 D.扫视

2.如果将动物食道手术切断,使其经口饮入的水达不到胃而流出体外,这称为(  D )

A.鼻饲 B.原发性饮水C.次发性饮水 D.假饮

3.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  D )

A.同步 B.迟后C.超前 D.分离

4.中脑的背侧有四个凸出,称为_____,由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组成,分别对视、听信息进行加工。( C  )

A.内侧膝状体 B.外侧膝状体C.四叠体 D.纹状体

5.躯体感觉模式多种多样,我们将它们由表及里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浅感觉、深感觉和__________感觉。( B  )

A.温度 B.内脏C.振动 D.痛觉

6.韦达试验、双耳分听试验和速示试验是研究正常人言语功能两半球__________的三类重要方法。(  D )

A.缺陷 B.补偿能力C.对称性 D.不对称性

7.关于情绪情感的神经机制,虽然许多生理学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但比较多的科学事实表明,__________、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中枢。( B  )

A.丘脑 B.下丘脑C.脑干 D.四叠体

8.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至少可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和( D  )

A.直线形 B.带形C.柱形 D.超复杂型

9.上世纪50年代以来,__________一直被视为饥饿中枢。(  A )

A.下丘脑外侧区 B.下丘脑腹内侧核C.杏仁核 D.隔区

10.在下丘脑内有许多__________汇聚在一起,其中对情绪、情感调节发生重要作用的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 B  )

A.神经调质 B.神经递质C.神经调质和神经递质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1.视轴、__________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称为调节反射,它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C )

A.眼帘 B.眼球C.晶体曲率 D.视细胞感光性

12.人类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属于联络区,其中最大的是前额叶皮层。(  D )

A.50% B.60%C.70% D.80%

13.平滑肌、腺体和心脏接受__________的支配。( A )

A.植物性神经 B.交感神经C.副交感神经 D.迷走神经

14.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 A  )

A.植物性神经 B.交感神经C.副交感神经 D.迷走神经

15.内脏感觉一般情况下并不投射到意识中,它们的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__________之中,受到牵拉或触压会引起痛觉。( C  )

A.皮肤 B.关节C.血管壁 D.肌腱

16.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语言或看不懂书面语言,这称为__________失语症。( B )

A.感觉性 B.运动性C.传导性 D.皮层间

17.1874年,__________发现了“语言感觉区”。( B  )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C.拉施里 D.巴甫洛夫

18.对感受野施以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反应。

(  A )

A. B.C.诱导 D.聚合

19.1966年,罗莫发现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到细胞外的诱发反应。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25分钟后增强了2.5倍。以后发现这种增强效应可持续数月。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效应。(  C )

A.长时记忆 B.记忆干扰C.长时程增强 D.长时程抑制

20.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分散、闭锁、__________和分数化。(  A )

A.易化 B.耽搁C.开放 D.整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眼的基本功能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是依靠YA眼的折光成像机制眼的感光机制两种生理机制来实现的。

2.视网膜的内层是神经层,由视感受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组成。

3.海马在辨别空间信息、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以及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过渡中起重要作用。

4.椎管内的脊髓分为31节,其中颈8节,胸12节。

5.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大脑的记忆系统可分为资料或数据驱动的记忆系统、概念驱动的记忆系统和基于期望的记忆系统。

6.关于内耳音高的编码问题,出现过许多理论,但归结起来不外乎细胞分工编码和频率编码两种方式。

7.与大脑皮层不同,在脊髓中,灰质在内,白质在外。

8.生物膜机能变化,细胞内、外液比例、容积或渗透压的变化,均可导致有机体产生渴感。在许多因素中,是影响口渴的两个最直接的因素。

9.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10.无论是渗透压性失水还是容积性失水,它既会通过复杂的体液环节作用于肾脏,使水潴留在体内,又会通过脑内渴中枢引起机体的摄水行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

1.韦达试验:对人脑两半球言语功能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方法。韦达首先应用异戌巴比妥单侧颈动脉注射法选择性地麻痹左脑半球或右脑半球,以考查人类言语功能的变化。他发现药物注射后,在5分钟之内注射药的一侧半球功能短暂丧失、除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外,还伴有失语症。如果注入药物一侧为优势半球,则失语症可持续2分钟,随后伴有认知不能和计数障碍。反之,药物作用于非优势半球,只能引起几秒钟的言语障碍,且不伴有命名和计数障碍。对言语功能来说,70%的人以左半球为优势,15%的人以右侧半球为优势,还有15%的人两半球的言语功能相等。

2.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它以心身关系为自己的基本命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3.开反应对感受野施予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开反应;相反,撤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闭反应。

4.主动躲避反应声、光刺激呈现后,动物必须尽快跑向动物箱的另一端,才能避免随后的电击,这种行为模式称主动躲避反应。

5.假怒动物去除大脑皮层后,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为假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

1.简述异源性突触易化的作用

当代神经科学认识到暂时联系的形成是神经元的普遍机能特性,它的组织形态和生理学基础是大量异性突触间的易化,即异源性突触易化。人类学习的突触变化机制有很多形式,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则是突触后膜上并存的多种受体蛋白,与来源和性质不同的神经递质发生顺序性或并行性的受体结合以及受体蛋白分子的变构作用。

2.简述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主要是: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行为。如刺激内侧下丘脑常诱发出情绪性攻击行为;刺激外侧下丘脑引出不伴情绪变化的捕食行为;刺激背侧下丘脑引出防御性逃避行为;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功能进行着更精细的调节与控制。如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发生抑制性调节作用;对捕食行为而言,杏仁核实现抑制性调节作用。

3.简述躯体感觉神经编码的基本规律

躯体感觉神经编码的基本规律是对各种刺激模式进行细胞分工编码,而这些细胞又以不同空间对应关系分布着;对于刺激强度则以神经元单位发放频率的改变进行编码。

五、论述题(本大题16)

论述解释痛觉生理心理机制的理论。

关于痛觉有许多理论,其中较著名的有:强度理论认为各种感受细胞受到超强刺激引起神经冲动的齐射,超常性高频神经冲动是疼痛感的生理基础;模式理论认为痛刺激引发出特殊模式的神经冲动是痛觉形成的生理基础;专一性理论认为存在着多模有害刺激感受器,这种感受器对各种刺激均可发生反应产生痛觉;闸门控制学说认为痛觉制约于中枢控制系统与闸门控制系统的作用。从周围神经接受感觉信息的脊髓细胞起着闸门作用,控制着高一级的痛觉传递细胞;60年代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丘脑旁束核和板内核是痛觉的重要中枢。从丘脑背内侧核的传入冲动达到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皮层,情感过程通过这些皮层区对痛觉产生调节作用;7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发现,中脑水管周围灰质接受下丘脑、杏仁核及前额叶皮层的神经联系。痛觉神经生物学理论正在发展中,更精细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