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鉴》后记

(2010-01-11 10:44:38)
标签:

牛鉴

中丞

河患

庶吉士

汪衣兰

武威

教育

分类: 红唇史部

2010年1月10日,凉州大雪。我抓紧这个宝贵的周末,改定了《牛鉴》的最后一个章节。

掩卷长思,我写这本历史小说,耗去了五年时间。

写牛鉴这位作古的老乡,实是因缘巧合。2005年,我所在的甘肃武威日报社,创办了一份都市类报纸《西凉晚刊》,首期报纸是1月7日出版的。1月3日,我辗转寻访牛鉴的后代牛振武。他是位郎中,家在牛鉴故居不远处。这位高瘦的中年男子,提供给我的信息太有限。次日,他便远走新疆。

我只好从网上搜索牛鉴资料。牛鉴是清代历史名人,嘉庆甲戌科进士,黄榜排名第七。这个成绩是明代以来甘肃最好的科举成绩。网上键接最多的是牛鉴当时翰林院同学,如祁隽藻,如颜伯焘,还有他学兄林则徐,等等。他的同学们,大多数参与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网页上的信息几乎都跟鸦片战争有联系。根据牛振武的个人口实和网上吴淞口战役信息,我写了牛鉴的一版文章,刊登在了首期上。这是我和牛鉴的首次神交。之前,我从老家黄羊乘车经过牛家花园,车窗里除了掠过几株青翠的古柏,我不知道牛鉴的履历。

到了2007年,各地图书馆开发,加上数码照相普及,qq专题论坛走火,外面的文史工作者通过我了解十六国历史,顺便提供给我些外地武威古人的信息,算是报之以李。当然,外地武威古人中牛鉴的珍闻资料就更多了。以至于,到了后来,卖影印资料的相贩子寻到了我的家里。价钱昂贵,最贵的是牛鉴嘉庆癸酉科墨卷影件,我知道上面有牛鉴的三代履历。一口价6万,我本寒士,卖不动它,只好太息。

那个时候,我悄悄通过历史档案进入了牛鉴的人生窗口。知之愈多,愈想知之,通过各种史料揣测之、串联之,举凡晚清科举、官场、漕道、习俗、文艺、战争,地毯式视搜,希企发现牛鉴的任何一个信号。虽然这样的侥幸很少。

最大的收获,终于在2008年来到。先是购得牛鉴在河南巡抚任上的信史资料《汴梁水灾纪略》,影抄了《宣宗成皇帝实录》,惟恐史实有出入,又求网友影拍了《再续行水金鉴》部分。紧接着,我购得牛鉴尘封150年的2187-1档包的影抄片断。年底,受骗多次,还是得到了牛鉴1843年,在会审斩监候时他与道光的往来信件的抄本。至于单张类的牛鉴书札更是厚厚一叠。我边读边标点、梳理,自己编辑牛鉴分类文集。这个时候,牛鉴清晰地呈现到了眼前。

我本是文史研究爱好者,原想打算用论文形式,著《牛鉴年表》《牛鉴文集》,还想严肃用考据笔法作传。我朋友建议,何不学三国那样,几真几假,写本普及的小说。写小说,我虽眼高,却是弱手,迟迟不敢动笔。2009年初,写了几节,在《西凉晚刊》连载,孰料引起百姓关注。我是生性疏懒的人,鉴于这样的形势,也不得不磨拳擦掌,痛别交际场子,坐了冷板凳,一写就是一年。

在这信息快餐的年代,搞史学本身就自己把自己边缘化了,何况乐此不疲地从浩瀚古版本里寻找本土从未发现的历史信息?为写牛鉴,我建了有32个文档的电子库,资料200多万字。五凉史方面,更是分门别类,建了900多万字的电子库,送给同道个U盘,能高兴几天。细想起来,别人玩麻将、网上种菜、歌房练歌,我给本土历史梳头发,同样是个乐趣,但我梳赢了责任,所以,我不冤。

我这人生存目标低,容易幸福,阿弥陀佛的时候太多太多。就有一样目标不离不弃,把本土的信史梳个清楚,通俗化的东西能让99个人爱看,学术化的哪怕1人看了,也知足。诗嘛,还是写,就像练家子,三天五天了,总得招个人比划比划,输赢无所谓。我是记者职业,吃文字饭的,就同农夫闲了修补农具,渔人闲了结网,我少不了写杂七杂八的文章,养养博客,既得GG、MM欢喜,又使笔杆子不锈,想想,都是生活的态度,都是过日子的态度。

    感谢关心牛鉴的人们,感谢关心我写牛鉴的人们!

 

 

 

                        目录

第一卷   通典:苦涩赶考

       拿武威县来说,嘉庆一朝30年,武威县出了600多秀才,52个举人,中进士者才14人,当了翰林者仅6人。而且,在清廷高层的眼里,翰林院选馆者只是个“假翰林”,只有三年散馆,再考为优等者,被留馆的才配称“真翰林”。武威县自古以来文进士45人,“假翰林”只有10人,名副其实的“真翰林”只有1人,便是牛鉴。

       

        科场旧话^…………………………………………

圣谕广训(1)……………………………………………………

       圣谕广训(2)……………………………………

        礼房门槛…………………………………………

        号棚十日(1)…………………………………………

        号棚十日(2)……………………………………

        蓝衫秀士…………………………………………

第二卷  志异:牛鉴婚事

      车子飞也似地行,牛鉴跟车跑了几步,轿帘掀开了,他的媳妇探出头来,满面是泪,喊道:“郎君。”牛鉴朝媳妇招手,不慎一跤跌倒,鼻血糊了一脸,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眨眼间,轿车就远去了。

 

未婚妻(1)……………………

         斗八股…………………………

        未婚妻(2)………………………………

        雪打灯………………………………

        聘婚………………………………

        守孝……………………………………

        血光……………………………………

        未婚妻(3)…………………………

        凉造新泉………………………………

第三卷 通典:科场风云

那牛鉴呆坐在他号间的灰烬上,手里拿着翻挖出的一角卷子,在自言自语,尽说些奇怪的话,仿佛是个巫师。大伙拉起牛鉴,拿手在他眼前晃晃,牛鉴的眼还是不眨不眨地直着,冒着骇红的光。没奈何,借了个门扇,把牛鉴抬出了贡院的门,出门时,牛鉴忽然傻笑一声:“骑棺出门了!”

廪生……………………………………

西安贡院(1)…………………………

西安贡院(2)…………………………

上京(1)……………………………………

上京(2)……………………………………

庶吉士(1)…………………………………………   

第四卷 志异:方鞋翰林

夜深了,牛鉴冻得直搓手。灯油也快干了,光焰子忽明忽暗,照得桌上一厚叠名刺忽地一红,忽地一黑。牛鉴叹:这叠名刺,不就是我在京城的全部人情?我且把它当烧柴吧,取会暖了,蒙头一睡,醒来就是另一年了。

 

庶吉士(2)…………………………

庶吉士(3)………………………………

炭敬……………………………………

 候补长随(1)……………………

候补长随(2)…………………………

翰林院……………………………………

第五卷 实录:官场憨子

   

    牛鉴虽是协修官,掌着国史馆的财权,但馆里例支一千两以上,那是要内三院长官联审,奏准皇上才能支出的。牛鉴一个条子划出一万两,那是拿脑袋开玩笑的。多年以后,牛鉴当上了云南的小布政使,和时任巡抚伊里布闲谈时,提起这事,记忆犹新,说:“那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宁杀头,不受辱。”伊里布笑了起来,拍他肩说:“憨子,我教你一句,宁受辱,不杀头。”

 

 

潘歇家…………………………

   大考差(1)………………………………

   雨荷亭…………………………………………

   大考差(2)……………………………………

   帝师(1)………………………………………………

   帝师(2)………………………………………………

回籍…………………………………………

掌印御史(1)…………………………………………

掌印御史(2)…………………………………………

第六卷 志异:寂寞情场

  一眼看见汪衣兰半披着春衣,依在炕上的小几案上,拿着个笔勾画一本书。那脸却擦了薄粉,头梳出个苏州罢的矮髻,鬓着朵芙蓉花。见牛鉴进来,汪衣兰赶紧下了炕,跪在蒲团上说:“不期是牛老师来了,迎讶不及,多多恕罪。”牛鉴近前去,扎实地搀了她一把,汪衣兰笑道:“老师请上炕。”说着拿个笤帚,扫了几下湘毯,侍侯牛鉴上了炕。

 

大考差(3)……………………………………

桂花诗会(1)………………………………

桂花诗会(2)……………………………………

大考差(4)…………………………………………

第七卷 通典:大清官场

牛鉴转过假山,只见一块洁净的大青石上睡着个女子,白衣湘裙,青丝散开,半遮了玉容,胸脯那露着一小块猩红的兜肚,水红色的弓鞋搁在兰丛里。一臂斜垂着,指间夹着张桃花小简,上面是一首新诗。这女子却是沈醉了。

 

衡阳夜话………………………………

小布政使(1)…………………………

小布政使(2)………………………………

盐政风云……………………………………

 

第八卷:志异:河南巡抚

牛鉴正同太监吃酒,外面跑来个知县,结结巴巴说:“中丞大人,大事不好啦。鄂藩台趁着酒兴,亲自登堤,点着了炸药,把一渠闸门炸开了。”牛鉴忽地站起,顿足道:“我命休矣。”

 亏空(1)……………………………………

 道光…………………………………………

亏空(2)……………………………………

亏空(3)……………………………………

炸闸………………………………………… 

第九卷  实录:保卫开封

   

    谁能想到,旗杆上竟耍猴似地攀着个华衣丽人,年纪约莫十七、八岁,生得十分娇美,露着水红的纤纤弓鞋。美人顾不得脸面了,在娇声喊救命,可就是无人去救。到了十七日晚上,女子哀号:“谁救得奴家,情愿作他的妾。”喊了一夜,还是无人去救。绅士们面露难色,相顾道:“若是男子,还可凫水过去;只是男女授受不亲,光天花日之下,谁敢乱了伦理?由她去吧。”十八日早,女子已不能言语,仍给城头上路过者抛媚眼,希望有人来救。

禁烟……………………………………

   张湾(1)……………………………………

   张湾(2)…………………………………………

   水灾………………………………………………

   围城(!)………………………………………………

   围城(2)……………………………………………… 

  围城(3)………………………………………………

 

第十卷  实录:中原民声

贡院一带的百姓见巡抚一家上城,无人不感激落泪,纷纷携老带幼,跟着牛鉴向前走。到学政衙门口时,牛鉴回头一看,身后火龙条条,人流如潮,百姓们处处高喊:“走啊,乡党们,保俺们的牛中丞喽。”

 

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2)………………………………

  全民皆兵(3)………………………………

  全民皆兵(4)…………………………

守与迁…………………………………………

锁辕………………………………………………

第十一卷  档案:鸦片战事

奕经却是执迷不悟,他给牛鉴写信,说:天神佑我,全歼英夷本确有把握,可惜战功不显。查之再三,原来是当夜大军路过一村,新死一妇人,乃是生儿胎不顺,暴血症而殪。此妇可恶,污血坏我大事,已令本县拘捕妇人一家重惩。他叮嘱牛鉴说,治夷之道,在于治妖邪。牛鉴看信后,接受本地文人建议,募了五百虎头兵,每日在海塘上披着虎衣,鸣炮祛邪。

 

朝野新闻(!)^^^^^^^^^^^^^^^^^^^^^^^^^

朝野新闻(2)………………………………

朝野新闻(3)………………………………

陈老佛……………………………………

火药局……………………………………

吴淞口(!)………………………………

吴淞口(2)…………………………………………

吴淞口(3)………………………………

京口瓜州一水间(1)………………………………

京口瓜州一水间(2)………………………………

 

第十二卷 档案:南京条约

 

到了这样绝望的时候,道光仍然把最后一丝准备打下去的愿望嘱咐了他。牛鉴心里一酸,撕心裂肺地长啸:“皇上,臣牛鉴辜负圣意啦,实在是没有一成战胜的把握了。”就着灯光,牛鉴给道光上了最后的奏折。

 

灯船会…………………………………………

圌山关…………………………………………

北固山………………………………………………

静海寺(1)…………………………………………

静海寺(2)………………………………………………

静海寺(3)………………………………………………

 

第十三卷  实录:更生居士

牛鉴到了望台前,几百河南官员慌忙起立,把腰弯了,齐喊:“中丞!中丞!”牛鉴走到鄂顺安前,下跪说:“罪臣见过中丞。”鄂顺安满面不悦,说:“你认得咱是河南中丞,这一地官员、百姓,却认得牛镜堂是河南主子哩。咱逊位吧,又没皇上旨意。真真无趣。现在想来,你不该再来。不是咱嫉妒,现在这个情形,将来对大人前程不妙嘛。”

 

斩监候…………………………………………

牛鉴档案…………………………………………

中牟河患(1)…………………………

中牟河患(2)…………………………………………

在牟河患(3)…………………………………………

亏空风波……………………………………………………

 

第十四卷  志异:牛鉴大葬

           武威七渠百姓连月争睹丧仪胜况,直惊得目瞪口呆,仿佛仙境海蜃似的,咸丰八年牛鉴“夏丧”大仪,成为自南北朝以后1400年间,武威乃至甘肃第一大丧,震动西北。

           古今武威第一丧(1)……………………………………

           古今武威第一丧(2)………………………………………

           古今武威第一丧(3)……………………………………

           世家斗势(1)………………………………………………

          世家斗势(2)………………………………………………

          牛鉴之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笑话一个
后一篇:长相思一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