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矿难还需要多少次“举一反三”?

(2010-10-17 22:34:41)
标签:

中国矿难

举一反三

安全监管

局长骆琳

河南省

平禹

煤电公司

瓦斯突出

分类: 世事杂谈

  

http://s12/middle/60f70af7g92d0f0c95d6b&690

               

                中国矿难还需要多少次“举一反三”?

 

    10月16日发生在河南省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目前已经造成26名矿工遇难,11名被困者生还希望渺茫。说实话,现在听到矿难已经有点麻木了,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矿难实在是太多了,多的让人失去了感觉。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发生矿难745起,死亡1150多人; 2010年前三个月发生矿难55起,死亡289人。这些血淋淋的事实真让人触目惊心!

    16日下午,在听取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特别强调,“当前,要全力以赴做好救援统筹组织工作,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国家安监局要立即向全国发出通报,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举一反三,总结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以上这些话我想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吧,在每次矿难发生后总能听见各级领导指示要对事故发生“总结教训,举一反三”。但不知道一直以来到底有没有从接二连三的矿难中“举一反三”?天天喊抓安全生产,这个文那个规定我们没少听说,但矿难依然频频发生,我想问问这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教训还少吗? 你们还要总结到什么时候?请我们的骆琳局长以后在作指示时务必要将 “举一反三”改成“举十反百”、“举百反千”……

    在事故发生后,针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发生同类事故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总是在亡羊补牢,那么是不是该反思下我们的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是不是真的吸取教训了?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举一反三?如果各级部门仅仅把这些经验教训写在纸上,讲在嘴上,而没有在实践中应用的话,类似事故的一再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更难以置信的是2008年,该矿就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本次事故与上次事故发生在同一矿井同一作业面。

    就在10月13日,智利矿难33名被困68天的矿工被成功营救,创造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生命无国界,我们为智利矿工成功生还感到由衷的高兴,但一联想到中国矿难又不禁怅然若失。智利国家地质矿产局只有18人负责监管全国矿井,而面对的却是数以百计的矿山。再看看我们的各级监督机构,数量一定是世界之最,但安全监管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对比智利矿难,我们终于明白,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天天喊安全生产,但有多少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把矿工的生命真正放在第一位呢?西班牙有句古谚——利欲熏心之处,即是地狱。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很多矿企在明知安全不达标或已经存在可见的危险征兆时,仍然强行开工作业。一旦发生事故也往往是以罚款了事,很少被追究法律责任,再加上徒有形式的安全监管,矿难的频发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看看一些生产企业突击提拔临时矿领导代替矿领导带班下井,就可以看出很多生产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生产,缺少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巨大的利润比起来,这些损失又算什么呢?

    面对一次次矿难,面对一条条鲜活生命的消逝,我们不想看到总是在事故发生后才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请我们的那些领导们少说点官话和套话,多做点实事和正事。不要再做“举一反三、总结教训”的秀了。我们更希望各级监管部门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矿难的发生,不要让中国矿难总是在“举一反三、总结教训”的官腔中轮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