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iddle/60f70af7g89466479f408&690
招商引资不能以牺牲环保为代价
央视《新闻1+1》6月18日报道
安徽蚌埠固镇县环保局6名官员因为一个月内3次对辖区内一家合资企业伊诺华橡胶有限公司进行检查遭到投诉而被停职,而官方未在调查中发现这6人有违纪行为。县委常委会领导解释称频频检查企业影响招商环境,不利于当地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事情的始末,这家生产轮胎的合资企业刚刚新增加的锅炉规模没有申办环评。为此,固镇县环保局副局长许振海在5月份带工作人员三次来到这家企业,要求补办环评,并补交新增的排污费。这看似正常的环保执法却没想到会掀起轩然大波,在接到该公司的投诉后,短短三天时间内固镇县县委常委会就作出了包括环保局局长乔振稳,副局长许振海在内的6名干部集体停职的处罚决定,这让看惯推委、拖沓的官场作风的公众很是惊奇。然而在这高效率的背后却有个大大的问号,当地的政府和这家企业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
原来伊诺华橡胶有限公司是被固镇县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引进的,而在固镇县投资和招商引资是当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仅在去年就组建了十个招商分局,当地县政府时时以招商为先,处处以招商为上,事事以招商为重。这无不流露在当地领导话语里,固镇县委副书记郭安淮:“主要还是对干部是一个警示的教育,进一步来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来优化我们整个全县的发展环境。”,固镇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高堂:“作为我个人考虑,都要树立为这个企业服务的理念,就是怎么样我们来扶植人家,院以内的是人家的,院强以外的是我们的,就是搞好服务”。监察执法是国家赋予环保执法者的基本要求,而身为纪委书记,这样的思想认识让人镗目。
从当地政府领导的话语里,我们不难看出当地政府对这家企业的关爱之情,其中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招商引资的环境”不能破坏!我们要扶植它,我们要为他服务,甚至说他墙内的事我们不能管,我们是墙外。只要能发展经济,有啥问题那也是人家企业院墙内的事了。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不利于招商引资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正如固镇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高堂所言:“三个月去了三次,对于一个公司,这样确实影响了我们的发展环境这块”。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6名环保干部被迅速集体停职了。有这样一则招商宣传口号:“谁要影响了我招商引资一阵子,我就影响你一辈子”,固镇县环保局6名官员被集体停职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体现。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但现实却让我们惶惑。各级政府都口口声声狠抓环境保护,但却总能看到环境污染事件不时发生,总有一个无形的网保护着那些污染企业。我们经常看到报道由于环境污染关停了多少相关企业,但在现实中,一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在一个地方被整顿关闭后,立马就有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领导带队上门招商引资了,而且开出的条件十分优惠。伊诺华橡胶有限公司就是从浙江迁移过来的,之前在浙江就是因为高污染严重而被清理。但就是这样的高污染企业却成了香馍馍。
因为它的投资规模,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这关系到当地领导招商引资的业绩,是政绩工程,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金钱利益。为了政绩金钱可以抛弃原则,甚至践踏法律,活生生的演绎了"官比法大"的潜规则。这也让我们也明白了为何环境污染在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却越来越严重,因为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关心的不是民生,他们只关注眼前利益,关注自身利益,那管环境保护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历来是一对矛盾,给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因为引进的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多少GDP,解决了多少人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对企业的监管,尤其是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更应该慎重引进,严格监管,不能因为招商而对企业放任不管。发展才是硬道理,但胡乱硬发展却是没道理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祸害子孙后代的短视行为,这种发展不要也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