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能了解谁
晚上因为很喜欢一张清新的海报,看了《亚当》这部电影,专心的看,还是挺感动的,真诚而善良,一部讲亚斯伯格自闭症患者的在爱情的推动下怎么走出自闭的阴霾,最后在不在一起,导演没告诉我们,让观众自己去猜。每个人都很孤独,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大三,在大学里是个沧桑的年纪,没有了刚来大学时候想加入学社会社团的新奇和渴望,但也没有到大四毕业时候找工作的紧张状态,漫不经心玩着自己的手机,打打dota,看着自己的书背着单词,翘着不点名的课,平静的看着校园里的姑娘,沉浸在自己的现在或追求世界里的路上。不过,每个人在大学校园里都希望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害怕孤独,所以才会有爱情,才会有像今天看到风雨中一对情侣共撑一把伞温馨和谐的场景。
本人会计专业,班上男生本来不多,但也有各种工作底稿,有在网上把妹子把又把不到的,有为了把妹子不辞舟车劳顿周末从武汉往荆门奔的,有吵架了手弄凋残了修养中不用去上课的,还有的,此处省略,哈哈。还有一种声音,属于得手之后的,晚上,室友在寝室感叹,大学谈恋爱太没意思了,他说下周就打算和女朋友分手了,聊天都聊不到一起来,讲个笑话她都听不懂,很多事情的累积都觉得不合适,完全没有了当初的感觉,说能找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貌合神离,不理解,长久了来说,在一起没意义,也没未来。
谁又能了解谁呢,爱情,最幸福的爱情大约是彼此暗恋的人最后相拥在一起了,但这样的概率在现在这么匆忙的社会应该是不多碰到的。大多是你喜欢她,加上能遇到的机会并不多,你当时并不知道是喜欢她的样子还是喜欢她的性格,可能前者会多一点,然后你去用最耐心最善意的方式去追。但永远是暂时的,只有暂时是永远的,过了追了这段甜蜜时间,好像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归于平淡,你却发现很多方面不合适的,你不懂她的心思,她也不懂你的心思,疲惫了,再加上大学爱情久了总会面对独立个体以外的家庭或者社会现实,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一段感情,但是,爱情的硬度永远也敌不过生活的硬度。然后,就有了上面室友抱怨找一个理解自己的人是多面难,就离分手不远了。
我们在大学,越到最后,越缺乏安全感,希望有一个说话的人给你慰藉的人,就像亚当一样,他一度沉浸在自己的美宇宙里,他不适应于正常的社会生活,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感觉。他拒绝谎言、复杂以及一切虚伪的真实。我不想用正常这个词,只因为它的存在而承认它的合理性,现实的合理性。因为我们置身的这个生存现实,从中来,回中去,我们不得不走出来那个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它的标准、价值、方式,经历艰难的社会化过程,哪里都是理想之于现实的抵触。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希望有一个像贝丝一样的人,从墙壁的那一边伸出来拉我们的手,对我们微笑,我们得以重生,开始和她一样言语、动作、感受……
贝丝最终注定是要离开亚当的,因为很多时候,怜悯并不等于爱情,想要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过也是很愚蠢的,那样太自私了,不公平,改变又是那么困难。认识自我和现实的过程,他必须要自己继续走下去,独立地触碰这个现世,否则将永远无法完成。如果贝丝因为亚当的依赖而和他去了加州,那么亚当将继续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这个世界里多了一个人。
庆幸的是,电影结局是意味深长的,纵然失去的东西无法完全回来,但是,幸福是会重生的,它会改变模样,以各种各样的形态,一次次悄然来到寻求它的人的身边。我觉得,经历过了,爱情也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