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时间】2014年11月16日(周日)18:40-20:30
【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先刚 老师
【地点】北京大学 二教410
【主办方】北京大学哲学系团委、学生会
【注意事项】无须领票,自由入场;校外人士请带好身份证,进北大校门时需做登记。
【主题介绍】
快乐,痛苦;
乐观,悲观,
哲学上理解与认知的差异,
给予你的是不同色彩的世界景象,
而前人的论述又能为今人的认识世界提供哪些借鉴?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影响着人们关于世界的判断,你尽可以像布莱尼茨那样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也可以像叔本华那样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观也好,悲观也罢,哲学家的见解在我们探寻世界、把握人生的道路上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色彩。
敬请关注哲学系先刚教授主题讲座——哲学中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以莱布尼茨和叔本华为例
【主讲人介绍】
先刚,北京大学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
研究领域: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史
学术经历:1993年9月至2000年3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同时在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学习。
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31日: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2005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2007年1月任讲师,2007年8月任副教授,2014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教授。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作为“洪堡学者”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从事访问研
究,邀请方及合作者:Jens Halfwassen。
专著:
《柏拉图的本原学说:基于未成文学说和对话录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2014。
《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丛书),2008。等等。
译著:
特拉克尔《特拉克尔诗集》(新版),先刚译,商务印书馆,201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3。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