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理之美』°巍山古驿道之行,寻找失忆的美丽

(2012-11-04 10:45:47)
标签:

旅游

杂谈

分类: 小城故事悠悠语
        『大理之美』°巍山古驿道之行,寻找失忆的美丽


                               文/夜暖儿   图/清碧 、淡若水

巍山,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藏着绚丽的人文,却无声无息的伫立守望在这西南边陲,像是个看惯了红尘,只愿静看云卷云舒,淡遣年华的女子。作为大理南诏王国的旧都城,自然少不了历史的印记,你可想象有着多少故事镌刻在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听说这次的活动是去巍山古驿道--鸟道雄关,我便迫不及待的报名参加,只为了感受这“神秘女子”的魅力。

 

从下关出发经巍山路口,一路驱车前行,直入巍山境内。公路两旁的自然景观便已经收服了我的眼睛,直愣愣的盯着车窗外,我慵懒的的依靠着,贪婪的把美丽尽收眼底。

车里的同伴们用手台相互联系着。这一行我们20人共有五张车,为保持联系互相照应,每张车都配备手台,头车的人负责报路况,遇到路不平或有障碍都提醒后来的车辆。一直不知道无线电协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组织,今儿可算懂了。大家边相互报着路况,边用手台开着玩笑打趣,很快便到了巍山县城东面,鸟道雄关公路边的小饭馆与巍山的水姐姐碰头。一行人简单吃过午饭,便马不停蹄的上路。

 

开始的路段路况很差,弹石路上,我们小心前进着。不多时,就来到了鸟道雄关的入口处。看似并无什么出奇之处,进入以后才发现,美丽从不可言说,就是相机也无法把眼前的美丽和感受全抓拍完整。路很窄,坐在车里,感受两旁绿荫碧草夹击,那感觉恰似身临幻境,就是一部鲜活的5D电影。因为坐在车内,实在无法抓拍那些看到的风景,委实可惜。这样的山路大约走了20分钟左右,我们就来到了当晚驻扎地--巍山沙塘稍林场的扎营地,鸟道雄关“云南鸟类环志中心巍山站”。


 

注:该照片拍摄自淡若水,水姐姐 


古遗迹刻录下历史,曾经的辉煌在这里悄然沉睡着。在云南鸟类环志中心巍山站,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朴实的汉子,常年驻守这里为保护仲秋时节从高纬度向低纬度迁徙的候鸟,因这里有着上万候鸟迁徙的必经之道。而我们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当年有名的捕鸟王。


因为这得天的馈赠,以前当地男子都擅捕鸟,在万鸟必经之口,撒下大网,用古时就已流传下来的方法捕捉候鸟。后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对当地的男子进行环境保护的教化,将这里作为鸟类保护地保护了起来。而当年的捕鸟王就成了今天候鸟的守护者。
 

稍事休息,我们就在水姐姐的带领下,进山感受自然的呼吸。在这茂密的森林中,身心很快就与其融合在一起,宁静愉悦。走不远,一片片野姜花就在眼前恣意的摇曳,明媚的阳光下随风起舞,连带着我们的心灵。水姐姐介绍说,这些野姜花已经开败了,它的果实也早已被人采摘用去做蜜饯了。若是早些时候去,便可看见红红的果实挂在黄色的叶片间,美极了。于我而言,虽然没赶上那漫山的红,却也看到了这整片的黄绿,美丽已然刻入心怀了。


 

 

没有杂质的蓝天里,甚至没有一丝的云,看到这样的天,再配上这样自然的风光,整个人的心胸似乎都被打开了。 多想这样,也张开双臂,与蓝天相拥。这里没有太多精雕的景致和装扮,一切都还是那么自然和古朴,甚至有些粗糙,却就是喜欢极了这样子的真实。向来以为真正的美景就应该是这样的自然呈现,有些笨拙,但却厚重的。也许你看不懂她的美丽,唯有你深入其境。



 

在森林里小游一会,回到驻扎地休息,我们开始准备洗菜做饭。水姐姐早就连夜为我们准备好了当晚的主食“一根面”。一根面是巍山当地的特色小吃,做法十分考究,做出来的面,一根就足以装满一碗,口感清爽,筋骨韧劲十足。

 

 


一众人感到好奇,纷纷向水姐取经,在水姐的指导下,做成了口味独特的一根面。 一根面除了面条口感细嫩,在面的制作工艺上讲究,其帽子的的调制也十分精细,需要很多食材搭配,火腿丝,肉末,豆米,菌子等等。水姐说,做一根面最适合的菌子是一窝蜂菌。从一个地方的特色菜就可以看出当地的人文和生活特点。所谓靠山吃山,云南野生菌种繁多,可以吃的有两百五十多种。在种类纵多的的菌类中挑选出最佳的食材,再配合其他炒制最美味的帽子,当地的人们定是勤劳聪慧的。在着古朴山野,吃着这美味的面,感受当地人的智慧和情怀,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

 

 

不多时,便入夜了,野外山里湿气重,虽是驻扎在环志中心,但晚上还是有些寒冷。我们架起火堆,熬煮红糖姜汤,围着取暖聊天。兴起时大家开始围着篝火跳起舞来。不觉竟出了身汗,想来草原上的牧民爱纵歌起舞,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呢?乐在其中,而时间浑然不觉,我们已入自然之身。
 


 

第二日一睁眼,已是天白风清。清碧笑着对我说,可惜我起晚了,今早的朝霞很美。其实我早已经清醒在帐篷,不觉有些失落和遗憾,看到他镜头下的朝霞似火,更是后悔,以后出去野营定要早起才行。嘴里嘟囔着也只能先填饱肚子,接下来好有力气去爬山,走古驿道--此行真正的目的。

 

注:该照片由水姐(淡若水)拍摄。

 


一行人走上山,天已经灿阳明媚。忘记带登山杖,就在路边捡了枯树枝当做拐杖,沿着古人的足迹寻觅而去。这里来的人很少,没有经过商业的开发和包装,所以森林都还很完整原始,走的山路小路都是祖祖辈辈的山里人自己走出来的,崎岖而狭窄,两旁的树木高耸挺拔直入云霄,不少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树,顿时让人有种返璞归真之美。


注:该照片由水姐(淡若水)拍摄。


走在清风阵阵的古驿道残迹里,没由来总是会遐想许多。当年那些马帮男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那些背后的女子又有多少幽怨的思念,却也只能埋首琐碎的生活里。你听,铃铛响起了谁的思念,牵挂系在心上,脚步却总是停不了,一步一个脚印逐着生活的轨迹。

 

清碧在路上捡到了几只鸟羽,分别给了我和捕风。顺手插在了头发上,想象自己回到了古时,是一个捕鸟家族的小公主,徜徉在森林的怀抱里。你看,是不是很有些可爱的模样?不知道,自己在古代会是个刁蛮的小丫头,还是个文静秀雅的乖乖女。你说呢?
 

注:该照片由水姐(淡若水)拍摄。


边走边欣赏,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路连说带笑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累。终于走到当年万鸟迁徙必经的山垭口。从上向下俯视,虽非在华山,也有那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调皮的站在垭口的大石头上,留下自己已然到过的纪念,待经年而去,华发渐生之时翻出来还可以小小虚荣下。只可惜去的时候没遇上仲秋时间万鸟齐飞的场面,想象会是多么的宏大。也好,就留下些念想,让我惦记着还想再去。



继续向前,路上遇到了当年马帮行走驿道留下的马蹄印。 清碧用手放入马蹄印与之相对比,看得出这马蹄印陷得很深。究竟当初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连夜的暴雨,负重的马,依然不停蹄的赶往何方?
 

  注:该照片由水姐(淡若水)拍摄。

 

    “‘鸟道雄关’,位于巍山县城东面一座海拔2600米的 ‘隆庆关’,历史上是滇西马帮所经的古驿道,也是候鸟迁徙必经的路口。”

而我们也一路不歇的前行,终于那块传说的石匾赫然映入眼帘。其实,若是不关注其历史本身,这不过也就是个不起眼的石头。只有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意义,你才能感受到它的肃穆威严。在这石匾上镌刻着的“鸟道雄关”四个隶体大字,是迄今发现的有关候鸟迁徙最早的文字记载,堪称世界一绝。而其中的鸟字更是暗藏玄机。不细看你很难看出鸟字其实是个故意写错的错别字。其下少了一点,而方框里多了一横。寓意警示后人:“鸟”少一点尚可算鸟,如长此以往打鸟下去,再少一点再少一点,“鸟”将不“鸟”!古人之智慧和先见,足让人感慨!

 

走过了当年滇西马帮男子行走的古驿道,站在了鸟道雄关山垭口上,看到了石匾,深入森林的怀抱,听风声穿过树叶簌簌落落,感受着淳朴大自然的气息,这一行也算圆满了。心满意足,我们径直下山,打道回府。虽然心还留恋这不事雕琢的美景,但是也心知不可贪婪,来过,记住,忘记,下一次回来想必会有不同的美丽。


一根面的帽子烹制。

 
山谷月夜。


清碧替草草拍摄的,像不像草草手持一道闪电?
  朝霞似火的美丽。

插着鸟羽的我,是不是很俏皮的样子?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89EN00SIGG.gif
  云给太阳披上了一道洁白的纱巾。
  天蓝蓝。。。
  山里的小野花。。。。

注:文中图片除特别标注为水姐拍摄之外,其余均为清碧拍摄。在此致以我最深挚的感谢。谢谢他们无私的贡献这么多美丽的照片。文字若无特别标注说明,均为原创。只是自己的浅见薄识,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定及时修正。
巍山之行分为两部分,其一是鸟道雄关,其二是东莲花村。我们从鸟道雄关回到巍山县城吃过午饭以后即赶往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村--东莲花村。此部分叙述敬请期待。O(∩_∩)O~

 相关资料介绍:
http://www.dalidaily.com/lvyou/20100331/104255.html
               
http://www.innyo.com/show.aspx?aid=7012 
旅游攻略:外地游客可现在下关集合出发,从巍山路口走,一路有指示牌,很快就可以到巍山县城东部,在去鸟道雄关必经的公路边有指示牌,照着指示牌前行即可。一路上两旁的自然风光淳朴自然,很养眼。对于久居城市,长期对着电脑工作的人士很适合放眼观赏,不会枯燥。建议在公路旁的饭馆先吃饱饭,山上湿气重晚上较冷,若要露营过夜,得注意保暖。路不是很好,驱车前往一路需要小心些,多备些干粮。

诚挚感谢木棉花圈推荐至草根博客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