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被“聪明”误孩子一生幸福

(2010-09-02 13:44:08)
标签:

育儿

孩儿

苏轼集

家长

杂谈

    元丰六年,苏轼为第四个儿子“洗儿”时写了一首小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寥寥数句,充满了作者的满腔悲愤。他一生为“聪明”所误,穷困潦倒,坎坷不平,甚至差点被杀头,而那些庸庸碌碌的愚鲁之辈,反而无灾无难,青云直上,这首诗反映了官场的黑暗。

    其实,从立身处世的角度看,苏轼的这首《洗儿戏作》也可以给当下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俗话说,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所谓“心强命不强”的人生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了,不需要我浪费口舌。苏轼集一生的经验说出“惟愿孩儿愚且鲁”的大实话,既是对世道无可奈何而痛入肺腑的总结,又是洞悉人生百态后明哲保身的箴言。他的“愚且鲁”就是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不要“被聪明误一生”,他希望儿子幸福!

    什么是幸福?有个老板问员工:“你的幸福观是什么?”员工回答:“吃得好,穿得好。”老板继续问:“你更大的幸福是什么?”员工又回答:“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这个员工大概就是“愚且鲁”的孩儿吧,多么可爱呀。

    然而,在这个以金钱为唯一价值评判坐标的时代,很多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绝伦,事事争先,事事争第一,以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结果不只是阉割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更是影响了他一生的幸福。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像当年苏轼一样“被聪明误”,还自以为“聪明”,等到悟出“惟愿孩儿愚且鲁”的时候,为时已晚矣,孩子的幸福毁掉了。

    “吃得好,穿得好”,“吃得更好,穿得更好!”这样的幸福在今天是很容易实现的,不过,这看起来简单的幸福,其实也不容易实现的,因为我们的很多家长以为这太没有出息了……

     今天孩子们的幸福是为满足家长的虚荣而“表现的幸福”,不一定就是孩子自己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