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0点附近可分段吸纳港股
(2011-02-10 01:34:38)
标签:
港股财经 |
由于利空消息冲击港股,令市场气氛趋弱。在春节之后连续三个交易日恒指都高开低走,继兔年首个交易日失守10天和20天均线后,9日再失守50天和100天线,收报23164点,跌320点或1.4%。短短三日内连续失守四条均线支持,反映短期市场空头力量占据上风。
需要留意的是,9日港股是在成交量大增的背景下下跌,主板成交量逾900亿港元,较8日增加160多亿港元,重磅中资股相继遭到资金抛售。而过去数个交易日,市场卖空的对象已经由原来的电讯股和工业股转移到能源股上,相关股份投资者不容忽视。除此之外,港交所数据显示牛证发行量近期大幅增加,占市场流动量约84%,说明庄家亦短期看淡恒指。综合而言,笔者认为港股短期走势不容乐观。
近期困扰港股的消息,除了香港政府可能在本月公布预算案前后再次出招打压楼市,导致香港本地地产股受压外,人民银行短短4个月内三度加息也引发市场对中央进一步紧缩政策的担忧。事实上此次加息的目的,除了市场热议的遏制通胀和防止经济过热以为,笔者认为也是为将在三月初召开的“两会”提供决策参考,这对于温总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非常重要。就资本市场而言,在通胀上行,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无论是A股还是H股,都难有很好的结构性机会。相反,如果下半年通胀形势受控,A股和港股(尤其是中资股)的表现极有可能较去年同期优异,因为届时政策不明朗因素已经减弱,而估值和盈利增长在区内却又显出优势。
就港股而言,上半年“牛皮”震荡走势料将持续,大盘难以摆脱23000点至26000点区间,因此投资者可在恒指23000点附近分段吸纳,升至26000点则要考虑减持。选股方面,大家应该注意避开主流和去年已经表现优异的股份(如运动服和男装股),而着眼于那些被市场遗忘而正在转好的股份,包括上游行业(如能源、石化)和高级消费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