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爱一生】不想失去——评顾忆罗

(2013-02-12 15:10:31)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书

顾忆罗是全剧塑造最成功的角色,没有之一。  

   虽然本剧的正面人物是韩雪饰演的陈想南,但陈想南这一角色并没有太多的魅力。陈想南是一个善良、不与人争、逆来顺受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容易得到观众的喜欢,温峥嵘在看剧本的时候想选这一角色想必也是基于此。但是,陈想南的性格不够突出。她有自己的一份韧性,但是太过于逆来顺受。饰演这个角色,虐,但并不是对演技的最大考验。

   反之,顾忆罗这一角色,从十岁开始,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恐惧,她表面上看起来傲慢自信,可以用钱得到一切,处理一切,是王者,但是内心深处却是恐惧,却是害怕,是弱者。她对自己的父亲感到恐惧,这份恐惧只能在父亲死后得到解脱;她对自己的身世感到恐惧,这份恐惧让她祈祷生母永远不要醒来。她还害怕自己的男友和别的女生斩不断,耍尽一切手段,刁难想南,监视男友,以退为进,玩心理战。

   顾忆罗恨得深,对亲身父母可以狠下毒手,她也爱的热烈,对马奔的追求攻势强大以至其屈服。她失手杀死了外婆,接受生母抵罪,篡改遗嘱,但是她对外婆不是没有感情的。虽然二十几年来,顾忆罗一直都是在接受,并没有付出。她认为别人对她的好都是应该的,对外婆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关心。从国外带回昂贵的礼物送给外婆并不能体现她对外婆的关心。而在外婆下楼不小心崴了脚,想南帮外婆冷敷、按摩时,回家的顾忆罗看见,想到的并不是去关心外婆,而是嫉妒想南和自己的外婆的亲密。但这是因为,在外婆的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她并不懂得怎样去正确地爱别人,关心别人。在她心中,外婆确实是她最亲的人,她最爱的人。电台采访,她最崇拜的人是外婆。夜晚独自抽烟的一幕,顾忆罗和外婆的对白,体现了忆罗对外婆难以割舍的纠结的爱。最后,顾忆罗逼迫外婆修改遗嘱而失手杀死了外婆,如果是谋杀,可以增加顾忆罗这一角色邪恶的魅力,但这样的安排,给了忆罗一分人性,让她更为纠结。亲生母亲,是忍心割舍她的人,不管初衷是什么;亲生父亲,是威胁伤害恐吓她的人,为的只是从她这里拿钱。她和亲生父母没有生活在一起,对他们陌生,没有感情的积累,也就没有感情。当然弑父弑母是为人伦所不容的。但是,她和外婆从小生活在一起,她对外婆是有感情的。外婆死的一幕,忆罗蹲在一旁,哭得撕心裂肺,这是她的真实情感。只是,她不甘心失去,失去她一直以为本该是她的东西。

得到后失去和从来没有得到,哪一种更好?往往,得到就是对欲望的催化。一样东西,如果你从未得到,那或许连渴望都不曾有。而顾忆罗,顾家的一切本与她毫无关系,但却因为生母的一个举动,让她成为顾家一切的继承人。十岁生日,在她还不懂产权证是什么的时候,外婆便把一间门店送给她。在她分明可以得到一切的时候,偏偏跑来一个人,告诉她,这一切都不是她的,要粗鲁地将她带走,让她失去得到的一切,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女孩来说,是怎样的恐惧?就是得到的太容易,而失去的太突然,让忆罗更不愿失去。十岁的她或许不是很明白孕妇会因为惊吓而流产,但她确实极尽一切手段,确保自己是所有一切的获得者。不过,知道真相之前的顾忆罗刻画的未免太过邪恶。若在知道真相之前表现的只是一个正常的被溺爱坏了的孩子,有自私,有蛮横,但是在知道真相之后才展现出阴暗和人物的恐怖感,那会更符合现实,也展现这一人物心理的变化,更突出陈金鹏对其影响的重大。

在知道外婆最后还是确定把顾家的不动产全留给自己后,她崩溃了,她陷入深深的自责。警察对真相有怀疑,但那时她还没有暴露,毕竟,警察拥有的只是佐证,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而忆罗,她去找想南,说出一切,并且出走,生下马奔的孩子。在她对想南坦白的一刻,她便自愿放弃所有,那已经到手的所有(遗产交割完成后出国也是可以的)。这放弃,便是基于对外婆的爱。

顾忆罗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凤姑在静雪河的那一抱,就霸道地为顾忆罗选择了命运。外婆溺爱的教育方式,又让她以自我为中心,让她认为别人对她的付出都是应该。生父贪婪地出现,又在十岁的时候就给她埋下恐惧的种子,让她失去了阳光的童年。她是成功的美女作家,而她取得成功所有的灵感正是建立在她的悲剧上。

二十多年前,静雪河同时生产的两位孕妇,顾家慧难产而死。当了二十几年顾家慧的女儿的顾忆罗,又回到静雪河,难产而死。这对她,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