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教儿童学会思考》第三章
(2011-12-19 15:25:54)
标签:
思考休闲 |
分类: 我和书 |
第三章
1、
2、
探索个人关心的问题,比如爱、友谊、死亡、欺侮和公平,还包括更宽泛的哲学问题,比如个人特征、变化、真理和时间;
培养拥有自己的观点,探索并挑战他人的观点;
思维清晰,做出基于理由的思考性判断;
倾听并彼此尊重;
体验思考和反思的静谧。
3、
4、
5、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
别人讲话时不得打断、干扰;
支持并补充他人的观点;
不说任何刻薄、愚蠢和不快之事;
如果不想说可以不说;
不得嘲弄他人的观点;
提问前要深思熟虑。
6、
通过参加道德讨论,提高语言知识和道德思想;
通过对道德问题的探讨和反思,理解道德观念的实质和目的;
通过帮助他们判定什么是对和错,为什么是对和错,以及如何遵从道德准则做事,培养符合自身信仰和他人利益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通过遵从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做事,培养道德气质,并成为“有道德的”。
7、
态度——其他人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原则具有普遍意义;
见识——理解他人感情和需要的想象力、移情;
知识——可能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后果;
交际能力——意识到他人的感情、需求和利益;
做出理性的判断——做出基于正当理由的道德判断;
气质——根据判断行事,做正当之事。
8、
这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吗?
我想要人们那样对待我吗?
这样做会帮助别人还是会伤害别人?
我(他/她/他们)能做得更好吗?
这样会使世界变得更好吗?
这是一个建设性的事情还是一个毁灭性的事情?
其他人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9、
你愿意在什么地方居住,是……还是……?
你愿意跟谁交朋友,是……还是……?
你愿意有个什么样的老师,是……还是……?
你长大了,愿意成为……还是……?
开放性问题,如:
幸福和有钱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
是当儿童还是当成人好?为什么?
男孩和女孩有被区别对待吗?应该这样吗?
什么是欺负人?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要鼓励多样化的想法,鼓励考虑真实的选择。真实的生活情形是复杂的,很少有泾渭分明的选择。道德教育所遇到的挑战,是给儿童机会让他们对认同的、发出挑战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意义的反思和讨论,并对复杂的道德情形做出思考。
10、
道德推理的技能——帮助培养道德的观点 |
|
思考技能 |
提问的问题 |
想象——考虑所有的因素、动机和结果 |
我们想到过……? |
移情——想到别人,通过类比推理 |
要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
普遍化——测试一个规则的含义 |
要是每个人……会怎么样? |
预料结果——目的和手段 |
要是你……会怎么样? |
情境敏感性——特别的情形、例子 |
何时/何地……有关系吗? |
假定推理——考虑另外的可能性 |
有没有其他的选择? |
给出可靠的理由——用理由支持判断 |
这是一个足够好的理由吗? |
一致性鉴别——反应和信念 |
行动与信念一致吗? |
反映理想的世界——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理想 |
这是你愿意生活的那个世界吗? |
反映理想的自我——一个自我的道德观点 |
这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吗? |
有道德的人的素质 |
道德教育的原则 |
提问的问题 |
自发性 |
自我思考 |
对我来说什么是对的? |
移情 |
替他人着想 |
对他人来说什么是对的? |
超然性 |
遵守公正的原则 |
对所有的人来说什么是对的? |
自发性可以通过下列提问加以表达:
我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我对自己(或所处的情形)有何感受?
我需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的价值观和优先考虑的事情是什么?
移情提问包括:
你(或另外那个人)感到怎样?
要是发生在我(或你)身上会怎样?
假如你是另外那个人,(或你认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我能保证(或我们正在保证)所有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吗?
我怎样表明我对他的尊敬和敬重?
超然性价值观提问包括:
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
那样做的(或那样认为的)潜在意义是什么?
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对的?
在所有的情形下都是对的吗?
那样做会涉及什么原则、价值观或是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