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鼓励女性回家?——(二)国外的女权运动
标签:
国外女权运动婚姻老虎伍兹公理力 |
分类: 专题探讨 |
http://s6/middle/60f278acg9f6911b2d045&690
该不该鼓励女性回家?——(二)国外的女权运动
文:公理力
女权运动,即妇女争取与男子平等权利的运动,缘起于西方。最早于19世纪下半叶出现,开始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在工作机会、受教育和法律上与男性平等。她们主要是从经济方面寻求妇女的解放。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的诞生也是这个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上世纪初叶至今,女权运动除了继续从财产所有权、工资待遇等经济和政治方面争取妇女和男性的平等外,还提出了女性的性解放、性自由等内容。
在俺看来,这个运动最缜密的成果,是成功地让男人们终于无法轻易获知道她们的婚铟状况,从而得以保持恒久不变的非分之想!这个令女性很得意的成果是通过发明一个新词实现的。
过去,英文中有 Mr、Mrs 和 Miss 三个词作为通常使用的称呼。Mr 是
Mister(先生)的缩写,可以用于一切男子(不论婚否)的姓或姓名的前面;Mrs 是对已婚妇女的称呼,是
Mistress(夫人/太太)的缩写,后接丈夫的姓或姓名。Miss(小姐)是专门用于未婚女性的称呼。千百年来都是这么称呼的。女权运动一来,这个规则玩儿不转了。凭什么男人的称呼不标明婚否,女性就的老老实实标明?这不是欺负人吗?!于是,新称呼Ms(女士)应运而生。无论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女子都可以用
Ms 相称。这倒也好,弄不清对方婚否的时候,再也不用为如何称呼犯愁了!
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追求男女绝对平等不同,西方的女权运动最聪明之处在于,不会运动掉女士优先,不会越位到拒绝男士为她们开门、为他们哭天抹泪时提供一个臂膀。诸如此类。至于她们争取到的选举权、被选举权之类,真正当回事儿的究竟有多少,只有上帝知道。
西方女权运动还有另一个多少令女性有些尴尬的副产品——男人越来越惧怕婚姻!他们宁愿只同居,不轻易结婚走进围城。已经同居多年、甚至有两三个孩子的“性伙伴”司空见惯。男人为什么不愿结婚?非不愿也,实不敢也。女人的优势地位太强大!
有一次和几位朋友聊起男人、女人的权益和地位话题。一位苦大仇深、已经离婚的兄弟坐在桌前,激动地边比划边说开了。他先把右手高举过头顶,在空中用力横向一划:“在这个国家,孩子的地位在这儿!”然后把手降到眼睛的高度:“女人的地位在这儿!”再把手放到桌面上:“宠物的地位在这儿。”有位朋友有些着急,插话问到:“那男人的地位呢?”这位朋友不紧不慢地弯腰把手伸到桌子下面左右晃了晃:“男人的地位在这里!”
比划完了,他解释说:“这个国家是孩子的天堂。七、八岁的小孩,你就只能以商讨的口吻跟他/她谈话。如果你敢利用成人优势威胁、甚至动手,孩子只要报警,警察几分钟内就会来你家造访。轻则警告、教育;重则吃官司,甚至失去对孩子监护权。”众人纷纷点头。其实,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过类似遭遇。
“女人是所谓的弱势方,并且不像小孩子那么容易唬弄。我们更惹不起!除了尊重,还得尊重。”他继续演讲下去:“你要离婚,可以!但什么都不能少她的!你辛辛苦苦争来的家产,一半是她的。包括房子!除了支付孩子生活费,如果她没工作和其它生活来源,你还要付生活费给她。如果你敢耽搁,等你的可能是传票!”
大家除了同情的目光,实在是没脾气,只能静静听他继续诉说:“宠物在这个国家也比男人有地位!如果你敢虐待宠物,有可能让你进班房。女人虐待男人就什么事儿都没有!譬如,如果你敢三天不给狗吃东西,邻居知道了就可以告发你!女人三天不给男人做吃的,那根本不算什么事儿!”末了,这位仁兄在结束他的演讲前,还来了个总结陈词:“所以,男人的地位,不但不如孩子,不如女人,甚至连宠物都不如!男人在这个国家什么都不是,跟垃圾差不多!”
其实,这是当下不少西方男人视婚姻为畏途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令我想起去年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关注的一件离婚案。著名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Tiger
Woods)与妻子艾琳•诺德格伦(Elin
Nordegren)离婚,老虎•伍兹为他们六年的婚姻向这位瑞典名模妻子支付了超过一亿美金的费用。其中包括封口费。与老虎•伍兹太喜欢沾花惹草不同,其妻的行为应该说没有多少可指责的地方。她遭受不少中国网民指责,并非公平。她获得这笔“横财”也并非属完全不劳而获。只是六年“工作”的回报相当高而已!
或许有人会提出,中国女性没有此类事例中反映出的那么高的地位和待遇,这是否可以作为担心回归家庭后不能与男性平等的理由呢?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