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研究 第二章 唐诗的演进阶段(三)

(2011-10-19 13:32:32)
标签:

孟郊

蓝田

韩孟诗派

白居易

刘禹锡

杂谈

分类: 汉语言文学

第二章  唐诗的演进阶段

第三节  中唐诗歌

一、选择题

1、中唐诗人中,继王孟而以山水诗著称的还有刘长卿、韦应物和柳宗元[mxw1] 

2、号称“五言长城”的诗人是刘长卿(字文房)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4、“大历十才子”的“大历”年号属唐代宗

5、唐代宗时,一群诗人出于公卿门下,写了不少“擅场饯送”、感叹宦海沉浮的绮丽之作,后人称他们为大历十才子

6、“大历十才子”指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十人。

7、“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的“郎”指郎士元

8、“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一名联出自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被后人称应试诗中“亿不得一”的作品。

9、盛唐之后,边塞诗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大历时期的诗人李益(字君虞,擅长七绝,居边塞十余年)《夜上受降城闻笛》(推崇此诗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

10、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自己诗学理想的诗人是李白

11、从“不平则鸣”到“笔补造化”,韩孟诗派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诗歌创作理论。

12、韩愈(字退之,自言郡望昌黎)《山石》的诗题的选取依《诗经》成例

韩愈的《山石》并非写山石,而是记游踪

1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降职;“蓝田”指蓝田关

14、韩愈以狠、重、奇、险的笔调,创作了一系列险怪奇诞的意象。

15、孟郊(字东野)《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末句以“三春晖”比喻人类伟大的母爱。

16、被韩愈称为“横空盘硬语”的诗人是孟郊

17、孟郊诗歌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特别多地写自己的贫病穷愁

18、号称“诗囚”的诗人是孟郊

19、“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的感叹出自孟郊《赠崔纯亮》

20、多以近体诗体(尤擅五律)行苦吟,这是贾岛有别于其他韩孟派诗人的显著特色。

21、以“郊寒岛瘦”来评价孟郊、贾岛的是苏轼

22、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主要有孟郊贾岛(字阆仙)。

23、李贺(字长吉)“瑰丽奇诡”的乐府歌行,后人称之为长吉体歌行。

24、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自李贺《雁门太守行》

2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

26、传有作诗“呕心沥血”佳话的诗人是李贺

27、韩孟诗派中能自开户牖,却又薄命多才的诗人是李贺

28、杜牧用“牛鬼蛇神[mxw2] ”来形容的是李贺诗风

29、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刘郎指汉武帝刘彻

30、属于韩孟诗派的人员除韩愈、孟郊外,还有卢仝、贾岛、李贺、马异、刘叉、李翱等。

31、被苏轼赞誉为“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外枯而中膏”的山水诗人是柳宗元(字子厚)

3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柳宗元《江雪》

33、清人纪昀评其为“赋中之比,不露痕迹”是的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34、柳宗元现存的诗基本上创作于遭受贬谪[mxw3] 之后。

35、“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出自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36、中唐是唐代的转折时期,曾发生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事件是“永贞革新”

37、拟作民歌卓有成效、自具面目的诗人是刘禹锡(字梦得,后人称“诗豪”)

3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9、刘禹锡《竹枝词二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句中运用了南朝民歌谐声借喻手法。

40、刘禹锡的作品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等。

41、在巴、楚的贬谪生涯中,刘禹锡受到了民间俚歌俗调的影响,创作了《杨柳枝词》、《竹枝词》《堤上行》《踏歌词》等富有民歌情调的作品。

42、“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出自刘禹锡《始闻秋风》

43、“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特点之一。

44、苏轼称“元轻白俗”,“元”指诗人元稹(字微之);“白”指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人合称“刘白”的是刘禹锡白居易

45、白居易等到人效法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作法,写了不少讽谕诗。

46、最能见白居易诗歌“浅切”风貌的,是他的《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mxw4] 

4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48、白居易《与元九[mxw5] 书》是写给他的朋友元稹的。

49、白居易《轻肥》强烈指斥权贵(矛头指向宦官),揭露时弊;另有杜甫《丽人行》

50、据《与元九书》自述,白居易自编诗文集时,将诗分为杂律诗[mxw6] 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mxw7] 四大类。

51、比较集中地表达诗学观点,成为白居易论诗纲领的是他的《与元九书》

52、当代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争论,主要说法有爱情说讽谕说双重主题说

53、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主张的诗人是白居易《寄唐生》

5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白居易《与元九书》

55、白居易自己最看重“讽谕诗”与“闲适诗”,认为这两类诗分别表现了“兼济之志”“独善之义”

5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5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体裁属七律

58、元稹《遣悲怀》属悼亡诗。

59、“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出自元稹《连昌宫词》,也是最能代表元稹新乐府艺术成就的。

60、属于元白诗派的人员除元稹、白居易外,还有张籍、王建

61、被人合称“张、王乐府”的作者是张籍王建

62、中唐乐府诗从源流上说可分三类:孟郊远承汉魏李贺中学齐梁白居易近学杜甫

63、以著名的《悯农》诗向吕温行卷的诗人是李绅(字公垂)

64、戴叔伦属中唐诗人

 

二、名词解释

  1、大历十才子

    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十才子分别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夏侯审。他们多为依附权贵、出入公侯之门的清客,“擅场饯送”、点缀升平、感叹宦海浮沉、寄情山水林泉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工五言近体,但风格较为单调,缺乏艺术创造力。

 

  2、元白诗派

    以浅切顺畅的语言直接反映现实,重视诗歌的“美刺”功能;叙事合于事,写景切于景,抒情贴于情,每能于平中见奇、浅中见新;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

 

  3、韩孟诗派

崛起于中唐后期,代表作家除韩愈、孟郊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姚合、刘叉等。他们力图自创新格,另辟蹊径;在创作态度上,“用思艰险”,崇尚“苦吟”;在诗歌风格上,主要追求奇险怪僻;在思想内容上,则多以抒写个人的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端。

 

三、作品阅读

  1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解释二、三句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1)颓:堆集、凝聚的样子;

(2)啼竹:《博物志》“舜崩,二妃以涕挥竹,竹尽斑。”意谓湘妃听到乐声也动情流泪。

(3)中国:即国中,这里指京城长安。

(4)女娲:神话中的上古女帝。

    (5)逗:引出。

(6)艺术手法:拟人、夸张、用典。

 

2、阅读李贺《雁门太守行》,试回答:

(1)就诗题来源看,这首诗属于什么体诗?    乐府旧题《相和歌·瑟调曲》

(2)解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和“玉龙”。

“黄金台”: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

“玉龙”指宝剑。

 

  3、阅读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诗题中“漳汀封连”四州指什么?

    指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

(2)怎样理解“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

    既写眼前实景,又寓有作者遭受迫害打击、忧伤时事、处境险恶的政治感慨。

    (3)怎样理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面对岭树,感到它遮住了自己的视线,看不到远方的同事挚友;俯瞰柳江,觉得它的曲折回环,犹如自己的愁肠连绵。

(4)百越:即“百粤”,五岭以南少数民族的泛称。

    (5)文身:在身上刺花纹,是当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

 

  4、阅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讲得是什么史实?    讲的是西晋灭亡东吴的历史场景。

(2)怎样理解“人世几回伤往事?”   

指自东吴以来,人世又几度兴衰,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建都金陵的王朝也都相继灭亡了。

(3)“四海为家”:即四海归于一家,指天下统一。

(4)寻:古以八尺为一寻。

    (5)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帜。

    (6)石头:即石头城,原为金陵城西的一座古城,这里借指吴国都城。

 

  5、刘禹锡《乌衣巷》一诗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王谢”代指什么?

    (1)一是以“朱雀桥边”野草丛生、一派荒凉的景象作侧面烘托,暗示昔日繁华已经去尽;一是以小小燕子由当年王、谢之堂“飞入寻常百姓家”垒巢筑窝,暗示沧桑之变,荣辱不定,富贵终难常保。

    (2)“王谢”代指东晋时有名的世家大族。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试回答:

    (1)“酬”:酬答,以诗回赠的意思。

(2)诗的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中“巴山楚水”所指何地?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这里概指诗人谪居过的地方。

(3)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典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抒发感慨,强调了在时光的销蚀下,故友凋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感觉。

(4)怎样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

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感伤中透出豁达,以形象包孕哲理。

(5)“乐天”:指白居易。

(6)“见赠”:赠我;“烂柯”:斧炳朽烂。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观童子下棋,终局时发现砍柴之斧炳朽烂,返村同辈皆亡,时已过一百年。

 

7、刘禹锡《秋词》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试回答:

(1)刘禹锡对秋天的认识如何?

作者一反传统悲秋观,在“秋日胜春朝”的崭新观念中,赋予秋一种引导诗情以及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2)概括全诗的整体格调。

全诗风情朗丽而胸次特高,骨力雄健。

   

四、简答题

  1、谈谈你对中唐时期诗歌的认识。

    中唐诗歌,是继盛唐之后的第二个诗歌创作高峰。大历、贞元前期的政治处在相对稳定时期,诗风也与大历相近,但向往中兴成为士人们的普遍心态,产生社会变革思潮,促使诗人个性和艺术风格的多元发展,直接启示了元和诗风的到来。诗到元和体变新,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有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他们率领一批新的诗人写新乐府,作诗尚实、尚俗和务尽。同时有以韩愈、孟郊为首的韩孟诗派,不平则鸣,作诗尚怪奇、重主观,直接影响到了李贺等人,开创诗歌创作的新天地。此外,刘禹锡、柳宗元也是这一时期的大诗人。

 

  2、谈谈韩愈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及其得失。

    追求奇倔险怪的风格;以文为诗的方法;成功的作品气势雄伟、想象丰富、避熟就新、固难见巧、创造了前所未有、变怪百出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以古文美补充诗歌美,丰富了唐诗的创作方法,扩大了唐诗的表现能力,并促进了语言的解放,对宋诗有很大影响。有过分“搜奇抉怪,雕镂文字”的毛病。

 

  3、韩孟诗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他们的主要代表韩愈、孟郊在创作上各有什么特点?

    韩孟诗派的基本特征是“奇僻”。

    韩愈的诗多长篇古体诗,以气势雄放和意象诡奇见长,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孟郊既注重表现个体情感意识用,又以苦吟著称。其诗讲究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4、试论白居易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得失。

    平俗易懂是白居易诗的特点;白居易生平所作诗分为“杂律诗”、“讽谕诗”、“感伤诗”和“闲适诗”,白居易自己最看重“讽谕诗”和“闲适诗”,这两类诗分别表现了“兼济之志”和“独善之义”,而“讽谕诗”往往不惜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闲适诗”也有义论说教堆积之弊。

 

  5、白居易将自己的诗分为哪几类,怎样理解他这样的分类?

    (1)分为四类: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和杂律诗。

    (2)以谪贬江州为界,白居易的处世态度前后判若两人,前期志在兼济,作诗多讽谕之作;后期行在独善,求远祸全身,故诗多闲适、感伤之作。其讽谕诗意在反映国事民生,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其闲适诗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受陶渊明、韦应物影响,诗风浅近平淡。其感伤诗为受外界事物所感,情理动于内而形诸咏叹者,艺术感染力很强。

 

  6、中唐时期有哪些主要诗派?各诗派有哪些重要诗人?

    (1)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2)韩孟诗派:韩愈、孟郊、卢仝、贾岛、李贺、马异、刘叉、李翱。

(3)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

 


 [mxw1]前人评唐山水田园诗,素有“王孟韦柳”之称。

 [mxw2]出自杜牧《李贺诗序》。

 [mxw3]“永贞革新”失败后,贬谪永州司马,后迁连州和柳州,47岁卒柳州。

 [mxw4]讽谕诗的代表作。

 [mxw5]唐诗人元稹任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于元月初九离任,全城父老登高相送,故称。亦有达州元九登高。

 [mxw6]代表作《长恨歌》

 [mxw7]代表作《琵琶行》

http://cn.qzs.qq.com/ac/b.gif第二章 唐诗的演进阶段(三)" TITLE="唐诗研究 第二章 唐诗的演进阶段(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