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 第十一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
(2009-10-23 11:33:11)
标签:
育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长杂谈 |
分类: 小学教师资格 |
第十一章
一、选择题
2、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
3、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4、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个别性。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
(2)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
(3)“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应充分重视其针对性。
(4)家庭教育的地位与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个别性。
5、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二战后,我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
6、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7、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8、我国社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9、社区教育的作用: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监督管理。
10、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类型: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
11、社区教育的特点:开放性和群众性;多样性和补偿性;实用性和融合性。
12、社区教育十分重视学校教育较少涉及的内容,因此社区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偿性。
1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
14、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不能随意更换,说明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5、教育合力(可做简答教育合力的含义):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16、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教育讲座。
二、简答题
1、家庭教育具有哪些作用?
(1)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
(1)有利于教育的完整衔接;
(2)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
(3)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
3、简述学校教育的特点。(P279)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
(2)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
(3)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
(4)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6)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1)环境和谐。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家庭成员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爱护。要注重建立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以利于孩子成长。
(2)方法科学。父母应自觉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技能,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断改进家庭教育。
(3)以身作则。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此去教育和影响孩子。
(4)爱严相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处理好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只有做到爱严结合,才能促成教育合力,促使孩子顺利成长。
(5)要求一致。家长要统一意见,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对孩子提出合理一致的要求,使孩子顺利成长。
(6)全面关心。家长应全面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注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5、简述社区教育的基本要求。
(1)方向统一,双向建设;
(2)与现实联系,全方位教育;
(3)灵活多样。
(1)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是由专职人员——教师承担实施的。
(2)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最强的教育活动。
(1)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2)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
(3)学校教育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导向和枢纽。
三、论述题
1、谈谈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P268)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逐步由多子女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过渡,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为“小皇帝”,地位极高,使孩子产生特殊化的思想,以致于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容易发生问题。为此,家长应把孩子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他过普通人的生活,使之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地位和身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
(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由于多种原因,家长对独生子女往往期望过高,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给孩子精神上、身体上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家长应实事求是地要求孩子,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不能全面关心孩子成长。不少父母不懂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片面地看待儿童发展。主要表现:
2、案例:学校更换新班主任,新班主任到小王家了解小王一个多月没上学的原因,家长惊愕“孩子天天上课呀”!经调查,小王这一个多月都以上学名义在网吧度过。家长对此十分恼火,把孩子毒打了一顿。
问题二:运用相关教育知识,对案例中小王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
问题三:如果你是小王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做?
(1)小王长期逃学和沉迷网吧而未被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出现了断层,才导致他一个多月没去上学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小王的前任班主任没有做到与家长互相访问沟通,以至于小王一个多月没上课家长都未发现。
(2)案例中小王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是孩子一有错,就以毒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的教育方法是盲目的。小王的家长应该先调查清楚孩子沉溺于网络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家庭教育中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本要求来对其进行家庭教育。
(3)如果我是小王的班主任,我将采取以下方式:相互访问、建立通迅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和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学校开放日等,作到学校与家长能够互相联系、沟通,使家长和老师共同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重要活动、表现和进步情况。
3、案例:某小学提出利于不布置或少布置书面作业的课堂教学时间,开展兴趣小组。现实中家长却为孩子安排大量的语文、数学、绘画等学习班。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十分困乏。
(1)教育合力的定义
(2)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问题。学校应以自身为主体,积极采取措施,以取得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
(3)在活动中安排有针对性的内容。如家长学校中可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等;家长会中向家长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意图;家访调查了解家庭的实际情况等。
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一般说来,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征:
(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3)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
上述案例中,处理方法一采取粗暴的、专横的态度,不利于孩子的成才发展;处理方法二采取民主的态度,对孩子在思想上进行循循善诱,是正确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