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忘我、無我(二)
(2017-09-30 04:03: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allen文學 |
有我無他、
忘我無我、
無我有你。
解析(二):
你我他就是生活的眾生。
每5呎畫一個圈,圈住了誰?每50尺畫一個圈又圈住了誰?每500呎、5000呎又…?每層圈圈圈住的人都會是此生與你有關的人。
思念能如何?掛念該如何?擔憂又如何?
記掛與否有差異嗎?差異的只在自我的心安,與現實的演進無礙。是你圈圈內的人都能領受你的擔憂、也預知你會掛念,這就是將心比心。所以何需言語?
當你走出50呎的圈圈進入500呎的圈圈時,看似離開了50呎的圈圈,不再有頻繁的接觸,其實50呎的圈圈仍在500呎的圈圈內。所以付諸於牽掛亦不必頻繁,只要存於心底。
人生就像一串念珠,向前、向後數都會回到原點。也就是說:做與不做其結果相同,差別只在過程。
你、我、他,你擔憂的又何止是一人?
擔憂能如何?該發生的就會發生。盡己之力即可,不必將罣礙存於心中,才能頭腦清明、才可能提供協助,但不要傷了自我的情緒而影響判斷。
這是自我的修練,每人理解不同、做的也不盡相同,生命過程與價值就不同,這就是境界。
附註:
請大家深入的思考後再退出,別鑽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