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趙樹海說的書-父子篇 NO:12
(2012-06-17 20:13:18)
标签:
書摘 |
分类: allen文學 |
超人老爸
這句話一直陪伴著我成長,
這些體會我都告訴孩子們、朋友們,但他們會問,記這麼多東西幹嘛?腦袋都裝不下了!不會的,一般人一生中用到的記憶體不過百分之二、三,還有那麼多的空間不存放些東西多可惜。有用嗎?太瑣碎了吧!不會的,當然有用,你會比別人更感性、更靈敏,也增加了你判斷與分析的能力。
比如說:有人駕車肇事逃逸了,而事情就發生在眼前,隨便抽出三、五個人問,車子的顏色、廠牌、CC數、車內有幾個人?穿什麼衣服、年齡、體型……,告訴你,答案多數是不清楚、無法判斷,甚至顏色都還有不同,奇怪,剛才不是明明都看見了嗎?如果你因此質疑他們的能力,覺得不可思議,那麼你得到的反應一定是:「你才是神經病!」
諸位有空不妨測驗身邊的人看看,在等公車時,一夥人都看到一位時髦的小妞走來,大家的眼光都一直盯著看,目迎目送直到她消失,你問問看,她幾歲?身高?體重?衣服的顏色、款式?什麼牌子的香水?頭髮長或短?大概什麼職業?保證很有趣。
在生活上,父母應該當孩子的目擊者、見證人,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親要做個旁觀者,清清楚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性向和興趣,或者他的發展、條件在哪裡?不要趕時髦,跟流行,看別人的孩子在學鋼琴,就要自己的孩子也去學鋼琴。
全台灣的孩子有百分之四十以上在學鋼琴,但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等到他們長大後,也不彈了。所以不要虛榮、不要浪費時間,而且孩子也不見得快樂。
我兒子也學鋼琴,老大不要學,就不勉強他,但我可以誘導他,擺架鋼琴在家中,看他彈不彈嘛!果然,老二產生興趣開始彈了,可是彈一陣子又不彈了,休息一陣子他又想彈了,彈了沒多久又不彈。
我就跟他說:「你可不可以決定一下,不要再玩弄我了,好不好?」
他說:「因為你們想叫我彈。」
我說:「對不起,我從來沒有想叫你彈,如果你覺得這麼委屈,那你千萬不要彈了。」
不要說別的孩子都在學藝術,就強迫自己的小孩去學,藝術是要天分的,辦不到那就是痛苦啊!
倒是練字可以,不需要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刻意去學,在家裡就可以練字了。練字是一種自我的培養、自我的鍛鍊,練毛筆字可以練出一個人的人格、個性,練出定性,而且不管是哪一種字,寫得好看當然是有好處的。如果字寫得亂七八糟,你寫一篇文章來我都懶得看,叫看的人不痛苦也難,本來寫得不錯的也不到滿分。
我自己很得意的地方是,除了兒子很尊重我外,還覺得老爸好強喔!其實每一個父親在孩子面前都是很強的,不過也提醒每個父母親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父母影響孩子很多,比如你在車上開車向外丟菸蒂,隨便丟果皮紙屑的話,也不要指望自己孩子會很守法;如果你滿口髒話,那你也不要指望你的孩子將來很優雅。如果你只淮自己這樣做,卻限制孩子不能這樣做,會讓孩子認為你有兩個標準,這是不對的。
常常我兒子會說:「爸!你怎麼知道我們在幹什麼?」
我說:「我怎麼會不知道你在幹什麼,因為你來自於我的遺傳,來自於母親的遺傳,有關我的部份在你身上呈現我當然感受得到,包括你的劣根性,所以你想幹什麼勾當我怎麼會不知道!」
有些是我沒有點破他,其實他在幹什麼我知道,只是還在我容忍範圍內,給他面子我不願意戳破,但當我發現他過火了,我就會點破,他在幹什麼我一清二楚。
比如說,他現在在電腦前面,兩小時後我突然到他面前看他一下,在我走近他之前幾公尺,他會有一點點聲音讓我聽見,我就知道他可能在幹什麼,然後我看看他,螢幕已經換了畫面,我就會說:「不要過頭哦!」
他心裡有數,事後他說:「爸!你怎麼知道我在幹嘛?」
我說:「你不要騙我,我也不是在怪你什麼,不過我要提醒你,你在做些什麼其實我很清楚,只是我沒有點破給你保留些面子、尊嚴而已,並不是爸爸不知道。你的劣根性來自於我的遺傳,我怎麼會不清楚?我當然清楚。」
他們兩兄弟跟媽媽已經出國三年了,去年發生了兩件事情,讓我覺得很得意。
有一次,小的在學腳踏車,媽媽、哥哥都幫忙扶著他,可是學了好久都不會,偏偏哥哥又沒耐性一直罵弟弟笨,讓弟弟很有挫折感,他媽媽就打電話給我說:「你跟小兒子講一下騎車的竅門吧!他學不會呀!哥哥一下就會了,弟弟有挫折感。」
我就跟他說:「你呀!不要事事都跟哥哥看齊,因為你跟哥哥差三歲。」
其實每個家庭的弟弟都很吃虧,會被迫加速成長,太累了。而且哥哥的朋友那麼多,與他相處的都是比較大的人,弟弟相處下去他就累了,弟弟又比哥哥小三歲,哥哥會弟弟就不會,兄弟倆先前又是玩在一起平起平坐的,那他就會吃虧嘛!比如說,哥哥玩的電動玩具,弟弟就跟不上,弟弟玩的遊戲,哥哥又覺得幼稚,慢慢地幼稚的電玩就沒有了,弟弟又跟不上哥哥,他就會有挫折感。
沒想到我跟他講完電話,兩天後他就會騎腳踏車了。他媽媽又打電話給我說:「我很佩服你耶!你跟他講了什麼,電話上遙遠的傳授了一下,他就會騎腳踏車了!」
我說:「我沒有傳授他什麼,我只告訴他一個基本的技巧,重點是放在心理的克服。我說:『當你車子要向哪邊倒時,你的龍頭就要向哪邊去歪,讓你從那個方向去旋轉。比如說,快要向左傾了,快倒的時候呢,不要抗拒它,不要用身體去抗拒這個「倒」,還要加力去傾倒,把龍頭向左邊轉繼續騎,就不會摔跤了。敢與不敢就在這個突破,你不敢就會摔倒,你不可能在剎那間轉移重心的。這道理跟走鋼索一樣,當人向左傾時,就把平衡木移向右邊,用身體與平衡木去平衡這相對應的平衡感。』」我只告訴他這個基本動作,然後又告訴他:『你愈慢愈容易摔跤,敢騎就不會摔跤,因為沒有速度它怎麼會有平衡呢?兩個點是不能站立的,必須用速度造成第三點,有速度它就會平衡了。』
然後,我還跟他講了一件事情,我太太跟兒子都驚訝,當時我人在台北,我就在電話中跟我兒子講:「你摔跤了!」
他說:「受傷了,都青青紫紫的,手肘、膝蓋都有傷。」
我說:「除了這些之外,你的右小腿內側還有四條到五條輻射狀的傷痕、刮痕對不對?」
兒子一驚:「哇噻!你怎麼曉得?你跟看到一樣!」其實這沒什麼稀奇,這只是一個直覺反應而已,可是當時我太太跟我兒子就無法想像,為什麼我會知道?
其實,生活上很多用品大部份是為慣用右手的人設計的,因為用右手的人多嘛!並且我們以右為正,左為反,順時鐘是鎖,反時鐘為開,所以腳踏車的設計大齒輪盤是在右邊,小齒輪盤也在右邊。當他向右傾倒的那一剎,右小腿內側容易被齒輪或鏈條帶刮到,這麼簡單而已。
可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讓我兒子佩服我到極點,連我太太也搞不清楚我怎麼會知道,好像看到一樣。
另外一個讓我很得意的事情是,有一天,我太太從加拿大打電話來,她說:「滿嚴重的!」
我說:「幹嘛!」
她說:「兒子要開刀了。」
我嚇一跳:「ㄏㄚˊ!兒子為什麼要開刀?」
她說:「肚臍發炎,醫生說這兩天先觀望,如果傷口繼續流膿不能癒合的話,就要把肚臍割掉,然後做個人工肚臍。」
我說:「什麼!這麼嚴重。」
她說:「可能是個『柱仔』(青春痘)發炎了。」
我一聽,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我說:「妳叫兒子來。」
老大就來了:「爸!」
我說:「怎麼樣?怎麼回事啊?怎麼這麼厲害?」
他說:「對呀!化膿啦,又不會好,在肚臍中不見空氣一直不會結疤,現在一直流膿,醫生說不行的話就要開刀,叫我跟你說一下。」
我說:「是『柱仔』?確定是『柱仔』嗎?你要不要跟我講清楚!如果我得到的答案不正確的話,我就告訴那醫生說,開完刀後不用給你做肚臍了,讓你成為一個沒有肚臍的人,看你怎麼見人!」
他說:「幹嘛!」
我說:「你說實話,大家來判斷一下,你肚臍的傷絕對不是『柱仔』!」
他說:「對啊!是膿包。」
我說:「我要知道真正的原因。你回想一下是不是你自己摳破的?嗯?三天以前,一個禮拜以前有沒有摳你肚臍?」
「有!」
我說:「對呀!所以我一聽,就知道這絕對不是『柱仔』,是你摳破的。我告訴你,全世界的肚臍大概只有你的肚臍是最乾淨的,我曉得你是過分愛乾淨的人,特別愛清自己的肚臍,又不照衛生方法來清。」
小時候媽媽都會警告我們不要摳肚臍,怕會漏風會肚子痛,事實上有時候摳肚臍是會肚子痛的!當然我們不可能會把肚臍掰破、掰開,因為肚臍早都密合了,但是還是會警告孩子不要摳。就像我們會警告孩子「不要摳摳鼻子、摳摳耳朵,又拿東西吃,會啞巴喔!」就是在告訴孩子這是衛生習慣。
我就說:「是你摳的,叫你媽媽來聽電話。」他媽媽就來了,我說:「告訴妳沒事了,兒子那肚臍不是『柱仔』,那個膿包就是他摳破才發炎的,把實情告訴醫生,他就會對症下藥了,最重要的是保持肚臍乾燥,不要塗油性的藥膏,只要塗塗紅藥水、優碘就好了。」
果然,他媽媽只給他噴點雲南白藥,三天後,老大告訴我:「爸!沒事了。爸!你怎麼曉得我這是摳破的?」
我說:「我是你爹啊,我怎麼會不知道?」
為什麼在電話上我就知道那個情況,我又沒看到?正因為我是一個旁觀者,我看著他長大我怎麼會不知道?我就跟他說:「你的劣根性來自於我嘛,我觀察過你,光想像就知道你有什麼特別的習慣。」
兩個孩子不同的個性,有不同的習慣,我都觀察得很清楚,可是對他們而言,他們就覺得:「哇噻!老爸你好強喔!」我就覺得,好啊!如果你們認為老爸很強那也好啊!對你們來講起碼有個警愓的感覺,想唬我很難喔!哼!連我人在台北,光在電話中用聽的,就知道你們幹了什麼屁事,連腳上有傷痕,肚子是摳破的都知道。
現在想想都覺得好笑,可是,如果說我沒有觀察這麼仔細的話,我這父親就當得不負責任,不夠格當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