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決定生男生女?
(2011-02-28 18:01: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allen論壇 |
決定生男生女的因素來自於一男一女,來自於他們倆的基因。應該要幾個孩子?決定權來自於當時國家的需要、政府的政策、社會的風氣、與家庭或家族的需求,現在還要加上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的因素。總而言之,社會層次的改變,影響的孩子的多與寡。
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該影響孩子的性別,一切交由基因的排列來決定。走過農業時代,那時的富裕表現在六畜興旺與田地的大小,於是需要人丁繁衍;經過工業時代,在乎的是食物的獲取與擁有以及貨幣的多與少,於是需要的是人才的培養與精進而不在多寡;到了科技的時代,財富的証明在使用與操縱經濟的能力加上擁有的鈔票和有價證券,於是需要的是精英的栽培與各個崗位專業的需求,卻不再需要人數的累積。
早在三十年以前,就已預知了人類數量的持續暴增是個隱憂,於是有了節育的計畫,”兩個恰恰好,一個不嫌少”的口號於是叫響了也實現了。但是現在又變質了!
男人為主導的社會,家族的延續仍是未被打破的傳統觀念,張三、李四、王五、趙六都怕絕了香火,卻忘了張三、李四、王五、趙六不是只有一家;醫學科技的進步更助長了這傳統延續觀念的達成。如今80後到10 後男孩與女孩的比例是多麼的不平衡?!我可以預言;未來男男同性戀的比例絕對超過女女。
由於不再有為食物的爭奪而戰、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戰、以經濟做前導的侵略性戰爭,於是世界人口暴增。人類又預知未來的地球即將容納不下,卻又不能無端挑起殺戮,更在感受逐漸加速毀滅自然的同時,卻仍束手無策。沒關係,不婚、不育、無對象結婚、同性戀、愛滋病;再加上不可預知的越來越強大的細菌,所引出的始終無法消滅的於人身上的感冒、癌症…等等。於動物身上發病的口蹄疫、狂牛、狂…..,醫藥越發達病菌就越強大,這是惡性循環。所以我說沒事兒,即使大自然不反撲、國際間能永續和平,基於上述的因素,世界人數的增長會趨緩的。
話扯遠了,現在懷孕三、四個月之內就能測知胎兒是男是女,於是多數女嬰被捨棄了。法則來不及訂定,訂定了又如何能防止人為的私念?是誰說男生優於女生?是誰給了女人要生男孩的壓力?據我的觀察,仍有許多家庭在知道懷的胎兒是女兒的時候,失望的是孕婦,搖頭且表現不屑的卻多數是另一個女人?
是誰決定要生男生女?女生有啥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