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痛苦的人,没有悲觀的權利。讓我一直抱著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也讓我覺得痛苦是種懦弱的行為,抱持著悲觀的人是離不開痛苦的。嘆氣不如積極、怨恨不如振作。於是壓抑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柔軟、改變自己的性格,走出人性的陰影迎向陽光,任憑日晒雨淋、風雪摧残,視所有加諸於我身的都是磨練。我主動的接受挑戰、積極的尋找挫折,仔细的咀嚼痛苦带給我的滋味、體會顿挫带給我的力量、享受每道傷痕刻劃出的智慧。
然後我知道,越早接受失敗的折磨與顿挫的冶煉越好,你將會由痛苦而後挣扎、不服而後接受,、接受而後不覺、不覺而後蜕變、蜕變而後脱胎换骨。從今而後你將欣然的接受挫折,迎風展翅高飛!
雖然偶有棲息時的感覺高處不勝寒,可是想到领袖都是孤獨的,你又釋懷了。但是回顧過往,好像又缺少了什麼,是什麼?
是小人物的平凡與情绪;是你心中一直找不到卻想依靠的肩膀。我脆弱了麼? 不是,是你始终未扭曲的人性在呼换你!
曾有的對手一、一被你擊败,横梗於前的阻礙也一、一讓你衝開。過程中除了汗難道没有淚?
當然有,只是看到的人不多。體會得越多感觸越深,一片枯黄的落葉、一朵孤伶的浮萍、一個绝望的眼神、一滴空洞的眼淚,都深深的刻在你的心靈深處,自身的傷痕你不覺得,但是你會因它們而感覺到痛。是了,就是這個,因為你仍只是個血肉之軀!
如今我再次思索,痛苦的人是没有悲觀的權利。但是失敗的人可不可以有嫉妒的權利? 可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理念輾過多少人的身軀?
痛不能哭、苦不能說、悲不能嘆吗? 可以,當然可以,不但可以還允許你嫉妒。嫉妒不就是一个小人物唯一可以發泄的管道嗎?
他甘於做个小人物來襯托英雄,你為何還要剝奪他的權利?
所以,我再次思索的結論是:
痛苦的人,没有悲觀的權利。
失败的人,卻有嫉妒的權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