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怎知長與否?

(2010-05-03 23:50:28)
分类: allen論壇

    記得跟兒子談過這個問題,人與人(無論是朋友與否)的相處是階段性的,除了家人(原生家庭與自組的家庭)之外,分為同學.玩伴.袍澤(有的地區沒有).同事.事業夥伴.簡單說,讀書時就有不同的階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就有著不同的聚與散,無論是朋友與否,都曾相處過(不代表交朋友,而是指共處於同一個時空),上了初中開始認識新同學,也還保持與小學同學的聯繫(尤其是地緣的關係),到了高中.大學可能會離鄉背景,又開始需要認識新的同學與結交幾個新朋友,請問這時的你還記得幾個小學同學?又有幾個仍在身邊?初中的呢?以此類推,每次的畢業就是從相處到別離,然後又重新開始另一個反覆的旅程.

    最後留在身邊的大多數都是在最後一個階段的聚合產生的,回頭看看,不自覺會感懷過去的時光?反省自己當時或之後的不夠付出?感嘆人與物的變遷?不必!這就是成長必經之路,也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因為每ㄧ個時間點的任何一個人.事.物造就了今天的你,”逝者已矣,來者可追”這句話看似虛無飄渺又華麗,卻需要深思與體驗,因為現在的你的行事風格與處事態度,不就是來自於各階段的點點滴滴的累積?

    人與人相處時間的長與短,不必比較也無法比較,因為實質的內涵是不同的,時空也不同,影響的深淺當然是不一樣的.某一個動作表情,某ㄧ句話.某一個事件.某ㄧ個情境至今仍讓你記憶猶新,甚至影響深遠.會相處與否,能相處與否,是長是短?其實心中有數,因為人是有知覺.有感情.有磁場的,靈敏度不亞於昆蟲(爬蟲)的觸鬚(觸角),既然有分辨的能力,又在知己知彼的既定環境,怎不知會與誰相處多久?要與誰相處多長?又與誰能相處到未來呢?

    相處的長與短以及在何處相遇,客觀的決定在各人的機運與緣份,主觀的就決定於自我的選擇,階段性遭遇過的人可能就此告一段落,當然也有少數的人能再續前緣.總之,主觀與客觀的因素訂定了人的一生該遇到誰,以及多少個誰(路人.認識的人.朋友.對手.貴人…),所以,請多注視一下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因為對方也有與你ㄧ樣的觸角.

 

    所以我曾說:若知相處不長不必評論他,若知相處會久更無需急著評論.

    現在我要說:明知相處不長就要及時砥礪,明知相處會久更要相濡以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 新年感言
后一篇:何必開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