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这个夏天,陪伴“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
走过了三个多月,辗转港澳台和内地9个赛区及深圳总决赛的全部赛程,40场的眼泪和笑容里,倾注了内心对音乐的情感与热情。公开、公平、公正,使这届流行音乐赛事的天空充满了纯净。
一、关于评审标准
在评审的标准上,优秀的选手必须具备“三力”,即能力、魅力和潜力。能力,就是选手要有唱功,包括诠释歌曲的能力,演唱中对于音准、节奏的把握;魅力,即选手具备独特的音色、独立的个性特点、对歌曲独特的风格展现以及超强的舞台感染力;潜力,即指选手在未来音乐市场的艺术和商业价值。“三力”的比重是均等的!
目前唱功好的歌手众多,如果不具备鲜明的个性特点以及独特的音色,就很难给自己的歌唱事业找到成功的位置,理想的模式是应该超越模仿秀和晚会型的歌手。
我以为,本届金钟奖整体实力最强的是男子组,每个选手的演唱特点都有所不同,演唱功底扎实,如选手汪思辉是全能艺人,唱跳俱佳,尤其在舞蹈中声音极具稳定度。王晰虽然低音部分有时不太稳定,但独特的声音表现魅力令听者感动。刘籽辰18岁的年龄,但演唱却相当成熟,感情运用的非常到位。罗熙杰具备了极强的舞蹈天赋,骨髓里散发出流行音乐的律动。张碌籴是个有思想的歌手,慢歌的处理独特、感人。
女子组刘行格声音的魅力令人感动,她演绎歌曲时的弱进弱出就像一件乐器,沁人心脾。孙琦在5进2那场演唱的萧敬腾的《善男信女》,有自己独特的演绎处理方式。铜奖苏丹较全面,演唱及表现力出色,如果歌曲风格的选择及个性特点的表现上再彰显一些,歌唱道路将很宽广......
二、关于倡导先进的音乐理念
流行音乐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流行歌曲的唱法应该不断与国际接轨,金钟奖必须倡导先进的音乐理念,不要再沉迷于自娱自乐。现在内地有很多网络歌曲、网络歌手以及草根歌曲和歌手都很有市场,这些歌曲和歌手只是流行歌坛的一抹色彩而已,我不反对这种现象,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我们的头脑需要清醒的认知、反思,不能再停滞不前,随波逐流不是流行音乐的初衷。
在这届金钟奖组合比赛中,蒙语嘻哈组合PTS曾经受到过不少质疑,我认为他们创作的音乐是将本民族独有的音乐元素与先进的音乐理念及国际化的制作结合在一起,况且说唱(Rap)也是一种音乐形式,不能说演绎嘻哈音乐就不是歌唱比赛,虽然我们的民族是以旋律为主的欣赏习惯,但金钟奖应该提倡和鼓励选手演绎多种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不要将自己固有的观点成为惯性的思维与评判,引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风向标的作用是在于将世界先进的流行音乐理念带进大赛,让中国流行音乐找到真诚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金钟奖已落幕,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很多选手通过金钟奖看到了自身的优点和问题,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不再迷茫,在音乐的路上尽管再艰难也必定是充满光明的。在此,感谢中国音协和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对流行音乐发展的推动以及对评委工作的支持!感谢深圳广电集团为大赛所付出的努力!也感谢担任评委工作的同仁们所付出的艰辛!金钟是音乐的一颗心,是信仰,纯净而透彻!
http://s11/middle/60f0dfa7tad97e257c19a&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