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舅舅做的地锅饼

(2011-11-03 13:05:15)
标签:

亲情

舅舅的爱

杂谈

舅舅做的地锅饼

http://s6/middle/60f08760hb0cd8d2d6e65&690

   金秋十月,我和表妹去了舅舅家,又一次吃到了舅舅专门为我做的地锅饼!

   舅舅做的地锅贴饼真好吃,自从十六岁那年我第一次吃过之后,就念念不忘。后来每次吃到舅舅做的地锅贴饼,我都倍感亲切,觉得格外香甜。因为它不仅劲道,带着菜肴的美味,有着缸贴的香脆,更重要的是,那一块块的地锅贴饼里,有乡音,有亲情,有关爱,更有舅舅那颗真诚温暖的心。那带着舅舅浓浓亲情和关爱的地锅饼,让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它就像冬天里的暖炉,温暖着我的心,让我倍感温馨!

二舅是姥姥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姥姥去世那年他才七、八岁,是十五岁的妈妈接过了姥姥没有完成的责任和使命,送走了患老年痴呆症的外公,带大了弟弟妹妹。所以舅舅对妈妈格外敬重,就像儿子对母亲一样亲。早些年尽管交通很不方便,但舅舅每隔一两年就要带上许多微山湖的特产来我家看望妈妈。我们也十分喜欢舅舅,每到秋收过后,就盼着舅舅来。 我喜欢舅舅,因为舅舅是个性格直爽开朗、善良大度的人,对我像亲生女儿一样,很疼爱我。我们爷俩很投缘,每次见到舅舅,我们爷俩都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叙不完的亲情。我喜欢舅舅做什么事都是雷厉风行的性格,喜欢吃舅舅做的饭,特别是舅舅做的地锅饼,总是让我难以忘记,总会让我想起第一次去舅舅家的情景。

舅舅家在微山湖西边的江苏徐州沛县,是一个我很向往的鱼米之乡,离我家有三百多里的路程,虽说不算太远,但我在十六岁以前却没有去过。我很想去舅舅家看看,因为那里也是姥姥家,虽然姥姥在妈妈十五岁那年就去世了,外公也在我三岁那年走了,可那里毕竟是妈妈的老家,况且在那里还有疼爱我的二舅和姨妈。可是那时我们家里太穷了,交通又太不方便,没有直接去舅舅家的公交车,三百多里的路程一天也不能到,要倒几次车才能到舅舅所在的公社,而且下车后还要走十几里的路才能到达。妈妈平时上班没有时间带我们去,我们自己去妈妈又不放心,舅舅来时我们又不放假,所以去舅舅家就成了我的一个最大的心愿。

1976年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考取了峄城区文工团,可妈妈不同意我去,为此我很伤心,妈妈为了安慰我,就答应让我去走姥姥,到舅舅家去散散心,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去舅舅家可真难啊!

那年的夏天,妈妈给家住在大黄山的大姨(我大姥姥家的女儿)捎信,让在台儿庄开手扶拖拉机的表哥先把我送到大姨家,等表哥往徐州送碎石子的时候把我带到六姥姥家,让六姥姥再送我到舅舅家。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坐上邻居姚叔叔的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去台儿庄,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台儿庄,下了自行车,我的两条腿已麻木得不会走路了。然后坐上事先等在哪里的表哥的手扶拖拉机,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在天黑的时候,把我送到了大黄山的大姨家。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姨和她们家的人,一个也不熟悉,所以在那里我很拘束,在大姨家等待的那四天里,我简直就像是熬过了漫长的四个月。

终于等到表哥要去徐州送货了,那天天刚亮,我就被大姨妈叫起来,匆匆地吃了一点早饭就跟着表哥上路了。先去碎石场装满石子,然后就带着我出发了。我坐在装满碎石子的拖拉机上,一路颠簸着行驶在去徐州的路上。拖拉机突突地走着,随着车轮滚滚向前我的思绪飞扬、浮想联翩。我想象着徐州是个什么样?六姥姥家又是个什么样?可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舅舅家的情景,那微山湖有多大?水有多深?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有多少传奇的故事?那宽阔的湖面上,白帆点点、碧波荡漾,船儿划破水面泛起阵阵漪涟。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有多少鱼儿在跳跃,又有多少鸭子在歌唱。舅舅和姨妈来我家时,经常带来的小干虾在湖里是怎样被打捞上来的?舅舅家盛产水稻,我可以天天吃那香喷喷的大米饭,……。

带着这些美好的想象,手扶拖拉机开进了徐州市区。城市里高大的楼房,川流不息的人群,看得我眼花缭乱,繁杂的喧闹声让我感到迷茫,闪过些许恐慌!

拖拉机穿过闹市,在一片居民小区前停了下来,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六姥姥迎了上来,表哥和六姥姥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六姥姥把我领进家门,让我洗脸休息一会。从镜子里,我看到了一张大花脸,那是灰尘和汗水的杰作。

因为我到六姥姥家时,一天一班去沛县五段的公交车已经开走了,我又在徐州六姥姥家住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六姥姥给我煮好鸡蛋,带上一些礼物,让只大我两岁的二姨妈陪着我一起上了开往沛县五段的车去舅舅家。

下车了,我想,这回可到舅舅家了吧,可是二姨说,还有好几里路才到家那。没说的,走吧!顺着乡村小道,我和二姨走在宽广的平原上。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极目远眺,满眼绿油油,平展展,好似绒毯一般,种的全是水稻,随着微风吹过,送来阵阵禾苗的清香,路边的渠水哗啦啦地流淌,不知疲倦的蝉儿高唱着知了歌,告诉我这里是鱼米之乡。看着这满眼青翠欲滴、充满生机的颜色,听着这动人的知了歌,闻着路边田野散发出沁人心扉的芬芳,没有去成文工团的烦恼被这美丽的景色一扫而光!美丽的田园风光,让我心旷神怡,感觉不到炎热,也感觉不到疲劳。此时的心情怎是一个“好”字所能表达!心情爽,脚下的步子也变得轻快起来,一路风情,一路歌地奔跑在乡间小道上。二姨在后面提醒我,不要光顾着高兴了,当心忘了看路摔倒了。二姨的话音还没落,我真的一脚踏在一个土坑里,趔趄着摔倒在地,二姨赶紧过来把我扶起来,问我摔着了没有,疼不疼?我却没有当回事,爬起来继续向前跑。可是,跑着跑着前面一条流着水的大沟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只好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待二姨走到我跟前,问:“二姨,这里有条大沟,过不去了,还有别的路可走吗?”二姨说:“没有了,这是去你舅舅家的必经之路。这里是两村交界处,谁也不肯出钱修一座小桥,让这条路畅通起来,来回的人们走到这里,只能蹚水过去。”

看着这条不知深浅的大水沟,我犯愁了,因为这条沟里的水有多深我不知道,要是水深超过了我的膝盖,我是不敢下去的,因为我从小就不敢下水。

二姨看着我害怕的样子,笑着对我说:“不要怕,现在没有下雨,沟里的水不深,来,我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过去。”我小心翼翼地跟着二姨下到了水里。水深已超过了我的膝盖好多,快到我的腰部了,我一步也不敢往前走,二姨急了,连拉带扯地把我拽了过去。过了大沟,我的脸被吓得蜡黄,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那兴奋情绪了!二姨让我在沟边休息一会儿,稳稳神,然后我们才起身,向着舅舅的村庄——七段村走去。

到了,终于到了,在中午的时候,经过了近一个星期的曲折行程,我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舅舅家!

舅舅家没有大门,也没有砌院墙,三间土坯正房和东西各两间草房组成了舅舅的家。舅舅和舅妈把我们迎进屋里,先让我们坐下来凉快凉快,洗洗脸,喝口水,然后就招呼我们吃饭。

舅舅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一碗猪肉炖茄子,一盘脆莲藕,几条干焙的小鱼,一盘调豇豆,用南瓜和大米烧的南瓜粥飘着诱人的馨香。舅舅从西边的厨房里端来一筐用菜锅贴出来,用打瓜和白面做的地锅饼,是这顿饭的主食。这顿午餐味道好极了,尤其是那地锅饼,吃起来特别有味,让我吃了还想吃,从此终身难忘。

我从没吃过,也没见过这样的饼,在舅舅把地锅饼拿给我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什么,好不好吃,就问舅舅:“这是什么饼?好吃吗?”舅舅说:“这是在菜锅里贴的“喝饼子”(当地的叫法),好吃,你尝尝!”我接过像手掌一样的地锅饼,咬了一口,啊!好好吃,喷喷香,特劲道,有弹性,吃到嘴里不仅有小麦的香味,打瓜的甜味,菜水蒸煮的油肉香味,还有那种缸贴锅饼的清香和酥脆,真的味道好极了。我一边吃着,一边赞不绝口,三咬两口不知不觉中一块饼就下肚了。舅舅看我这样喜欢吃,就把盛饼的筐放到我的面前说:“慢慢吃,别噎着,这里还有好多呢,让你吃个够!”舅舅这样一说,我倒不好意思了,吃饼的速度慢了下来,抬眼看看,舅舅、舅妈、二姨、表哥和表弟妹他们都在看着我笑那!

第二天,二姨走了,舅舅带着我去看望我的亲姨妈和一些亲戚。在以后的十几天里,我整天都跟着舅舅,下地干活,下湖撑船,赶集买菜,做饭,拉家常。

舅舅勤劳实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饭,喊我和表妹和表哥起床,然后拿起扫把,扫院子,把麦子摊开嗮麦子。待我们吃好了,他才和舅妈来吃饭。舅妈常年有病,干不了什么活,连烧饭这样的家务事也做不了。舅舅的五个孩子,只有表哥比我大,能帮着舅舅干一些重活,表弟妹们都还小,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家里家外几乎全靠舅舅一个人在支撑。舅舅家不富裕,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每年靠卖粮食,打苇箔挣的那点钱,还不够舅妈的医药费。可自从我到了舅舅家,舅舅每天都变着法给我做些好吃的。听表妹说,他们平常是吃不到这些的,也不做“喝饼子”吃的,因为他们家不种蔬菜,吃的菜都要花钱买,况且做这种饼要用鸡、鸭、肉等大菜,慢火炖,才能贴熟,进味,才好吃,他们平常两天能吃到一个炒菜就不错了,他们都跟着我沾光了。

听了表妹的话,我心里很难受,更十分地感动,就跑到舅舅跟前说:“舅舅啊,你不要再给我做好吃的了,也不要再去赶集买菜了,我已十六岁,不是小孩了,什么样的饭我都能吃,况且在舅舅这里每天都吃白米饭,白面馍,已经很好了,我在家吃的都是地瓜干煎饼,米饭和白面馍是很少吃到的!”舅舅笑了,说:“小侠你不要管,舅舅心中有数,你长到十六岁才第一次来舅舅家,虽然舅舅没有钱,不能给你买块布做件衣服,可给你做些好吃的,舅舅还是能做到的,我们爷俩有缘分,有感情,我一见到你就开心,就高兴,你是我最喜欢的外甥女,我疼你,你也疼我,舅去你家的时候,数你最贴近我,稀罕(喜欢、疼爱)我,给我洗衣,给我做饭,陪我说话,那时我就说过,等你来舅舅家的时候,舅舅一定要好好地疼爱你,给你做好吃的。”舅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和表弟妹们都很喜欢吃舅舅做的地锅饼,可是因为舅舅没钱,所以不能天天做,为了让我能经常吃到地锅饼,舅舅每次做好饼,自己不舍得吃,表哥和表弟妹们也只能吃一块,好把余下的留起来,给我下一顿吃。

事隔十二年,当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再次去看舅舅的时候,舅妈已因病去世,舅舅既当爹又当妈地照顾着一家老小,种着地里的庄稼,忙得不可开交,可当我们一家去看他时,舅舅还是那样地疼爱着我,疼爱我的孩子和老公。舅舅没有忘记我喜欢吃地锅饼,我们在舅舅家住了三天,舅舅每天都要做地锅饼给我们吃。

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又去了舅舅家两次。这两次和上两次不同的是,舅舅和大家一样,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用上了电饭煲,煤气罐等现代化的做饭工具,很多人家已不再用地锅炒菜做饭了,可舅舅依然保留着那口地锅。他说要留着这口地锅,待我们什么时候再去的时候,要是想吃地锅饼了,好用它来做。现在,地锅饼不再是有亲戚或客人来时的一种款待,而是只要想吃的时候就能做到的。那两次我去看舅舅,舅舅都是做上满满一桌子的美味来招待我们,可我最喜欢,最想吃的还是那带着美好回忆,乡音、乡情,带着大自然的馨香,带着和谐和温馨亲情的地锅饼。

这次,我和表妹去看舅舅,来去匆匆,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表哥、表妹和姨妈们的宴请,让我没有机会再次品味舅舅做的地锅饼,可舅舅知道女儿的心愿,他在我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专门又为我做了一锅地锅饼,让我带回家来吃。

袅袅的炊烟环绕在舅舅的身边,红红的炉火映红了舅舅那充满慈祥和爱意的脸庞。坐在炉前的舅舅,在用他那颗疼爱我的心,用那份浓浓的亲情,专心地为我做着地锅饼。冒着热气,飘着鱼香的地锅里,一块块地锅饼贴在菜锅的四周,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带着清香,带着亲情,带着乡音,带着舅舅深深的爱,盛开在我的心里,永不凋谢!



http://s8/middle/60f08760hb0cd91d4e497&690
                                       和舅舅在一起
http://s7/middle/60f08760h78148f9a6f06&690
                            勤劳的舅舅,七十多岁了一刻也不闲着,
http://s16/middle/60f08760hb0cd9e21455f&690
                                舅舅在给我做地锅饼
http://s2/middle/60f08760h78148e7f7c91&690

               我也来体验一把烧地锅的感受

http://s6/middle/60f08760hb0cd93157385&690

      体验劳动的快乐,这种农活我也会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家乡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