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情之一》——苦乐童年(五)《我的父老乡亲-4》

标签:
儿时的记忆情感情结杂谈 |
山村的孩子们
和山村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不论是从衣着,言语和皮肤上看,我好像都要比他们特殊一些。在他们面前,我好像就是一位高傲的“公主”,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他们感到很新鲜,我的任何主张都能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非常的轻松,活泼,愉快,奔放。
奶奶一生养育了五个子女,除了我的爸爸走出了大山,姑姑嫁到外村外,我的大伯和两个叔叔都在故乡山村扎下了根。爷爷奶奶共有孙子孙女19人,不算我们姊妹6人,在山村,我还有13个兄弟姐妹。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希望能有书读。但生活的贫困只能让山里的人们勉强维持不挨饿,花钱上学好像是一种奢望。更何况,在我们那里,村庄里是没有学校的。要想上学,即便是小学,也要走十几里的山路,到公社所在地才有学校。在上世纪60年代,上学对於山村的孩子来说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首先,一家五六个孩子每人那2.5元的学杂费和书本费是交不起的。再就是绵延的大山,难行的山道也阻断了孩子们上学的路。最重要的是,全部的农田都在山上,所有的播种和收获都要靠人肩挑背扛来完成,在山里,孩子长到七八岁就是一个小劳动力,再小一点的孩子在家看弟妹,上山放羊,拾柴,为家里力所能及的分担着生活的重担。如果有一个孩子去上学,就等于失去了一个小劳动力和一个小保姆,虽然山村的大人们也知道上学的好处,孩子们也都渴望上学,但当生存和读书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生存而放弃知识了。
http://s11/middle/60f08760ha0efe0cb69aa&690
在我的山村兄弟姐妹中,只有三叔家的哥哥上了学,我的这个叔伯哥哥,从小就没有了母亲,三叔年轻时常年在外给人家做木匠活,哥哥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我的爸爸心疼这个无娘的孩子,在自己的孩子都还顾不过来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多吃一些苦,也要让这个只有爹,没有娘的孩子上学,在爸爸的资助和力争下,三叔才把哥哥送进了学校,且读到了高中。而其他的兄弟姐妹就没有这个福气了。我的叔伯哥哥读到了高中,这可是我们山村的一件大事,从解放前到70年代,三叔家的哥哥是第一人,当然就是这里最有文化的人了。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而不能走进学校的痛苦我是有深深体会的。我不能上学只是暂时的,而他们却是终身的。但我的这些兄弟姐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坦然和体谅父母的心情让我感到不解的同时又佩服他们的无怨的心态,更敬佩他们小小年纪就能体贴父母的艰辛,懂得父母的心,自觉地为父母分忧,用他们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这些山村的孩子们虽然没有进过学堂,没有在学校受过正规的文化知识理论和道德的教育,但他们传承了山村人最淳朴的品德,单纯、善良、大方、热情、好客、实在、不虚伪和容易满足的好品质在他们身上是永远不会失传的。他们的忍受能力和承受能力是我望而却步的。秋天的山村,一早一晚山风刮起时是很凉的,我穿着夹袄,两条裤子和鞋袜都觉得冷飕飕的,可他们的身上只有单衣单裤,且光着脚,小一点的男孩子还光着屁股,冷冷的山风吹得他们浑身冰凉,鼻涕直流,可他们居然不喊冷,也不会感冒!我问小我一岁的二妹:“你穿得这样少,且光着脚,冷吗?”二妹点了点头,可马上又摇了摇头说:“姐,我不冷。”我不明白,她们为什么不冷?山村的道路是遍地石块,崎岖不平的,我穿着鞋走路都要十分小心,不敢走快。而山村的孩子们赤着脚,奔跑在山坡地头,碎小的石块踩在她们的脚下好像没有感觉,也不怕被石块扎坏了脚。我更不明白,山村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我经常看到肩上揹着柴火的孩子从山坡上走下来,远远的只能看到柴火在移动,却看不到人,只有走近了才会看到她们的身影,那一大捆的柴火要比她们的身体大得多了,我试着将那困柴火揹起,可我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成功。
我敬佩山村的孩子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欣赏他们像一潭清水一样单纯的性格和奔放纯扑的童真。我喜欢和他们一起去山上放羊、拾柴火、玩耍。
滴着露水的清晨,踏着崎岖的山路,我跟在一群山村孩子们的后面,拿着镰刀,背起小筐娄,赶着羊儿爬上山坡。山坡上,金色野菊迎朝阳,满山枫叶红似火,野花迎面对我笑,硕果累累挂山坡。山里的每一处在我的眼里都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美妙,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吸引我的眼球。一路上,我四处张望的眼神引得小伙伴们笑话我没见过“市面”,我的一些问题,让他们笑话我没有“知识”。在他们上树砍柴,背起生活重担往家走时,我那种害怕的神情让他们笑话我的胆小!
羊儿在山坡上自由地吃草,孩子们走进灌木丛,爬上树杈,挥动着镰刀将那些野生的灌木条、干枯了的树枝和那些长得象麦秸一样高矮,他们叫做“黄梅草”的山草一起割下来,当做柴火烧。我不会也不敢使用镰刀,更不敢到处跑,就跟在她们的身后,把她们割下来的枯枝、“黄梅草”归拢到一起,帮她们照看着吃草的羊儿。等她们柴火割得差不多,羊儿快吃饱的时候,我们一起去采山花,摘野果,放开喉咙在大山里高声呐喊,把童情,童心,童趣尽情地释放。
大山里的秋天是最迷人的季节,也是花开遍地香的时侯。先摘一朵山花戴在头上,再摘一朵放到鼻下嗅闻它的芬芳。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各色野花几乎布满了整个山坡。金色的南瓜花,迎着朝阳,金碧辉煌,开在堤坝下。青如翡翠,红如宝石,酸甜可口,颗颗诱人的野山枣镶嵌在石缝中。满山遍野的柿子树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像喜庆的大红灯笼一样。圆圆的山里红(山楂),像颗颗红宝石悬挂在翡翠玉树上。晶莹剔透的野葡萄,紫如水晶,青如美玉,一看到它就让人垂涎欲滴,想去摘下来品尝。这些美丽的花朵,诱人的野果,就像一块块大大的吸铁石,把我们的眼球紧紧地吸引在这片诱人的山坡上。野山枣长得不高,我可以自己摘来吃,我一边摘着,一边品着。那野山枣,虽然肉少核大,可酸中带甜,清脆爽口的味道还是让我非常的喜欢它。攀树而生的野葡萄垂挂在树枝下,摘一颗放进嘴里,满口的酸甜味道回味无穷。柿子树高大,我上不去,可山里的孩子像猴一样灵活,他们不费什么力气,就爬上了树杈,摘一个熟透了的柿子扔到我的面前。捡起熟透了的柿子,揭开一个小口子,吸食里面的果肉汁,那像蜜一样甜的柿汁立刻就会甜透你的心肺。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里,随意品尝着这些纯天然的山珍果味,实在是世界上一种难得的最美好的享受。
太阳已升到了山顶,羊儿吃饱了,柴火拾了一大捆。我也采了满把的野花,兜里装满了野果,肚子也快吃饱了,该下山了。小伙伴们背起柴火,赶着羊儿,唱着山歌,快乐地在前面走,我蹦蹦跳跳的跟在后面往山下走去。当我抬起头来向山下眺望的时候,那挂在半山腰上美丽的小山村景色,犹如一幅绝妙的田园风光油画,在五彩的秋色中更是显得优雅恬静。我被这迷人的山村秋色深深地吸引。
http://s3/middle/60f08760he495eca73742&690
秋高气爽,空气清新。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缤纷的花草树木,把恬静的小山村围绕其中。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满秋的颜色,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绿的豆角,紫的茄子,……,把个农家小院变成了五彩缤纷、温馨、热闹、充满丰收喜悦和秋韵的场所。在场院里晒着的花生、谷子、高粱等,山坡上风干着的地瓜干和那种在房前屋后的丝瓜、豆角、葡萄和爬满墙坝开着黄花的南瓜,开着紫花的秋角豆,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美妙无穷。在云雾飘渺的大山里,挂在半山坡上的小山村,显然就是一个人间仙境。我深深地沉浸在美妙的山水间,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归路。
http://s9/middle/60f08760he495ece06f58&690
我呆呆地看着这迷人的景色,完全忘记了移动往山下的脚步,和我同去山坡的伙伴们来到山下,等不到我,心里好着急,折回身来去山上找我,当他们看到我发呆的样子时,都笑话我,说我像傻子。我被他们的喊叫声惊醒,收回了远眺和欣赏的目光,与他们一起回到了山村中。
山村的孩子虽然辛劳,但快乐着。我喜欢和山村的孩子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