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辣椒穴盘育苗技术,学到就是赚到,一起来学瞧瞧

(2020-07-08 10:48:22)
分类: 种植与花花草草

一、播种期选择

1. 冬季育苗:冷床育苗在10月份播种,日历苗龄 100~120天;温床育苗日历苗龄一般为60~70天,播种 期可以适当推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播种。冬季育苗常遭遇寒冷天气,对育苗设施的增温、保温措施要求较高。

2. 春季育苗: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播种,日 历苗龄50~60天。通常采用温床育苗的方式,以保证培育 健壮幼苗。春季育苗的时间较短,气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 来越暖和,不易遭遇冷害侵袭,苗期管理相对容易。

3. 秋季育苗:长江流域一般在7月底播种,日历苗 龄30天;实际生产中,幼苗达到壮苗标准时即可定植。 秋季外界温度较高,光照强烈,时常发生暴雨,通常在大 棚内建设苗床,可避免幼苗遭受雨水冲淋,同时覆盖遮阳 网,以降低苗床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

 

二、建设苗床

1. 育苗设施:通常选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等作为辣椒育苗设施,地面开阔,地势高燥,供水、供电 条件好,排灌方便,距离栽培田较近。由于采用全基质育 苗方法,对育苗设施内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

2. 苗床消毒: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 带出棚外烧毁;建设苗床前,彻底清理设施内外的杂物, 并将棚室四周的杂草清除干净。为培育无病虫壮苗,还需要对苗床做消毒处理,通常采用药剂消毒的方法,具体 做法是,上好棚膜,准备好穴盘、农具等,选用0.5%~1% 甲醛溶液,喷淋,闷棚3~5天,揭开棚膜,待气体完全散 尽后备用。

3. 苗床建设:耕翻土壤后,按南北方向做畦。最好采 用高畦育苗,畦面高度15~20厘米,高畦育苗有利于降低 苗床的湿度,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避免幼苗的徒长。畦面宽度以两个穴盘的长度为好,一般为1.1~1.2米;如若需 要搭建小拱棚,畦面宽度以1.3~1.5米为宜。冬、春季育苗时,为提高苗床的保温效果,还可做成凹形畦面,凹面深 度与穴盘高度相同。仔细耙平畦面,排放穴盘。

 

三、基质装盘

1. 穴盘的选用辣椒穴盘育苗,多采用 50 孔、72 孔、128孔穴盘一次成苗的育苗方法。采用50孔或72孔 的穴盘,有利于培育壮苗,苗龄可达80天左右,株高18~ 20厘米,长有8~10片真叶,第一花序现蕾,根系发达,紧 紧缠绕基质形成根坨,起苗时不易散坨。为充分利用育 苗场地,节省能源,降低消耗,也可采用288孔穴盘育苗, 在幼苗长有1~2片真叶时,分苗至72孔或128孔穴盘。

2. 基质的预湿:基质装盘前需要充分润湿,一般以 含水量55%~60%为宜。检验基质是否充分润湿的方法 是,用手握一把基质,没有水分挤出,松开手后基质成团, 但轻轻触碰,基质会散开。如果基质太干,播种完成后, 不容易浇透底水或浇水不匀,种子会因吸水不足造成出 苗障碍。

3. 基质的装盘:将准备好的基质填满穴盘即可。装盘时,注意不能压实,确保穴孔中的基质均匀、疏松,用板 条刮去穴盘上多余基质。通常情况下,每立方米育苗基质,可分装128孔穴盘200盘左右。装盘完成后,叠起穴 盘,向下按压,压出深度为0.8~1厘米的播种穴,在苗床 上按顺序将穴盘排好。

 

四、播种

1. 播种方法 作坊式育苗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播种 法,工厂化育苗方式通常采用机械播种法。

(1)人工播种法:对于催芽的种子,种子表层有黏 液,易粘在一起,可与潮湿细沙拌匀,方便人工播种。播 种时,每穴播种1粒,尽量将种子播放在穴孔的正中央。

(2)机械播种法:工厂化穴盘育苗,国内外普遍采用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采用机械播种,可大幅度降低 劳动强度,籽粒分布均匀、深度一致、出苗整齐。

2. 播后处理冬、春季育苗需要采用增温、保温措 施,夏秋季育苗需要采用降温、保湿措施。

(1)冬、春季育苗:用基质盖种,厚度0.8厘米左右。 盖种后,用喷壶浇透底水。加盖一层20克/米2 无纺布和 一层地膜。搭建小拱棚,覆盖小棚膜,加盖草苫保温,也 可以利用两层膜和一层200克/米2 无纺布,保温效果好。

(2)夏、秋季育苗:用基质盖种,盖种厚度1厘米左 右。盖种完成后,用喷壶浇透底水。加盖一层20克/米2 无纺布、草苫,用喷壶浇水淋湿。搭建小拱棚或在大棚外 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

 

五、冬、春季育苗管理

1. 温度调节:冬、春季育苗,通过电热加温、多层覆盖等方式,达到增温保温的目的,抵御低温伤害,避免形 成僵苗。出苗期间,控制苗床温度28~30。当60% 以上种子出土时,及时揭去苗床表层的覆盖物,以免烧芽或者形成高脚苗。齐苗后,适当控温,降低苗床温度 2~3,以白天25~28、夜间18~20为宜。白天苗床气温超过28时,在大棚的背风处和日光温室顶端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降温;当温度降至28时,留小 通风口换气;当温度降至20左右时,关闭所有通风口。

2. 水分管理:浇水掌握“干湿交替”原则,即一次浇 透,待基质转干时再行浇水。由于外界气温较低,一般选 在晴天中午前后浇水,下午4时后若幼苗无萎蔫现象则 不必浇水,以免夜间温度降低,茎节伸长减缓。苗床两侧 的基质容易失水,可适当多浇水。浇水后,在保证苗床内 温度前提下,适当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降低苗床 内的湿度。在连续阴、雨、雪天,如果穴盘基质湿度过大, 还可撒入干细土降湿。定植前适当限制给水,以幼苗不 发生萎蔫、不影响正常发育为宜。

3. 肥料管理:冬、春季育苗,日历苗龄较长,基质肥 力不足,需要追肥。当幼苗有缺肥症状时,及时选用有机 肥、复合肥、冲施肥、尿素等肥料,随水冲施或叶面喷施。 使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滤渣后使用,浓度以 10~12倍稀释液较好;选用复合肥追肥时,可用含氮、磷、 钾各10%左右的专用复合肥配制,喷施浓度为0.2%;选 用单一化肥,可按尿素40克、过磷酸钙65克、硫酸钾125 克,对水100升,配成混合液喷施。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培育壮苗。

4. 光照调节:冬、春季育苗,气温低、光照弱,苗床采 用多层覆盖,辣椒幼苗接受的光照少、时间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的花芽分化。尽 量选用长寿流滴农膜,以增加薄膜透光率。在保证幼苗 不受冷害的前提下,白天尽量早揭晚盖苗床保温覆盖物, 延长幼苗的受光时间。遭遇连续阴雨雪天气,幼苗生长 状态不良,必要时采取额外补光措施。

5. 幼苗锻炼:为了提高幼苗对定植后环境的适应能 力,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时间,在定植前应进行幼苗锻炼, 提高幼苗素质。

(1)低温锻炼 在定植前10~15天,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逐渐降温白天 15 ~20、夜间 10左右。定植前3~5天使幼苗处于与定植后基本一 致的环境条件。

(2)喷药防病 定植前2~3天,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0.2%硫酸锌溶液喷雾,增强幼苗抗病性,防止疫病、病毒 病等病害的发生。

 

六、夏、秋季育苗管理

1. 温度调节:出苗前,在苗床上覆盖草苫、遮阳网降温、保湿,当50%~60%种子出土时,及时揭去草苫,以免 形成高脚苗。由于外界气温较高,白天需要在大棚外覆 盖遮阳网降温,控制苗床内的温度30左右。定植前7~ 10天,不再覆盖遮阳网,让幼苗逐渐适应定植后的温度环 境。

2. 水分管理:夏、秋季育苗气温高,基质水分散失较 快,需要及时补水。出苗前,除浇透苗床水外,还要浇水淋湿苗床表面的草苫,以保证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 出苗后,根据基质的持水能力,及时补水,避免育苗基质 的忽干忽湿,造成幼苗时而缺水萎蔫时而多水徒长。夏、 秋季育苗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中午浇水伤害幼 苗根系,早晨浇水不易形成徒长苗。阴雨天光照不足或 苗床湿度较高时,注意不宜过多浇水,以免诱发猝倒病。 夏季雨水多,注意防止雨水冲淋苗床。

3. 肥料管理:夏、秋季育苗,幼苗生长期短,一般不 需要追肥,如幼苗出现缺肥症状时,选用0.1%~0.2%磷 酸二氢钾溶液,或 0.3% ~0.5% 复合肥溶液,叶面追施 1~2次。追肥时间应该掌握在上午10时前或傍晚,避开 温度较高、容易发生肥害的中午前后。

4. 光照调节:幼苗生长前期,外界温度高,光照强, 需要加盖遮阳网遮阴降温。遮阳网一般采用部分覆盖 法,即只覆盖棚顶,两侧留有通风口,以保证幼苗见光。 在阴雨天,需要撤去遮阳网,让幼苗多见光,避免幼苗徒 长。定植前,不再需要覆盖遮阳网,让幼苗逐渐适应定植 后的栽培环境。

 

七、壮苗指标

1. 外观标准:茎秆粗壮,节间短,株高18~25厘米, 叶片肥厚,深绿色,子叶完好,早熟品种具有8~10片真 叶,晚熟品种具11~12片真叶,有60%~70%植株带大 蕾。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呈白色,全株生长发育平衡, 无病虫危害。

2. 生理标准:健壮幼苗的生理表现是含有丰富的营淋湿苗床表面的草苫,以保证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 出苗后,根据基质的持水能力,及时补水,避免育苗基质 的忽干忽湿,造成幼苗时而缺水萎蔫时而多水徒长。夏、 秋季育苗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中午浇水伤害幼 苗根系,早晨浇水不易形成徒长苗。阴雨天光照不足或 苗床湿度较高时,注意不宜过多浇水,以免诱发猝倒病。 夏季雨水多,注意防止雨水冲淋苗床。

3. 肥料管理:夏、秋季育苗,幼苗生长期短,一般不 需要追肥,如幼苗出现缺肥症状时,选用0.1%~0.2%磷 酸二氢钾溶液,或 0.3% ~0.5% 复合肥溶液,叶面追施 1~2次。追肥时间应该掌握在上午10时前或傍晚,避开 温度较高、容易发生肥害的中午前后。

4. 光照调节:幼苗生长前期,外界温度高,光照强, 需要加盖遮阳网遮阴降温。遮阳网一般采用部分覆盖 法,即只覆盖棚顶,两侧留有通风口,以保证幼苗见光。 在阴雨天,需要撤去遮阳网,让幼苗多见光,避免幼苗徒 长。定植前,不再需要覆盖遮阳网,让幼苗逐渐适应定植后的栽培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