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放映室# 17电影音乐与歌曲一 转(电影)

(2014-12-31 16:19:26)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

当我们坐在银幕前欣赏一部影片的时候,最让我们感动的往往是影片当中的故事,那些或喜或悲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在一段时间里感悟人生的百态,世态的炎凉,电影的魅力真得是人们无法抗拒。早在十九世纪末,无声电影刚刚问世,音乐就和电影有了密切的关系,当时,人们或用留声机配着画面放音乐,或是请职业钢琴师即席伴奏,人们是听着音乐看电影的,那时,人们通常选择肖邦、舒博特或是柴科夫斯基的一些充满情调的一些音乐为影片烘托气氛。如遇场面宏大的影片时,音乐则由交响乐队现场伴奏。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画面可以欣赏,声音也可以欣赏,音乐是电影声音中最富感情色彩的声音元素,在可以欣赏的声音元素或形式中,电影音乐是唯一可以看的音乐。可以说,在早期的电影艺术中,音乐不仅填充着电影的声音空间,也调和着观众与电影的关系,音乐是电影影像的衷实伴侣。

歌曲是诗乐合壁,词曲交辉的综合音乐题材,它既有别于纯文学的诗歌,也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一支动人的旋律一定会为影片增色,如果向热衷电影的观众发问,一部影片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之外,还会有哪些元素让你印象深刻,他也许会回答是影片当中的歌曲。

所谓歌曲就是既要有词,又要有曲,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否则总会在电影创作上留有遗憾。影片当中的故事情节缺少衔接,或者是当影片中的主人公需要表述心中渴望的时候,此时的内心独白就会显得有些柔弱,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用电影歌曲来进行表述,就会准确地表达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延续故事的发展,使之成为影片当中的一个亮点。

第一部分:电影音乐

 

……默片并不是没有声音……听着音乐看电影……

 

《阮籍》曰: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信也;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天体运动形成了美妙的音乐;

意大利音乐家扎而林诺谈到没有一样好的东西不包含音乐;

且不说他们的概念是否准确,比喻是否恰当。但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中外哲人看到了音乐与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的本质联系!而音乐则只是一种抽象比德的形式,那么当他无法准确表述所要表达对象的内涵,或者已经到了一种不说就不足以畅快淋漓地表达创作者心中所想之时,再或者在电影中无法体现故事情节的延续或者无法表达主人公心态之时,于是电影歌曲出现了。是一种艺术层次的需要……电影歌曲往往比电影音乐更容易让人接受……

电影音乐:

优美的电影音乐有时比电影本身更具生命力,其影响力还要大。

例:《魂断蓝桥》

音乐和电影具有一种天然持久的缘分,这是因为音乐和电影史是两种能直接地在时间空间和节奏中展现世界的艺术。然而电影音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音乐,在庞大的试听系统中,音乐不再是听觉艺术而是一种试听元素,音乐是构成电影声音的组成部分,初次还有语言音响并存在电影中。但是影片在铺陈情感世界时,和观众在审美过程中音乐却是最主要手段。

伴随配乐《和你在一起》

有人说音乐是情感的载体……

例:《乱世佳人》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一位哲人说: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

 

华人音乐家谭盾,随着《卧虎藏龙》……对于一位音乐家可谓登峰造极……

他成功地将西方的审美情绪与东方的文化风格巧妙地移植到电影中……

音乐在低音鼓的棒喝下,笙、萧、笛在自然中交织成一乐的交响,并在大提琴的引领下在画面动感与音乐静穆的反差中形成了极强的艺术比现力。作曲家大胆地将自然声音元素用作乐音融入到电影当中,这种将音响与音乐精混的用法不仅增强了音乐的力度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一种神秘,并在观众的审美情绪上产生微妙的距离感。在这种距离感中观众对神秘的东方情致的意象之美油然而生……

这种音乐的可视性,必须在影片的画面中才有意义。实际上优秀的电影画面所蕴含的内部节奏往往与音乐外在旋律往往是相吻合的。回忆总是被灌注了无数感情,也正是有了感情才更容易勾起人们的回忆。影片《花样年华》为我们所呈现的就是那些消失了的岁月回忆。情仿佛隔了一片积着灰的玻璃,看得见摸不着。而影片的音乐仿佛也在追忆着这一个梦,她告诉人们时光只能带走花一样的岁月却带不走花一样的情感。透过音乐为我们营造的乐意,我们可以重新找寻那如花的岁月……

形象的载体传达着抽象的内涵,此时画面像是为音乐坐着讲解,在音乐中我们仿佛看到,淡淡的哀伤像一条涓涓的细流淘洗着往日的爱与无奈,轻轻的脚步像一行静静的音符,书写着生活的情与期待。

《英雄》再次让谭盾施展才华……

的确雄浑的大殿,霸气的秦王,献身的壮士,浩瀚的大漠,威猛的秦军,如沙的大风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为影片营造着一种氛围,音乐在这样的氛围中怎能不透着一种阳刚之美呢!

电影音乐的创作者必须突破自我局限,完全融入到电影的氛围中,运用一种角色意识进行创作。同时一部电影的主题音乐、背景音乐甚至只有几秒钟的过场音符以及音乐配器都需要作曲者用电影的观点进行审视对待。所以电影音乐是与传统做法不同,是音乐领域里一种特殊的音乐门类。而电影音乐在激发人的情绪方面又与传统音乐却是相同的,就像情人相见什么也不用讲,而此时音乐的出现又像什么都说了,说热了多少人的心。

伴乐电影《邮差》

以影片《大白鲨》《辛德勒名单》《ET》《星球大战》而四次获奥斯卡的音乐家约翰威廉姆斯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辛》不仅是电影艺术的一座丰碑也是作曲家音乐才华一次最好的体现。影片中音乐缓慢悠长明朗的旋律是对犹太人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低沉的琴声仿佛在凄凉着空气,音乐抒发着沉痛的悲哀,然而在这里也有歌声,是犹太人走向解放走向新生的歌声,歌声中我们看到了恶魔被绞杀,胜利将战争的大幕拉上。

出色的电影音乐能够完整地呈现出影片的气质,深化电影的主题,强化观众的心理活动;而一部完整的电影音乐作品也完全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仅仅是一段优美的旋律。实际上一部完整的电影音乐作品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庞大而又复杂的大工程。

如果你是伴着情节的展开而听其中的音乐。那你就很难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还是让我们欣赏电影原声音乐,你就知道一部电影中的完整音乐是何其庞大,首先音乐的长度比电影短不了多少,比一般交响乐的四个乐章还要大。另外其调式的多样乐器的复杂并伴有音响的介入,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小宇宙。时而经典华美,时而先锋前卫;一会是古典交响,一会是……,在当今的各种形式中,可能只有电影音乐能够承载兼容如此多的音乐类型和种类。

如果你能用心欣赏一下影片《勇敢的心》的音乐你就会深有同感。影片把我们带回了那段情与火的年代,音乐的介入使影片不仅有了残酷的厮杀也有了正义,疲惫和伤残面对生命,士气仍然高涨,当渴望独立人们振臂高呼,一阵阵声浪也将音乐推向高潮。这不是在歌颂战争更不是在制造英雄。而是在结构着一种呼唤独立渴望自由的振奋与喜悦的基调。

影片《紫日》

不同民族对自由独立的渴望是共同的,冯小宁一位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优秀电影导演并没有离开战争。他用电影诠释着战争解释着和平,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留下了难得的动人心魄的音乐。还是让我们欣赏一下《黄河绝恋》的音乐吧,如果这部电影还有什么令人缺憾的话,那么偏重动人心弦音乐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是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音乐的代表作品,也显示出中国作曲家的杰出才华。

成功的电影音乐能使影片成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思考随之而来。怎样将商业题材排成艺术电影,看来在这个环境上,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布满情节也布满了我们的视野,它展示了人物推动着情节,也使我们为止动容。

《钢琴课》是一部淡化情节注重艺术表现力的澳大利电影,影片的音乐是多声部的生命交响,乐队中有钢琴大海雷电风雨和森林。影片把情感与思想视觉化,同时也把视觉上的画面意义情感化,影片中的主旋律音调华美,在柔情中跳跃着一种生命力,使片中那阴暗的天空变得豁亮了,也是这个略带伤感爱情故事的悲剧色彩淡化了许多……

音乐展示了隐藏在画面里的情感,并且延伸了这种情感。像许多事物一样为了拓展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电影音乐经历了探索和变革。许多知名导演和电影音乐家也在尝试用新的方式来表现电影音乐,从而极大推动了电影音乐的发展。

1960年,希区柯克在拍摄影片《精神病患者》时选择了以非正统的管弦乐配器而闻名的作曲家伯纳德赫尔曼,三年之后作曲家在希区柯克的另一部影片《鸟》中设计出了刺耳的电声学效果,代替了音乐创作。在这里作曲家将电影声音中的诸多元素艺术地合并了,他所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音乐音响化和音响音乐化得全新理念,为电影音乐的情景表现和声效表现开辟了新的途径。

1968年库布里克的惊世之作《2001:漫游》诞生了,除了影片在电影手法上的更新,其中的电影音乐也让人津津乐道。库布里克将贝多芬和约翰施特劳斯的乐章拈来。而一百多年前的两位大师也仿佛是随手将这些乐章交给了库布里克,当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响起我们好像看到了无垠的星际空间。不由感叹,这样伟大的影片才配得上如此伟大的影片。

进入1972年标志着好莱坞暴力美学的处女座影片《教父》诞生了。可能人们关注的是电影的表现及呈现出的人物间复杂关系和残酷争斗,而影片中音乐的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两年后,影片《教父2》尝试的将画面暴力与优美音乐之间的反差用法被发现,令人们激动不已。第一集中的配乐到第二集才获奥斯卡奖,这也算是影片音乐史上的一段奇案。

一个时期出现了被称为新锐派的导演,他们的电影音乐也是新锐的:大胆是他们的特点,张扬是他们的性格,他们用独特的视角观察音乐,带来了全新的电影音乐。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影坛涌现出一批极富创作意得新锐电影人。这个群体排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诸如《猜火车》《抢翻天》《两杆大烟枪》这样风行一时的影片,这批新锐导演,拥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艺术表现力。除了新颖的电影表现手段之外,他们还大胆地应用电子音乐,形象准确地表现出这类影片主人公的另类风格,及影片狂躁无助滑稽的气氛。电影美学观念上,属于这个导演群体的萨姆门德斯排出了影片《美国美人》并获得了奥斯卡奖。除了电影观念和电影手段之外,其音乐的用法与上述影片一脉相承。可以说电影《美国美人》是这批新锐电影人群体的凯旋之作,而其中的音乐也功不可没。

如果说《时光倒流七十年》能留给我们什么,那就是这部影片的音乐。这部虚构出的隔世恋情的浪漫影片,现在看来除了欣赏超人克里斯多夫立夫浪漫的一面,实在是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只有一段缠绵悱恻的音乐成为了这部影片永远的铭志。

电影《走出非洲》恰恰让观众走进了电影音乐。宽厚的声音空间,温暖的音乐色彩,只有则样温暖而又宽厚的土地才配得上这样的音乐,也只有这样的大地才能够产生这样宽厚而又温暖的音乐。

能称之为影片主题音乐必是沿着影片主题脉络延续和发展的。马丁路德曾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像音乐那样更适合使人由悲到喜,由绝望到充满勇气。让我们在优美华丽的曲调中与音乐交流,构架人物的情感世界,一起伴着他走完这九十分钟。

伴乐《日格瓦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