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放映室# 8中国电影风情画-西北风(上)
(2014-05-20 22:03:12)分类: 影视 |
胶片里的故事,故事里的景色,诠释生活的美好和命运的变幻莫测,没有什么可以预知,但是总有些情节可以设想。
海子曾说:谁的心都是半尺厚的黄土。
中国风情画-西北风(上)开篇就以《卧虎藏龙》来映衬的西北风景开篇,沉静悠远的翠绿松林,那种浑然天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让这部影片增色不少。随之而来的《英雄》虽然剧情让人看得不知所云,好坏参半。但是九寨沟,胡杨林的壮丽景色却一举成为电影艺术诠释导演心境的宏观载体。
西部的风景,不仅仅如此,之后峰回黄河,长镜头拉至黄土高原,这里所讲述的更多就是承载天地自然与人交融的壮丽和展现民族特性精神的积淀。《黄土地》以其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诠释着,世事变迁,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对人间冷静的观察。这部电影是文革后,一种寻根热的典型代表,在受到传统理念对于黄土地炙热的爱的表达的同时,又在那种民风淳朴,少言寡语的表面平静下,诠释着一种躁动的人性复杂性。黄河犹如一个安静的少女,恬静淡然,黄土地犹如老父亲一样,深沉执着。然而,流动的黄河,最后带来角色以死亡祭奠了自己心中的自由。但影片中仍会有迎亲的彩色氛围,诠释了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对天地人的镜头表现手法,通过同一场景,不停拉伸天地在镜头中的比例,则展现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但这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反思所谓的民族意识。最后故事舍弃了个人角色的渲染,进而走入对整体的探讨,人类追求方向与个体压抑之间的反差通过孩童与成人反向相跑的意识镜头诠释,而对于民族前进方向的探索却是留给了观景者更多地思考空间。
接下来进入影像的是《牧马人》朱时茂那时候看起来蛮帅的啊,整体影片诠释人性对待挫折以及对爱情坚守和对时事遭遇的反思。这部电影之后,中国广阔的塞外生活开始吸引更多的视野。《黄河谣》以西北民歌为主题的音乐剧开始登上荧幕,民歌的主要魅力是他可以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都凝缩在里面,雄浑恢弘的乐风加上主角在行走中对命运追求的诠释,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凸显了中国的人文主义情怀。
西部影片的前端发展期,并没有注入太多的商业元素,所以那种叙述性剧情的发展显得浑闷乏躁。第一次带有商业元素的《双旗镇刀客》,主角用一种沉默与倔强维系着一厢情愿的婚约,而之后更大的对于诚信的考验源自于死亡的威胁,最后用高昂的音乐配上长镜头的特写诠释了人们对于诚信和古老道德的敬仰,给出了最高格的敬意。《天地英雄》赵薇姜文的这部作品也是对这种美德用西部风情的继续诠释。
除去那种原本翠绿竹林的《藏龙卧虎》,另一部推崇至极的就当属《新龙门客栈》了,一改香港电影之前的外景虚假,渲染过度的拍摄手法,大漠的苍凉悲壮给这部影片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张曼玉那种小巧女人在剧情里的风骚表现,在这种情境下显得并不夸张做作。而紧跟其后的就属我的最爱《大话西游》了,这里的一情一景,早已深入我心,荒诞却不失情感的喜剧爱情片,在大漠的渲染下,带来了更多对于命运多舛,世事难料的爱情发展一个更加悲凉的情感居所。入情入境不及人生快活自在,还是要简单快乐的好,不要再别人的电影里流自己的泪,更不要在自己的故事里过电影的情节,爱生活,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