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为何连曝腐败窝案

标签:
杂谈 |
http://s7/bmiddle/60edfb1cx847eaf8e5736&690
据新华社昨日消息,国家质监局再曝腐败窝案,被双规的六人中已有五人被批捕。这次的发案,虽和四年前以局长郑筱萸为首的腐败窝案有所区别,没有涉及高官、涉案金额不大、技术层面占多数,但仍被业内喻为“二次地震”!
人们不会忘记,四年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曝惊天大案。二OO七年的五月,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玩忽职守被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死刑。649万的受贿金结果了正部级高官的命,是因腐败的性质极为恶劣,以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当儿戏,郑局长这个正部长,罪恶当诛。当年七月郑筱萸被执行枪决时,人民日报还就此发表了专题社论,告诚全党和官员要引以为戒。令人感到揪心的是,那些贪官们,尤其潜伏在药监局的一小撮贪官,不仅忘了局里的枪声,反而前腐后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国家药监局,原归口于卫生部的一个职能局,因借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一肩挑”的经验,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权力扩大了,也更加集中了。集权预示着会滋生腐败。
食品药品,都是人命关天的东西,腐败分子也真够财胆包天的了。“见利忘命”,似乎成了这些可恨的贪官犯罪的习惯。
这四年,也是食品安全处于风口浪尖的时期,大部制改革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划入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安全法》把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职能从药监局中剥离,这些都与药监局不光彩的腐败案有着关联。
上梁不正下梁歪.郑局长带头打前阵,药监局就不乏腐败干将。另一高官陈海峰在接受审判时。竟还说“拿钱没有办事不算受贿”。按他的逻辑,是得由他亲自用假药毒死病人,亲手用假疫苗注死儿童,才算受贿腐败,真是荒谬。
在一些地方的药监局,或者与药监相关的机构,同时也发生了类似的腐败窝案。湖南郴州的“问题氧气”就是一例。儿童医院的党委书记利用职权,采购没有医药供应资质的“工业氧气”。原来他们是“夫妻合谋”,谋了财也险些谋了命。
国家药监局的腐败窝案的继续,证明仅归结于“权力集中”是不够准确而全面的。而现在,面对如此腐败窝案,再一次让人们感到了对腐败的恐惧。腐败不仅践踏着国家法律,丧失着政府公信,而且还吞嚼着人的生命。我们依靠什么力量,才能遏制这样的腐败窝案重现呢!(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