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望2024(之三)

(2025-01-31 11:04:20)
标签:

消息

 安康现当代文学人物回望:姜华

  安康日报2022-09-02第05版文化周末

  1959年9月生于旬阳老城的姜华,自小受家庭熏陶,很早就萌发了文学梦。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坚持40年笔耕不辍,大量诗作终于翻越秦岭,走向全国,成为从安康起飞的著名诗人。

  2016年7月14日,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旬阳作协主席姜华榜上有名。对于姜华来说,这既是肯定,也是荣誉。迄今,姜华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8000余篇,约600万字,公开出版文学专著7部,获得奖项200多次,800余件作品被收入220余种选本。180余件诗歌作品被英译,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发表。

  这是一个长长的文学历程,如串缀起来的珍珠,闪闪发光。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追寻在文学光芒照耀下,一个作家行走的人生轨迹和生命密码。

  一个诗人的童年总是那么富有诗歌生发的丰富性,里尔克说:命运总大不过童年密致的内容。但这些交给未来的文学史家似乎更为客观,毕竟,那些密致的内容必须等待时间的酿造。

  1969年夏天,正在读三年级的他随家人下乡,举家搬迁到巴山深处金洞公社木场大队第三生产队居住。高中分班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班。这为他之后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1982年2月,姜华被分配到菜湾公社任团委书记。从那时起,他拿起了笔,开始了艰难的文字创作。1983年,小说处女作《秀娟的心事》在《安康日报》发表。

  1986年7月,安康地区要出一本《走出贫困》的书,向他约羊山乡推广科技脱贫的报告文学。时间很紧,10天后收稿。姜华向领导汇报后,当天就搭一辆拖拉机上了羊山,7天后从羊山返回,身上都生了虱子。时正值伏天,炎热难当,为了不影响家人,他借了同事一间房,放一盆凉水,连写两个通宵,赶出了3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南羊山,走出贫困》。像这样夜猫子一样的创作,他一直坚持至今。

  1986年后,他的文学创作初显气象。作品相继翻过秦岭、西出阳关、走向中原,迈向全国。诗歌、散文和小说先后在《陕西日报》《延河》《飞天》《诗歌报》《绿风》等报刊发表和获奖。

  1988年5月,姜华任旬阳县文学戏剧家协会主席,2009年后任县作协主席。此后,他先后加入市作协、省作协和中国诗歌学会。

  2005年,姜华第一部诗集《人的几种活法》,由著名女作家叶广岑作序,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后,他的小说散文集《太极城笔记》,诗集《汉江潮声》《尘世的光芒》《想唱就唱》《生命密码》《右臂上的胎记》相继公开出版。他的第八部诗集《在人间》也将于年内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这期间,他还主持编辑出版了《太极城文化旅游》《太极城文化研究》《旬阳作家》《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旬阳卷)等专著多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VLUVf2MeqcHLgQOtO2aPehfkTKhWryib3qBoqzuHvn6F3J8d68V190jKJF5mZu7dDHCrGUq7QYK5Dv3qibM3h9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2012年退居二线后,他的创作更是取得了质和量的飞跃。客居山城安康后,全新的语言和环境激发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他的创作激情犹如井水喷薄而出。10年间他先后创作《秦巴汉水》《中年书》《风吹陕南》《缓慢的时光》《安康,地名或修辞》《遍地乡愁》《向内的锋芒》《西出阳关》等600余组7000余首(篇)诗歌、散文,其中6800多首(篇)诗歌、散文先后在《诗刊》《文艺报》《十月》《莽原》《海外文摘》《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天津文学》等国内外200余家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被英译在国外发表。作品被收入《中国诗人年选》《中国网络诗人十年巡礼》《中国散文经典》等220余种选本。这期间,他的诗歌作品频频在国内外获得大奖,成为中国诗坛实力诗人。

  2013年6月,姜华组诗《中年书》在由中国作协、中国诗歌学会、天津市作协、天津日报等主办的首届中国天津诗歌节上获得唯一头奖。姜华夫妻受邀赴天津领奖。6月下旬,他接受陕西广播电视台《文化三秦》栏目组专访,以《脚踏实地的追梦人——访我省青年诗人姜华》为题,陕西广播电视台6月29日、30日播出。

  2013年8月,姜华接受《西部网》专访,标题为《太极城,一块安放灵魂的土地——访著名诗人姜华》。

  2013年12月,姜华被中国青年诗人协会授予“网络十佳诗人”荣誉称号。2016年6月,姜华诗歌《一只乌鸦正在赶路》,荣登2015年度中国诗歌排行榜。2018年,姜华诗集《生命密码》同获陕西文学奖诗歌奖和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从2014年到2019年,姜华每年在纸刊发表作品均在千件以上。

  在姜华的作品里,倾注了他对国家、家乡、朋友和亲人无限的爱,对人生、生命的关照以及对弱者的悲悯情怀,充满了道义、良知和普世情怀,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娴熟的创作技法和直抵生命的追问,使他的作品有温度、有宽度、有厚度、有高度。

  2019年9月,姜华受邀出席了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组织的第三届“中国·泸州国际诗酒文化节”和首届中国.广东茂名“浪漫海岸”国际诗歌周。

  在泸州长江边,他捡回了一块石头,用它来诫浮、降火、润笔。在茂名浪漫海岸,他栽下了-棵挂有自己名字的椰子树。他说,这都是他文学路上的路碑。

  2018年9月,鉴于姜华创作的突出成绩,中、省作协安排姜华夫妇赴北戴河中国作家之家度假。今年62岁的姜华,创作势头强劲,才气人气俱旺。在作家年龄序列中,正值创作的青春期。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终将会从诗歌的高原上攀登。我们期待着,期待着他的诗歌高峰诞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