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周刊】第198期【三秦诗歌】总第504期。存谢!
(2024-09-08 09:59:01)
标签:
消息 |
冥冥中与一座座老宅用暗语和解
【三秦周刊】第198期
【三秦诗歌】总第504期
本期诗人:热爱命运、姜华、厚高、胡连保(以收录先后为序)
本期选稿、点评:邓攀峰
▌诗二首
文/热爱命运
▌铁匠
铁匠
和铁最亲
但打起铁来
最狠
点评:
如同一幅中国水墨画,寥寥数笔,形神兼备。(邓攀峰)
▌风一直在刮
风一直在刮
它没有跑起来的时候
像散步一样轻
从山上下来的风
拥挤到平坦的山谷
因此山口风大
只有少数的风
艰难地顺着山坡和山谷
冲到了山顶
它们在山顶遇到的风
更凉更冷
更凶猛
那些呼风唤雨的人
一直被风吹着
也被雨淋着
风一旦疯起来
便飞沙走石
六亲不认
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见过枯死的树
没有见过死亡的风
点评:
作者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赋予了风这个无形无色之物以具象,甚至人的喜怒哀乐,又将风的特立独行的属性描绘得惟妙惟肖。赞一个。(邓攀峰)
▌诗二首
文/姜华
▌党家村
初夏炙热的风,在古街巷里疾走
一棵从前朝生根的花,开错了
季节。爬山虎伸出手,去摘墙头上花
一只乌鸦坐在节孝碑上,它在
选择发言的时机。两扇斑驳城门
于开合间把历史拉进推出
党祖祠躺椅上主人手纹,陷入岁月
深处。一股腐败气味,漫过案头
一把铜水烟斗,停在一只灰猫
胡须上。蛇的眼晴,被天花板上
一条璧虎粘牢。党老太爷陈旧
空洞的咳嗽声,破壁而出
行走在党家村,我显然有些恐惧
不安,冥冥中与一座座老宅
用暗语和解。那些视力不及处
隐约潜伏着身份不明的刺客
这时,一股穿堂风从诗礼第扑出
伸手把我抓进门去
文星阁旁,一对老人在37度高温下
卖汽水、雪糕、花椒饼和杏
秤杆上提着厚道和良心,吃雪糕时
太阳正在西移,我突然发现
文星塔倾斜的影子,像一座桥
渡你,渡我,渡他
点评:
姜华的诗,一如既往的厚重,于从容处,赐予诗歌以故事的属性,钦佩。(邓攀峰)
▌在渭华起义旧址
谁也无法复制逝去的月光。这个春夜
我轻轻拨开渭河上雾岚,沿着1928年
起义路线图,去瓜坡镇拜会一支头顶
红星的队伍。穷苦人高举大刀、长茅和
火把,纷纷向一面旗帜下聚集。那些
穿越世纪的枪炮声、呐喊声,惊天动地
渭华,把一页红色日历缓缓撕开
在高塘小学旧址,两棵五百年古槐
默默守护着97年前一幅砖铺
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
前进啊。在华州这块土地上
行走,1928年渭华起义的场景仿佛
仍在眼前推演、再现
今天的华州,已被一粒闪亮的名词抬高
用国槐和月季花编写的华州导游词
早已红遍了神州大地。当我离开
阳光掏出了所有的宝石,春风
伸出手,把一个民族曾经的屈辱
苦难和伤痛,轻轻拭去
点评:
在姜华君面前,语言的藩篱似乎并不存在。叙述故事的自由主宰了诗歌的固有范式。(邓攀峰)
【三秦诗歌】总第504期
本期诗人:热爱命运、姜华、厚高、胡连保(以收录先后为序)
本期选稿、点评:邓攀峰
▌诗二首
文/热爱命运
▌铁匠
铁匠
和铁最亲
但打起铁来
最狠
点评:
如同一幅中国水墨画,寥寥数笔,形神兼备。(邓攀峰)
▌风一直在刮
风一直在刮
它没有跑起来的时候
像散步一样轻
从山上下来的风
拥挤到平坦的山谷
因此山口风大
只有少数的风
艰难地顺着山坡和山谷
冲到了山顶
它们在山顶遇到的风
更凉更冷
更凶猛
那些呼风唤雨的人
一直被风吹着
也被雨淋着
风一旦疯起来
便飞沙走石
六亲不认
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见过枯死的树
没有见过死亡的风
点评:
作者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赋予了风这个无形无色之物以具象,甚至人的喜怒哀乐,又将风的特立独行的属性描绘得惟妙惟肖。赞一个。(邓攀峰)
▌诗二首
文/姜华
▌党家村
初夏炙热的风,在古街巷里疾走
一棵从前朝生根的花,开错了
季节。爬山虎伸出手,去摘墙头上花
一只乌鸦坐在节孝碑上,它在
选择发言的时机。两扇斑驳城门
于开合间把历史拉进推出
党祖祠躺椅上主人手纹,陷入岁月
深处。一股腐败气味,漫过案头
一把铜水烟斗,停在一只灰猫
胡须上。蛇的眼晴,被天花板上
一条璧虎粘牢。党老太爷陈旧
空洞的咳嗽声,破壁而出
行走在党家村,我显然有些恐惧
不安,冥冥中与一座座老宅
用暗语和解。那些视力不及处
隐约潜伏着身份不明的刺客
这时,一股穿堂风从诗礼第扑出
伸手把我抓进门去
文星阁旁,一对老人在37度高温下
卖汽水、雪糕、花椒饼和杏
秤杆上提着厚道和良心,吃雪糕时
太阳正在西移,我突然发现
文星塔倾斜的影子,像一座桥
渡你,渡我,渡他
点评:
姜华的诗,一如既往的厚重,于从容处,赐予诗歌以故事的属性,钦佩。(邓攀峰)
▌在渭华起义旧址
谁也无法复制逝去的月光。这个春夜
我轻轻拨开渭河上雾岚,沿着1928年
起义路线图,去瓜坡镇拜会一支头顶
红星的队伍。穷苦人高举大刀、长茅和
火把,纷纷向一面旗帜下聚集。那些
穿越世纪的枪炮声、呐喊声,惊天动地
渭华,把一页红色日历缓缓撕开
在高塘小学旧址,两棵五百年古槐
默默守护着97年前一幅砖铺
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
前进啊。在华州这块土地上
行走,1928年渭华起义的场景仿佛
仍在眼前推演、再现
今天的华州,已被一粒闪亮的名词抬高
用国槐和月季花编写的华州导游词
早已红遍了神州大地。当我离开
阳光掏出了所有的宝石,春风
伸出手,把一个民族曾经的屈辱
苦难和伤痛,轻轻拭去
点评:
在姜华君面前,语言的藩篱似乎并不存在。叙述故事的自由主宰了诗歌的固有范式。(邓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