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2月5日冠军:姜华《一棵草》。存谢!

(2023-12-12 09:35:26)
标签:

消息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2月5日冠军:姜华《一棵草》。存谢!
12月5日冠军作品

一棵草

姜华

一棵草被拉进城里,做了
地面的脸。它不会说普通话
也不会跳广场舞,如我
终生洗不净身上泥味

看惯了世俗眼色,出身不过
是一个符号。我早已四肢麻木
进城30多年了,我已经
习惯,接受她人藐视

一棵从故乡走失的草,放弃了
尊严,活的悄无声息。经年
呆在自己阴影里,把一条
归路,反复诅咒

大地缄默,他不会为一棵草
祈祷,或流泪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事实上,这首咏物诗是以“一棵草”为桥梁,进行托草言志、托草感怀的。城乡出身的差异化,给进城的农民带来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即便诗人已经在城市里住了30年,仍然有无法排遣的“异乡人”的感觉,于是他写到:“看惯了世俗眼色,出身不过/ 是一个符号。我早已四肢麻木/ 进城30多年了,我已经/ 习惯,接受她人藐视”。于是,他始终认为:“一棵从故乡走失的草,放弃了/ 尊严,活的悄无声息。经年/ 呆在自己阴影里,把一条/ 归路,反复诅咒”,这样的一条“归路”何尝不是一条“不归路”呢。遗憾的是只闻哀鸣,诗中通篇失之于事实支撑,揭示深度不够,尚难以让人读出类似李商隐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坎坷悲声。
此诗作者也许半生已过,凌辱、郁闷、痛苦、尊严的丧失等问题,并未随岁月的流逝而云淡风轻;故他感到自身犹如一棵城市阴影中的草,卑微而且无助。我只能说,幸好还有诗,使得他可以抬起胸口质问大地。
善意提醒一下:“的、地、得”还是应该正确使用。像我这样挑剔的读者其实还真不少呢!
——禾青子(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奖品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12月5日冠军:姜华《一棵草》。存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