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诗歌网每日诗绚第1206期。存谢!
(2023-12-10 10:16:25)
标签:
消息 |
目 录
12月5日冠军:姜华/一棵草
明烛江南/诗三首
牛莽/诗三首
刘幼民
12月5日冠军作品
一棵草被拉进城里,做了
地面的脸。它不会说普通话
也不会跳广场舞,如我
终生洗不净身上泥味
看惯了世俗眼色,出身不过
是一个符号。我早已四肢麻木
进城30多年了,我已经
习惯,接受她人藐视
一棵从故乡走失的草,放弃了
尊严,活的悄无声息。经年
呆在自己阴影里,把一条
归路,反复诅咒
大地缄默,他不会为一棵草
祈祷,或流泪
中国诗歌擂台赛评论团评论员简评:
事实上,这首咏物诗是以“一棵草”为桥梁,进行托草言志、托草感怀的。城乡出身的差异化,给进城的农民带来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即便诗人已经在城市里住了30年,仍然有无法排遣的“异乡人”的感觉,于是他写到:“看惯了世俗眼色,出身不过/
是一个符号。我早已四肢麻木/ 进城30多年了,我已经/ 习惯,接受她人藐视”。于是,他始终认为:“一棵从故乡走失的草,放弃了/
尊严,活的悄无声息。经年/ 呆在自己阴影里,把一条/
归路,反复诅咒”,这样的一条“归路”何尝不是一条“不归路”呢。遗憾的是只闻哀鸣,诗中通篇失之于事实支撑,揭示深度不够,尚难以让人读出类似李商隐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坎坷悲声。此诗作者也许半生已过,凌辱、郁闷、痛苦、尊严的丧失等问题,并未随岁月的流逝而云淡风轻;故他感到自身犹如一棵城市阴影中的草,卑微而且无助。我只能说,幸好还有诗,使得他可以抬起胸口质问大地。善意提醒一下:“的、地、得”还是应该正确使用。像我这样挑剔的读者其实还真不少呢!——禾青子(诗人,评论家,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今日评委:复审评委:赵安琪(组长,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王海云(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王登学(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荷岸(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西岛(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枫林晚(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莫日根(诗人,世界诗歌网诗歌频道编辑)陪审评委:高书全
(组长,诗人,世界诗歌网河南频道编辑)王彤乐(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林禾冰(诗人,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编辑)
“诗和远方”杯第四届中国诗歌擂台赛组委会黄亚洲(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博鳌国际诗歌节主席)叶延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刊》原主编,博鳌国际诗歌节名誉主席)徐敬亚(海南大学原诗学中心教授,博鳌国际诗歌节名誉主席)耿占春(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仲义(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厦门城市学院教授)高 凯(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车延高(世界诗歌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艾 子(博鳌国际诗歌节副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禺 农(博鳌国际诗歌节副主席、《世界诗歌》杂志社社长,诗和远方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倮 倮(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超人节能厨卫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三 泉(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古 月(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创世纪》诗杂志社长)林 琳(世界诗歌网编辑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文艺报》社社长)席 地(世界诗歌网编辑委员,澳门开卷出版社社长)南 鸥(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诗歌学会会长)韩庆成(博鳌国际诗歌奖评选委员会主任、世界诗歌网总编辑)(执行编辑:一叶天下)

加载中…